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58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包括:网罩,风叶,转子,电机,半导体制冷片,导热管,热仓,热仓盖,立柱,线路板,开关,配重块,底座。通过在半导体制冷片一端连接热管快速传导热量,并且将导出的热量充分利用,既提高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效率,又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

A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
技术介绍
传统电风扇通过电驱动产生气流,叶片旋转使空气加速流通,电风扇主要由扇头、叶片、网罩和控制装置等部件组成。扇头包括电动机、前后端盖和摇头送风机构等。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传统电风扇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电阻,因此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传统电风扇工作时,由于有电流通过电风扇的线圈,导线是有电阻的,所以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向外放热,温度会升高,并不能将空气温度降低。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制冷的半导体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能够进行制冷,能效高,使用方便安全的多功能半导体制冷风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包括:网罩,风叶,转子,电机,半导体制冷片,导热管,热仓,热仓盖,立柱,线路板,开关,配重块,底座。所述网罩由单个热管弯曲组合形成,单个热管一端连接至半导体制冷片的上部,另一端弯曲后连接至半导体制冷片的下部,所有热管于网罩前部的圆心位置处交叉;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热管能传递的热量和速度是银、铜等金属的数百倍。所述风叶的转动形成气流实现空气与换热网罩的冷量传递,从而吹出凉风。所述转子与一端与风叶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通过转子的转动带动风叶的转动。所述电机转轴朝左且与转子连接,每分钟转速为1000至10000转。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于网罩后上方,半导体制冷片由许多N型和P型半导体颗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P之间以一般的导体相连接而成一完整线路,通常是铜、铝或其它金属导体,最后由两片陶瓷片像夹心饼干一样夹起来,陶瓷片绝缘且导热良好。电流通过时,半导体制冷片的两块陶瓷片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半导体制冷风扇包含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当制冷片为多个时,其冷热端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导热管为封闭的金属壳体,将其内部抽成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冷媒,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当导热管的一端受热,冷媒蒸发汽化,气态冷媒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靠重力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热量由导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导热管的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热连接,另一端弯折延伸至热仓,半导体制冷风扇包含多个导热管。所述热仓内壁为铝、铜或者其他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制成。所述热仓顶部具有热仓盖,当需要加热时,可以从热仓盖将物品放入。所述立柱由双圆柱体组合而成,其底部连接底座。所述电路板位于进风孔分布的一个区域内,电路板将电源与电机、半导体制冷片进行电连接。所述开关位于进风孔分布的一个区域内且其拨动按钮位于外壳上,开关用于对半导体制冷风扇的工作状态进行选择:关闭、工作。当开关拨至关闭状态时,切断电源,半导体制冷风扇不工作;当开关拨至工作状态时,电源正极与半导体制冷片的N型半导体连接,电源负极与半导体制冷片的P型半导体连接,半导体制冷片的左端制冷,半导体制冷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所述配重块由高密度的金属制成,位于立柱的底部,用于降低半导体制冷风扇的重心。所述底座为矮圆柱形,底座与立柱连接,用于保持半导体制冷风扇的竖立。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半导体制冷风扇既能制冷,又能将另一侧的热量利用导热管传导至热仓使用,能源能够充分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半导体制冷风扇的结构图。其中,1-网罩、2-风叶、3-转子、4-电机、5-半导体制冷片、6-导热管、7-热仓、8-热仓盖、9-立柱、10-线路板、11-开关、12-配重块、1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包括:网罩1,风叶2,转子3,电机4,半导体制冷片5,导热管6,热仓7,热仓盖8,立柱9,电路板10,开关11,配重块12,底座13。网罩1由单个热管弯曲组合形成,单个热管一端连接至半导体制冷片5的上部,另一端弯曲后连接至半导体制冷片5的下部,所有热管于网罩1前部的圆心位置处交叉;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热管能传递的热量和速度是银、铜等金属的数百倍。风叶2的转动形成气流实现空气与换热网罩1的冷量传递,从而吹出凉风。转子3与一端与风叶2连接,另一端与电机4连接,通过转子3的转动带动风叶2的转动。电机4转轴朝左且与转子3连接,每分钟转速为1000至10000转。半导体制冷片5固定于网罩1后上方,半导体制冷片5由许多N型和P型半导体颗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P之间以一般的导体相连接而成一完整线路,通常是铜、铝或其它金属导体,最后由两片陶瓷片像夹心饼干一样夹起来,陶瓷片绝缘且导热良好。电流通过时,半导体制冷片5的两块陶瓷片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半导体制冷风扇包含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片5,当制冷片为多个时,其冷热端方向保持一致。导热管6为封闭的金属壳体,将其内部抽成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冷媒,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当导热管6的一端受热,冷媒蒸发汽化,气态冷媒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靠重力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热量由导热管6的一端传至另一端。导热管6的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5的下端热连接,另一端弯折延伸至热仓7,半导体制冷风扇包含多个导热管6。热仓7内壁为铝、铜或者其他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制成。热仓7位于最上方,且热仓7底部的高度大于半导体制冷片5的高度。由此当导热管6的连接半导体制冷片5的一端受热,冷媒蒸发汽化,气态冷媒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连接热仓7的一端,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靠重力作用流回蒸发段返回至连接热仓7底部的一端,然后继续吸热,蒸发,冷凝,回流。由此完成热仓7的制热。由于热气体的密度低,会向上方移动,可以加速热量的传递,迅速使热仓7温度升高。热仓7顶部具有热仓盖8,当需要加热时,可以从热仓盖8将物品放入。立柱9由双圆柱体组合而成,其底部连接底座13。电路板10位于进风孔分布的一个区域内,电路板10将电源与电机4、半导体制冷片5进行电连接。开关11位于进风孔分布的一个区域内且其拨动按钮位于外壳上,开关11用于对半导体制冷风扇的工作状态进行选择:关闭、工作。当开关11拨至关闭状态时,切断电源,半导体制冷风扇不工作;当开关11拨至工作状态时,电源正极与半导体制冷片5的N型半导体连接,电源负极与半导体制冷片5的P型半导体连接,半导体制冷片5的左端制冷,半导体制冷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配重块12由高密度的金属制成,位于立柱9的底部,用于降低半导体制冷风扇的重心。底座13为矮圆柱形,底座13与立柱9连接,用于保持半导体制冷风扇的竖立。当开关11拨至关闭状态时,切断电源,半导体制冷风扇不工作,热仓7也不工作;当开关11拨至制冷状态时,半导体制冷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热仓7开始工作。半导体制冷片关键的问题在于使其两端的冷量或者热量充分传导,才能提高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其一端连接热管快速传导热量,并且将导出热量充分利用,即提高了半导体制冷片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包括:网罩,风叶,转子,电机,半导体制冷片,导热管,热仓,热仓盖,立柱,电路板,开关,配重块,底座;所述网罩由单个热管弯曲组合形成,单个热管一端连接至半导体制冷片的上部,另一端弯曲后连接至半导体制冷片的下部,所有热管于网罩前部的圆心位置处交叉;所述风叶的转动形成气流实现空气与换热网罩的冷量传递,从而吹出凉风;所述转子与一端与风叶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通过转子的转动带动风叶的转动;所述电机转轴朝左且与转子连接,每分钟转速为1000至10000转;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于网罩后上方,半导体制冷片由许多N型和P型半导体颗粒互相排列而成,所述半导体制冷风扇包含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当制冷片为多个时,其冷热端方向保持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包括:网罩,风叶,转子,电机,半导体制冷片,导热管,热仓,热仓盖,立柱,电路板,开关,配重块,底座;所述网罩由单个热管弯曲组合形成,单个热管一端连接至半导体制冷片的上部,另一端弯曲后连接至半导体制冷片的下部,所有热管于网罩前部的圆心位置处交叉;所述风叶的转动形成气流实现空气与换热网罩的冷量传递,从而吹出凉风;所述转子与一端与风叶连接,另一端与电机连接,通过转子的转动带动风叶的转动;所述电机转轴朝左且与转子连接,每分钟转速为1000至10000转;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于网罩后上方,半导体制冷片由许多N型和P型半导体颗粒互相排列而成,所述半导体制冷风扇包含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片,当制冷片为多个时,其冷热端方向保持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制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为封闭的金属壳体,将其内部抽成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冷媒,导热管的一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热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梁佳婧周家乐徐玮张柳振张露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经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