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899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料:将聚四氟乙烯树脂加入到设在挤出机的加料器中;步骤二:压实:柱塞将处于加料器中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向设在挤出机上的口模压缩;步骤三:重复加料和压实,直到聚四氟乙烯树脂被压实;步骤四:烧结:将口模上的感应线圈进行通电,感应线圈产生热量将口模内压实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完全熔融;步骤五:冷却:将熔融的聚四氟乙烯树脂采用空气淬火的冷却法进行冷却,形成聚四氟乙烯棒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热迅速,温度控制实时准确,加工效率高、棒材质量稳定的优点。

A Processing Method of PTFE Bar Extruded by Induction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聚四氟乙烯棒材挤出机是电阻丝加热的聚四氟乙烯挤出机。采用电阻丝加热的方式,由于电阻丝加热器是采用电阻丝加热机筒后再把热传到的物料上,而机筒又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筒体,因此在机筒的径向方向上便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另外,用它加热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使用云母片作绝缘材料的电阻丝加热器,其电阻丝易氧化受潮等,也会使其寿命缩短。由于要使用大量的云母片作绝缘材料,加热器的成本也较高。现有的加工方法及设备有如下缺陷:一是传统的电阻丝加热原理是电阻丝本身产生高温,然后热量再慢慢的从机筒外表面高温区传导到机筒的中心低温区,速度缓慢,并且位于机筒中心的聚四氟乙烯实际温度和机筒表面温度有较大误差,当聚四氟乙烯温度达到要求时虽然电阻丝停止加热,由于存在温度误差,机筒表面仍然继续向机筒内部传导热量,导致温度控制不准确,既影响了成型质量也降低了加工效率;二是目前挤出机设备中的机筒所使用的加热方式普遍为传统的电热器、电热片和电热管等电阻式加热。通过接触传导,热量从电热器、电热片和电热管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料:将聚四氟乙烯树脂(6)加入到设在挤出机的加料器(21)中;步骤二:压实:柱塞(3)将处于加料器(21)中的聚四氟乙烯树脂(6)向设在挤出机上的口模(1)压缩;步骤三:重复加料和压实,直到聚四氟乙烯树脂(6)被压实;步骤四:烧结:将口模(1)上的感应线圈(111)进行通电,感应线圈(111)产生热量将口模(1)内压实的聚四氟乙烯树脂(6)完全熔融;步骤五:冷却:将熔融的聚四氟乙烯树脂(6)采用空气淬火的冷却法进行冷却,形成聚四氟乙烯棒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料:将聚四氟乙烯树脂(6)加入到设在挤出机的加料器(21)中;步骤二:压实:柱塞(3)将处于加料器(21)中的聚四氟乙烯树脂(6)向设在挤出机上的口模(1)压缩;步骤三:重复加料和压实,直到聚四氟乙烯树脂(6)被压实;步骤四:烧结:将口模(1)上的感应线圈(111)进行通电,感应线圈(111)产生热量将口模(1)内压实的聚四氟乙烯树脂(6)完全熔融;步骤五:冷却:将熔融的聚四氟乙烯树脂(6)采用空气淬火的冷却法进行冷却,形成聚四氟乙烯棒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加料时加料器(21)的温度为5~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和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料,持续0~15s;步骤2:柱塞(3)向口模(1)移动3~240s;步骤3:柱塞(3)停止,持续压缩0~30s;步骤4:柱塞(3)返回,持续1~10s。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冷却形成聚四氟乙烯棒材的直径为2~4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感应加热挤出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挤出机包括用于加热聚四氟乙烯树脂(6)的口模(1)、用于将聚四氟乙烯树脂(6)添加到口模(1)中的加料系统(2)、用于将口模(1)中的聚四氟乙烯树脂(6)压实的柱塞(3)、用于为柱塞(3)提供压力将聚四氟乙烯树脂(6)压实的动力系统(4),口模(1)上设有用于加热聚四氟乙烯树脂(6)的电磁感应加热器(11),电磁感应加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松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