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69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凸台,两侧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粉碎刀,所述粉碎刀一侧设置有粉碎电机,所述旋转杆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凸台上下两侧设置有烘干板,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旋转座。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简单的结构将辣木嫩叶进行粉碎和烘干,使嫩叶变为茶粉,节约装置的制造成本;2、通过凸台的设置,使嫩叶在进料或被扇叶吹起的过程中可以集中被粉碎和烘干;3、装置操作方便,即可大批量生产,也可小批量生产。

A device for preparing hot wood tea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粉制备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辣木养生茶含有丰富营养,高维生素A、B、B1、B2、B3、C1、E、高蛋白质、高纤维。其中含有六种矿物元素(钙、镁、磷、钾、钠、硫)五种微量元素(锌、铜、铁、锰、硒)及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降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消除疲劳、增强免疫能力、提高睡眠质量和解酒等神奇功效。公开号为CN2074919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速溶茶粉制备装置,包括电机、离心转筒、第一气动伸缩杆、第一气泵、粉碎仓、动刀、粉碎电机、支撑架、收集箱、液压缸、连接固定杆组、鼓风机、加热器、搅拌棒、卷扬板、定刀组、过滤网、第二气动伸缩杆、第二气泵和液压缸动力系统,利用电机带动离心转筒转动,利用离心转筒和涡轮转动轴对导入的茶叶进行摇青,使之在离心转筒内撞击,利用第一气泵、第一气动伸缩杆和推板把摇青好的茶叶推入干燥室,利用加热器对其加热干燥,利用鼓风机、搅拌电机、卷扬板和搅拌棒使其干燥充分。上述专利结构复杂,在工作时,零件控制需要很精密的进行计算,这就需要零件在生产时增加工序,增加了成本,只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将辣木嫩叶进行粉碎和烘干,使嫩叶变为茶粉,节约装置的制造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KY02S,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凸台,两侧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粉碎刀,所述粉碎刀一侧设置有粉碎电机,所述旋转杆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凸台上下两侧设置有烘干板,所述凸台内部设置有控温加热器,所述控温加热器内设置有型号为PT100的温度感应芯片,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方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活动板下方设置有集粉箱,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粉碎电机、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控温加热器电连接。上述结构中,当通过装置进行辣木茶粉的制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装置进行工作,通过所述进料口将嫩叶倒入所述箱体内,嫩叶经所述凸台上的斜面掉落在所述粉碎刀上,所述粉碎电机带动所述旋转杆转动,所述旋转杆带动所述粉碎刀将嫩叶切碎,切碎后的嫩叶向下掉落,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旋转座和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扇叶转动,所述扇叶将未粉碎彻底的碎叶吹起,经所述粉碎刀进行再次粉碎,所述控温加热器对所述烘干板的温度进行调节,使所述烘干板对进入的嫩叶、破碎后的嫩叶、被所述扇叶吹起再次粉碎的嫩叶和掉落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上的嫩叶进行烘干,所述搅拌杆对粉碎彻底的嫩叶进行搅拌,使掉落的嫩叶也可以被均匀的进行烘干,粉碎烘干后,将所述活动板拉出,使粉碎好的茶粉掉落在所述集粉箱内即可完成制备。为了进一步提高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箱体焊接为一体,所述进料口底部直径为10mm。为了进一步提高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旋转杆与所述粉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杆与所述轴承座过渡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旋转杆有四组,每两组所述旋转杆的旋向相反,所述粉碎刀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旋转杆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的前后两端,所述凸台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箱体两侧的内壁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活动板卡合在所述箱体和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箱体前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板前端设置有活动拉把。为了进一步提高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搅拌杆呈倒“E”字型,所述搅拌杆有四组,所述烘干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凸台上下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简单的结构将辣木嫩叶进行粉碎和烘干,使嫩叶变为茶粉,节约装置的制造成本;2、通过凸台的设置,使嫩叶在进料或被扇叶吹起的过程中可以集中被粉碎和烘干;3、装置操作方便,即可大批量生产,也可小批量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主视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扇叶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集粉箱;2、旋转座;3、活动板;4、搅拌杆;5、烘干板;6、轴承座;7、控温加热器;8、凸台;9、箱体;10、进料口;11、粉碎刀;12、粉碎电机;13、旋转杆;14、固定板;15、旋转电机;16、控制器;17、扇叶;18、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包括箱体9,箱体9前端设置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的型号为KY02S,箱体9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0,箱体9内部设置有凸台8,两侧凸台8之间设置有旋转杆13,旋转杆13上设置有粉碎刀11,粉碎刀11一侧设置有粉碎电机12,旋转杆13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座6,凸台8上下两侧设置有烘干板5,凸台8内部设置有控温加热器7,控温加热器7内设置有型号为PT100的温度感应芯片,箱体9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两侧设置有活动板3,固定板14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15,固定板14上方设置有旋转座2,旋转座2上方设置有旋转轴18,旋转轴18上设置有扇叶17,旋转座2上设置有搅拌杆4,活动板3下方设置有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凸台,两侧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粉碎刀,所述粉碎刀一侧设置有粉碎电机,所述旋转杆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凸台上下两侧设置有烘干板,所述凸台内部设置有控温加热器,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方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活动板下方设置有集粉箱,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粉碎电机、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控温加热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凸台,两侧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粉碎刀,所述粉碎刀一侧设置有粉碎电机,所述旋转杆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凸台上下两侧设置有烘干板,所述凸台内部设置有控温加热器,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方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扇叶,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活动板下方设置有集粉箱,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粉碎电机、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控温加热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箱体焊接为一体,所述进料口底部直径为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辣木茶粉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正林祝泽英祝洁杨人伟黄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蓬安县英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