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丁肉脯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865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健康的新型果蔬丁肉脯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果蔬切成丁,沸水烫漂至微熟,腌渍;沥干腌渍液后进行热风干燥,干燥至水分活度为0.7‑0.9;腌制后的精肉绞碎成肉糜,混入果蔬丁,放入真空滚揉机中进行真空滚揉;制作成肉脯,热风干燥,脱模,得到果蔬丁肉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对加入肉糜的果蔬丁进行轻微腌渍和干燥预处理,果蔬丁的体积适度收缩,避免因物料干燥特性差异而造成果蔬和肉糜分离,形成的果蔬丁肉脯外形饱满、均一;并且,在干燥至同样的水分活度时,预处理果蔬丁加肉脯能比未预处理果蔬丁加肉脯节约20%~30%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蔬丁肉脯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健康的新型果蔬丁肉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肉脯是我国传统的肉类调味干制品,通常是由瘦肉经修整、调味、腌制、摊筛、干燥和烤制等系列工艺制成的薄片型熟肉制品。肉脯类产品根据肌肉组织的破碎程度可以分为肉脯和肉糜脯。相较于其他肉制品,肉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食用和携带方便等优点,并且咸中微甜、带有焙烤的焦香和天然香辛料的风味,使其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零食。果蔬类食物在人体的营养摄取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膳食金字塔中的地位仅次于谷物类。水果、蔬菜作为植物性食物原料,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有着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预防种瘤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类均衡、健康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当下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果蔬元素被广泛添加到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中,用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均衡食品的营养结构。中国专利申请CN105614734A公开了一种富含果蔬渣膳食纤维肉脯及其制作方法,将榨汁后的果蔬渣干燥、粉碎后作为辅料添加到肉糜中,于90℃~95℃蒸煮熟化后,再于95℃~105℃下烘烤得到富含膳食纤维的肉脯。然而将果蔬渣粉碎成粉末后添加,无法保留果蔬本来的色泽和形态。并且上述加工方法难以避免添加的果蔬随着肉糜受到长时间的高温处理,果蔬中的许多热敏性物质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楼明等在《添加果蔬牛肉肉脯的研制》的研究中直接(未经预处理)将新鲜果蔬颗粒加入肉糜中,根据其研究结果进行重复试验发现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水分迁移速率不同,从而造成果蔬颗粒和肉糜的体积收缩不同,最终的产品结构疏松、口感较差。正是因为果蔬肉脯加工过程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果蔬肉脯大多为果蔬味、果蔬汁、果蔬渣、果蔬粉肉脯,无法体现果蔬本来的色泽和形态,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果蔬肉脯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果蔬丁肉脯的制作方法,预先对果蔬进行轻微腌渍和预脱水处理,采用低温干燥减少对营养成分的破坏,制作的果蔬丁肉脯外形饱满、均一,果蔬丁粒粒分明,口感既柔韧又爽口;并且显著提高了果蔬丁在肉糜中的添加量,降低了干燥过程中的能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果蔬丁肉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果蔬丁肉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果蔬切成丁(粒),沸水烫漂至微熟,腌渍;沥干腌渍液后进行热风干燥,干燥至水分活度(Aw)为以下范围:0.7<Aw≤0.9;此时果蔬丁(粒)与肉糜混合干燥后得到的果蔬丁肉脯的感官品质较好,外形饱满、均一,软硬适中,果蔬丁柔韧、爽口,并且相对未干燥果蔬丁肉脯的干燥过程节约能耗;步骤(1)中,果蔬丁(粒)烫漂的目的是钝酶和增加细胞通透性,防止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加速小分子的渗透速率;一般地,沸水烫漂1~2min至轻微透明状态即可;所述的腌渍,腌渍液决定了果蔬丁粒的风味,腌渍液可根据各地消费者的喜好做调配,无法、也不应做统一规定;经腌制、干燥后果蔬丁(粒)总糖含量为15%~25%、盐含量为1%~2%。一般地,腌渍10~15min可入味;本专利技术根据一般消费者的口味,提供了一种腌渍液的配方,所述腌渍液中含30%白砂糖、1%食盐,腌渍料液比为1:3,腌渍结束后湿物料含糖量为7%~13%,盐含量为0.5%~1%;(2)将畜禽肉做预处理之后,切成薄片,加入酶和辅料,使其充分嫩化和腌制入味;所述的畜禽肉包括猪肉、羊肉、牛肉、鸡肉等;所述的酶优选木瓜蛋白酶;所述的辅料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选择;一般地,可为白砂糖、食盐、味精、酱油、料酒、芝麻、辣椒、八角或胡椒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预处理,是指去除畜禽肉上的筋膜、肥膘、骨屑,得到精肉;所述的薄片,厚度优选5cm;所述加入酶和辅料后,搅拌均匀,常温放置10~15min;(3)腌制后的精肉绞碎成肉糜,混入步骤(1)的果蔬丁,放入真空滚揉机中进行真空滚揉,压力为-0.06~-0.08Mpa,滚揉至物料均匀一致、无明显气泡即可;步骤(3)中,以质量份计,1份(以干重计)肉糜拌入0.25~1.50份果蔬丁;果蔬丁与肉糜混合后采用真空滚揉的目的是:有助于肉糜中的部分肉汁渗入预脱水的果蔬组织细胞中,变为结合水,一方面减少了肉糜干燥所需要脱除的总水量,另一方面也使得果蔬丁复水重新变得饱满,并与肉糜紧密贴合,确保两种物料共同干燥过程中的干燥速率趋于一致,从而保证终产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肉糜用模具制作成肉脯,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8~22%,再于150℃~180℃下烤制数min;脱模,得到果蔬丁肉脯;将果蔬肉脯干燥至水分含量接近20%时再进行高温烤制。通过实施例1表3可知,不同干燥程度的果蔬丁混入肉糜后,共同干燥至水分含量接近20%时进行烤制,烤制后果蔬丁和肉糜中的水分均匀一致,并且水分活度降低至0.7以下,无需额外添加抑菌物质即可实现常温贮存;步骤(1)中,果蔬丁粒的尺寸是一个重要的、值得探究摸索的技术特征。如
技术介绍
所言,若果蔬丁太小(包括成渣),无法保留果蔬本来的色泽和形态,同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会由于高温导致营养成分被破坏。若果蔬丁太大,干燥后会突出肉脯表面,影响外观,也会导致果蔬过于集中,影响口感。因此,果蔬丁的尺寸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宜,以获得适宜的硬度和弹性;经过探究摸索,本专利技术发现果蔬丁的硬度和弹性与其尺寸和原材料的水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详见表1;表1不同水分含量果蔬原料的预处理方法注:果蔬原料选用色泽鲜明、风味浓郁、形态均一,且水分含量低于95%的瓜果类、根茎类品种同时,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果蔬丁体积适当收缩,可以显著增加果蔬丁在肉糜中的添加量。如图1所示,相较于未进行预处理组,干燥至水分活度为0.9、0.7、0.5的果蔬丁添加量显著增加,果蔬干重最大可以达到肉糜干重的1.5~1.7倍。适度干燥也有利于果蔬丁和肉糜进行物质交换,可以加速混合肉糜中水分的逸散,加快干燥速率,并且形成的肉脯凝胶更致密,形成的果蔬丁肉脯外观饱满、均一,果蔬粒粒分明。步骤(1)和(4)中,果蔬丁和果蔬丁肉脯的干燥温度为55℃~65℃、风速为1.5~2.0m/s,荷载量为3.1~3.5KJ·Kg-1·s-1,在此温度下果蔬中的色素和营养成分损失相对较少,并且不易造成表面干结。本专利技术方法制作的果蔬丁肉脯外形饱满、均一,软硬适中,口感柔润,果蔬丁粒粒分明,口感既柔韧又爽口;水分活度控制在0.7以下,无需额外添加抑菌物质即可实现常温贮存。制作过程中对果蔬进行轻微腌渍和干燥预处理,使得肉糜中果蔬的添加量可以达到80%,降低了加工过程的能耗。成品经37℃保温一周后,菌落总数符合《GB27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的要求,霉菌未检出(如实施例1中表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本专利技术方法从现有的技术难题出发,充分考虑了果蔬颗粒直接加入肉糜中存在的物料因水分迁移速率不同、体积收缩差异而造成的外观不良,以及高温处理带来果蔬的色泽和营养损失等问题。对加入的果蔬丁预先进行轻微腌渍和干燥处理,使其水分活度达到一定的范围,与肉糜混合后肉糜中的部分肉汁渗入预脱水的果蔬组织细胞中,变为结合水,一方面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蔬丁肉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果蔬切成丁(粒),沸水烫漂至微熟,腌渍;沥干腌渍液后进行热风干燥,干燥至水分活度(Aw)为以下范围:0.7<Aw≤0.9;(2)将畜禽肉做预处理之后,切成薄片,加入酶和辅料,使其充分嫩化和腌制入味;(3)腌制后的精肉绞碎成肉糜,混入步骤(1)的果蔬丁,放入真空滚揉机中进行真空滚揉,压力为‑0.06~‑0.08Mpa,滚揉至物料均匀一致、无明显气泡即可;(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肉糜用模具制作成肉脯,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8~22%再于150℃~180℃下烤制数min;脱模,得到果蔬丁肉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蔬丁肉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果蔬切成丁(粒),沸水烫漂至微熟,腌渍;沥干腌渍液后进行热风干燥,干燥至水分活度(Aw)为以下范围:0.7<Aw≤0.9;(2)将畜禽肉做预处理之后,切成薄片,加入酶和辅料,使其充分嫩化和腌制入味;(3)腌制后的精肉绞碎成肉糜,混入步骤(1)的果蔬丁,放入真空滚揉机中进行真空滚揉,压力为-0.06~-0.08Mpa,滚揉至物料均匀一致、无明显气泡即可;(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肉糜用模具制作成肉脯,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8~22%再于150℃~180℃下烤制数min;脱模,得到果蔬丁肉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于果蔬水分含量小于89%的,其果蔬丁尺寸为3-7mm3;果蔬水分含量在89-93.5%的,其果蔬丁尺寸为4-8mm3;果蔬水分含量在93.5-95.0%的,其果蔬丁尺寸为6-10m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征杨兴菊李汴生李丹丹庄沛锐陈楚锐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