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海棠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8634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叶海棠茶的制作工艺,它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其制备工艺为:采收立秋后霜桑叶,20~60℃萎凋槽萎凋2~4h,将发酵好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分别在预热至60‑80℃的烘箱内干燥20‑40 min,控制水分在8%以下,粉碎干燥后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并过20‑60目;按重量份计,将50~70份桑叶与30~100份湖北海棠混合后,再次粉碎过筛,并过80~120目,以每包0.2~5g进行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稳定性,质量安全可靠。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其配方科学,功效明显,是人们现在健康生活所渴望的理想产品。

A Method for Preparing Mulberry Leaf Begonia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叶海棠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茶叶
,具体涉及一种桑叶海棠茶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桑叶含有其它动、植物中所没有的生物碱是种叫做DNJ(1-脱氧野尻霉素)的特殊物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a-葡萄糖苷糖、a-淀粉酶的分解,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与茶叶不同的是,桑叶里不含有咖啡因,因而不必担心桑叶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它可以消热凉血、清肠排毒、平肝明目、保幼长发、利尿通便、降糖、降压、降脂、抗肿瘤、下浊气、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主要功效成份是异黄酮化合物,浙江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通过4年实验,证实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老幼均可使用,四季皆宜以桑叶为主的茶是一种纯天然食用本草植物的配方型系列产品。湖北海棠据《中国食疗本草》、《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食物本草》、《药性论》、《新编中药志》等记载,本产品所配的多种食用性本草植物被人们分别单一食饮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所含成分富有皂苷、黄酮、抗氧化物、膳食纤维、三萜酸、茶多酚、香豆素、蛋白质、Fe、Cu、Zn、Cr、Mn等矿物质,并含有机酸、挥发油(在挥发油中已分析鉴定出63种成分,其成分量高的有丙酮醇,丙酸,2-乙酰吡咯,2-乙酰呋喃和糠醇类)、新木脂素、香豆酮、吡喃香豆素、阿魏酸、芥子酸、水杨酸、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需,从中还分离出生物碱、胆碱、甜菜碱、四氢喹啉化合物,还提取出具有免疫活性成分的中性多糖,它们分别由L-阿拉伯糖、D-半乳糖、L-鼠李糖、L-半乳糖醛酸和D-葡萄糖醛酸以不同摩尔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叶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稳定性,质量安全生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能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1.萎凋:采摘立秋后的霜桑叶,清水漂洗,挑拣出杂质;于20~60℃萎凋槽萎凋2~4h,先吹冷风,以除去桑叶表面水分,再吹热风(30~40℃),萎凋至叶色转暗,叶子柔软。2.锤切:萎凋后的桑叶于锤击机内锤切,再用转子机将桑叶揉切至叶肉细胞充分破碎,并形成颗粒状。3.发酵:取锤切后的桑叶100g,装入培养容器中,于无菌条件下均匀喷洒种子液10ml,20-30℃培养5-10天,发酵至叶色呈黄棕色。4.干燥:发酵后的桑叶采用烘焙干燥,温度控制在90~120℃,烘干至手捏颗粒成粉末即可。5.袋泡茶的制备:取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分别在预热至60-80℃的烘箱内干燥20-40min,控制水分在8%以下,粉碎干燥后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并过20-60目;按重量份计,将50~70份桑叶与30~100份湖北海棠混合后,再次粉碎过筛,并过80~120目,以每包0.2~5g进行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常规工业设备开发出经济适用、稳定可靠的桑叶海棠茶,其配方科学,功效明显,是人们现在健康生活所渴望的理想产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1)萎凋:采摘立秋后的霜桑叶,清水漂洗,挑拣出杂质;于20~60℃萎凋槽萎凋2~4h,先吹冷风,以除去桑叶表面水分,再吹热风(30~40℃),萎凋至叶色转暗,叶子柔软;(2)锤切:萎凋后的桑叶于锤击机内锤切,再用转子机将桑叶揉切至叶肉细胞充分破碎,并形成颗粒状;(3)发酵:取锤切后的桑叶100g,装入培养容器中,于无菌条件下均匀喷洒种子液10ml,20-30℃培养5-10天,发酵至叶色呈黄棕色;(4)干燥:发酵后的桑叶采用烘焙干燥,温度控制在90~120℃,烘干至手捏颗粒成粉末即可;(5)袋泡茶的制备:取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分别在预热至60-80℃的烘箱内干燥20-40min,控制水分在8%以下,粉碎干燥后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并过20-60目;按重量份计,将50~70份桑叶与30~100份湖北海棠混合后,再次粉碎过筛,并过80~120目,以每包0.2~5g进行包装。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取发酵后的桑叶茶,另取湖北海棠茶叶分别在预热至60-80℃的烘箱内干燥20-40min,控制水分在8%以下,粉碎干燥后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并过20-60目;按重量份计,将50份桑叶与30份湖北海棠混合后,再次粉碎过筛,并过80~120目,以每包0.2~5g进行包装。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取发酵后的桑叶茶,另取湖北海棠茶叶分别在预热至60-80℃的烘箱内干燥20-40min,控制水分在8%以下,粉碎干燥后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并过20-60目;按重量份计,将60份桑叶与65份湖北海棠混合后,再次粉碎过筛,并过80~120目,以每包0.2~5g进行包装。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取发酵后的桑叶茶,另取湖北海棠茶叶分别在预热至60-80℃的烘箱内干燥20-40min,控制水分在8%以下,粉碎干燥后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并过20-60目;按重量份计,将70份桑叶与100份湖北海棠混合后,再次粉碎过筛,并过80~120目,以每包0.2~5g进行包装。实施例5桑叶与海棠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协同保护作用:取KM小鼠,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6h,造模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bw)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72h后测定空腹血糖,取血糖值在10~28mmol·L-1的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分为模型对照组、桑叶水提取物组、海棠水提物组、桑叶海棠茶水提物物。每天按剂量灌胃一次,自由进食、饮水,每6天称重1次,实验期30天。在实验10天、20天和30天末各测定空腹血糖1次,各组小鼠末次给药前禁食12h后尾静脉取血,作为零时血糖,给药3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葡萄糖2.0g/kg,分别于0.5h、2.0h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值,进行糖耐量实验,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此外,所有小鼠在造模前、造模后、给药15d和30d时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值。桑叶水提取物浓度为250mg/kg,海棠水提取物浓度为200mg/kg,桑叶海棠茶粉水提取物浓度为150mg/kg。表1桑叶与海棠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Sn=8)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由表1可知,糖尿病小鼠体重增长率为负值,表明其体重在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桑叶海棠茶粉水提物组能极显著抑制糖尿病小鼠体重的下降,两者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独应用,显示出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表2桑叶与海棠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mmol/L,±S)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由表2可知,正常对照组糖耐量水平低于模型组,说明造模成功;桑叶水提物组、海棠水提物组及桑叶海棠茶粉水提物组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模型组,且桑叶海棠茶粉水提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显示出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表3桑叶与海棠水提物对糖病小鼠血糖的影响(mmol/L,±S)注:**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1,*表示与模型组比较P<0.05由表3可知,造模后小鼠血糖明显升高;灌胃不同受试药后的15d、30d,小鼠血糖值与模型组相比均下降,且桑叶海棠茶粉水提物组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效果好于桑叶、海棠单独使用的两组,表明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叶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袋泡茶的制备:取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分别在预热至60‑80℃的烘箱内干燥20‑40 min,控制水分在8%以下,粉碎干燥后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并过20‑60目;按重量份计,将50~70份桑叶与30~100份湖北海棠混合后,再次粉碎过筛,并过80~120目,以每包0.2~5g进行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叶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袋泡茶的制备:取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分别在预热至60-80℃的烘箱内干燥20-40min,控制水分在8%以下,粉碎干燥后的桑叶茶和湖北海棠茶叶,并过20-60目;按重量份计,将50~70份桑叶与30~100份湖北海棠混合后,再次粉碎过筛,并过80~120目,以每包0.2~5g进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土豆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琼脂20g,将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锅内,加水1000ml,煮沸20分钟,用纱布过滤,补水到1000ml,放入琼脂、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加温溶解后,将培养基分装三角烧瓶内,每瓶装入1/3容量培养基,0.1-0.15MPa蒸汽高压灭菌30min;菌种活化:从菌种库中取出酵母菌,于无菌操作台上接种,使用摇床振荡培养,转速150r/min,温度25℃,培养3-5天;制作种子培养液: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20%马铃薯汁1000ml分装于500ml的三角瓶内,每瓶装200ml,高压灭菌,于无菌操作台上接种活化的菌种,使用摇床振荡培养,转速120r/min,温度25℃,培养3-5天;接种与培养:将海棠茶叶装入培养容器中,加入0.6-1.5倍重量的水浸润,在121℃下灭菌20-30min,取出培养容器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种子液5-10ml,20-30℃培养10-30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鋆植余祚锟吴坚
申请(专利权)人:恩施硒海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