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湛卫华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10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置有输送带、传动轮,输送带上放置有铝灰保护环,所述烘干箱体内还设置有电热风机、排气口;电热风机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烘干箱体底部和烘干箱体侧壁,排气口设置在烘干箱体中固定电热风机的侧壁相对面顶端,排气口连接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出气管道与第一反应釜底部侧壁相连通,第一反应釜上端的第一出气口呈U型且第一出气口通过软连接管与第二反应釜底端相连通,第二反应釜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内均设置有喷头且喷头通过水泵与储水罐管道连接,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端通过回流管与储水罐连接。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rying Device for Aluminum Ash Protection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铝灰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漂浮于铝熔体表面的固体废物,产量巨大,据统计,大中型电解铝一年所产生的铝灰可达几十万吨甚至可达上百万吨,因此,铝灰保护环作为铝灰再回收利用的一种方式在近年来被广泛的接受。铝灰保护环主要是利用废铝灰料加溶剂加工制成的,但经过压模成型的铝灰保护环含一定量水分,需要对其进行烘干成型。由于铝灰中含有氮,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含氮的有害气体,不符合环保部门的排放要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排放符合标准的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置有输送带以及用于带动输送带移动的传动轮,输送带上放置有压制成型的铝灰保护环,所述烘干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烘干铝灰保护环的电热风机、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口;所述电热风机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烘干箱体底部和烘干箱体侧壁,两个电热风机的出风口均朝向铝灰保护环,排气口设置在烘干箱体中固定电热风机的侧壁相对面顶端,排气口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储水罐、水泵、喷头;出气管道与第一反应釜底部侧壁相连通,第一反应釜上端的第一出气口呈U型且第一出气口通过软连接管与第二反应釜底端相连通,第二反应釜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内均设置有喷头且喷头通过水泵与储水罐管道连接,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端通过回流管与储水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内均设置有第一通气板,第一通气板上端放置有填充小球,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内的喷头均设置在填充小球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部均呈圆锥状。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靠近储水罐一端的高度不高于出气管道与第一反应釜相连接的一端的高度且不低于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端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道上设置有轴流风机。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应釜内部的喷头上方设置有第二通气板,第二通气板上放置有活性炭颗粒,第二通气板上端侧面的第二反应釜侧壁上设置有可开合的卸料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两个电热风机对压制成型的铝灰进行烘干处理,提高了烘烤箱体对铝灰保护环的烘干效率的同时将铝灰保护环烘干时产生的氨气稀释,从而使得单位体积内氨气的浓度明显降低,有利于提高与烘干箱体连接的气体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并且,烘干箱体中排气口的位置位于固定有电热风机的侧壁相对面顶端,从而使得位于烘干箱体底部和侧壁上的电热风机吹出的热气在经过铝灰保护环后均携带着铝灰保护环产生的氨气向排气口方向移动,加快了烘干箱体内氨气的排放;另一方面,气体净化装置采用两个反应釜结合且第一反应釜顶端的第一出气口呈U型的设计方式,提高了气体的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小了气体净化装置的体积,增大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并且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端均通过回流管与储水罐连接的设计,使得储水罐上端的喷淋水可以不断循环使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1,烘干箱体1内设置有输送带3以及用于带动输送带3移动的传动轮5,输送带3上放置有压制成型的铝灰保护环4,所述烘干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烘干铝灰保护环4的电热风机2、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口19;所述电热风机2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烘干箱体1底部和烘干箱体1侧壁,两个电热风机2的出风口均朝向铝灰保护环4,排气口19设置在烘干箱体1中固定电热风机2的侧壁相对面顶端,排气口19通过出气管道6连接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8、第二反应釜22、储水罐18、水泵17、喷头10;出气管道6与第一反应釜8底部侧壁相连通,第一反应釜8上端的第一出气口12呈U型且第一出气口12通过软连接管16与第二反应釜22底端相连通,软连接管16的作用为当第二反应釜底部的氨水过多时可在软连接管16处添加回流管路从而解决第一反应釜的气体不易进入第二反应釜的问题;第二反应釜22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14;第一反应釜8、第二反应釜22内均设置有喷头10且喷头10通过水泵17与储水罐18管道连接,第一反应釜8、第二反应釜22底端通过回流管9与储水罐18连接。本技术通过采用两个电热风机对压制成型的铝灰进行烘干处理,提高了烘烤箱体对铝灰保护环的烘干效率的同时将铝灰保护环烘干时产生的氨气稀释,从而使得单位体积内氨气的浓度明显降低,有利于提高与烘干箱体连接的气体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并且,烘干箱体中排气口的位置位于固定有电热风机的侧壁相对面顶端,从而使得位于烘干箱体底部和侧壁上的电热风机吹出的热气在经过铝灰保护环后均携带着铝灰保护环产生的氨气向排气口方向移动,加快了烘干箱体内氨气的排放;另一方面,气体净化装置采用两个反应釜结合且第一反应釜顶端的第一出气口呈U型的设计方式,通过水与氨气的充分反应生成氨水,提高了含氮气体的净化效率的同时减小了气体净化装置的体积,增大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并且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端均通过回流管与储水罐连接的设计,使得储水罐上端的喷淋水可以不断循环使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所述第一反应釜8、第二反应釜22内均设置有第一通气板11,第一通气板11上端放置有填充小球15,第一反应釜8、第二反应釜22内的喷头10均设置在填充小球15上方。两个反应釜通过第一通气板布满填料小球使得氨气可以充分与淋湿的填料小球接触,从而增大氨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时间,使氨气与水的反应更加完全,提高了对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所述第一反应釜8、第二反应釜22底部均呈圆锥状。该设计方便了对反应釜内的喷淋水进行收集再利用,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所述回流管9靠近储水罐18一端的高度不高于出气管道6与第一反应釜8相连接的一端的高度且不低于第一反应釜8、第二反应釜22底端的高度。该设计使得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端均被水充满,避免了有害气体从回流管直接进入第二反应釜的状况发生,而且避免了因为回流管靠近储水罐的一端过高导致第一反应釜内的水倒流进烘烤箱体内的状况发生,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效果。所述出气管道6上设置有轴流风机7。该设计使得本技术提高了对烘烤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置有输送带以及用于带动输送带移动的传动轮,输送带上放置有压制成型的铝灰保护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烘干铝灰保护环的电热风机、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口;所述电热风机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烘干箱体底部和烘干箱体侧壁,两个电热风机的出风口均朝向铝灰保护环,排气口设置在烘干箱体中固定电热风机的侧壁相对面顶端,排气口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储水罐、水泵、喷头;出气管道与第一反应釜底部侧壁相连通,第一反应釜上端的第一出气口呈U型且第一出气口通过软连接管与第二反应釜底端相连通,第二反应釜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内均设置有喷头且喷头通过水泵与储水罐管道连接,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端通过回流管与储水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铝灰保护环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体,烘干箱体内设置有输送带以及用于带动输送带移动的传动轮,输送带上放置有压制成型的铝灰保护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烘干铝灰保护环的电热风机、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口;所述电热风机有两个且分别固定于烘干箱体底部和烘干箱体侧壁,两个电热风机的出风口均朝向铝灰保护环,排气口设置在烘干箱体中固定电热风机的侧壁相对面顶端,排气口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储水罐、水泵、喷头;出气管道与第一反应釜底部侧壁相连通,第一反应釜上端的第一出气口呈U型且第一出气口通过软连接管与第二反应釜底端相连通,第二反应釜顶端设置有第二出气口;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内均设置有喷头且喷头通过水泵与储水罐管道连接,第一反应釜、第二反应釜底端通过回流管与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风琴湛卫华赵洪亮吕晗
申请(专利权)人:湛卫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