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68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包括锚杆,锚杆上依次套装有第一涨紧套、双向锥面套筒、第二涨紧套、套筒和防护盖,防护盖的侧面设置有紧定装置,紧定装置与锚杆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结构简单且便于施工,安全系数高,承载力强,实用性好,值得推广。

A Supporting Anch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
本技术属于支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地下工程、矿山井巷、铁路隧道以及边坡防护等岩土工程施工中,为了防止地层发生变形、塌陷、失稳等情况,需要对地层进行整体加固,通常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在地层中埋设锚杆,利用锚杆的拉力以及与锚杆一体化的混凝土注浆体而将地层加固,将地层形成整体性结构,达到控制其变形的目的。但是,目前的支护锚固件结构单一,不利于现阶段对支护结构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包括锚杆,所述锚杆上依次套装有第一涨紧套、双向锥面套筒、第二涨紧套、套筒和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侧面设置有紧定装置,所述紧定装置与锚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锚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末端设置有呈圆锥体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与呈圆柱体的过渡连接段一端固定,所述过渡连接段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导流孔一,所述导流孔一与杆体内的灌浆管路连通,所述灌浆管路与杆体同轴,所述杆体中段还开设有导流孔二,所述导流孔二与灌浆管路连通,所述过渡连接段的另一端固定圆锥台一,所述圆锥台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所述锚杆(1)上依次套装有第一涨紧套(6)、双向锥面套筒(5)、第二涨紧套(4)、套筒(3)和防护盖(7),所述防护盖(7)的侧面设置有紧定装置(2),所述紧定装置(2)与锚杆(1)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1),所述锚杆(1)上依次套装有第一涨紧套(6)、双向锥面套筒(5)、第二涨紧套(4)、套筒(3)和防护盖(7),所述防护盖(7)的侧面设置有紧定装置(2),所述紧定装置(2)与锚杆(1)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包括杆体(11),所述杆体(11)的末端设置有呈圆锥体的导引部(15),所述导引部(15)与呈圆柱体的过渡连接段(16)一端固定,所述过渡连接段(16)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导流孔一(14),所述导流孔一(14)与杆体(11)内的灌浆管路连通,所述灌浆管路与杆体(11)同轴,所述杆体(11)中段还开设有导流孔二(12),所述导流孔二(12)与灌浆管路连通,所述过渡连接段(16)的另一端固定圆锥台一(13),所述圆锥台一(13)被离过渡连接段(16)的一侧的直径小于与过渡连接段(16)固定的一侧的圆锥台一(13)的直径,所述杆体(11)远离导引部(1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用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护锚固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紧套(6)和第二涨紧套(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涨紧套(6)包括圆筒一(61),所述圆筒一(61)的左端面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槽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王宏宇杨克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