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隧道衬砌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68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隧道衬砌加固结构,通过采用拱形套衬钢架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利用套衬钢架支护模板,形成支撑单元,支撑单元最内侧距离既有衬砌的距离小于37.5厘米,确保接触网的安全和施工安全,在支护模板内侧分次浇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将套衬钢架和模板拆除即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避免影响行车安全。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of Existing Tunnel L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隧道衬砌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为既有隧道衬砌加固机构。
技术介绍
在隧道工程中,衬砌是一种为防止岩土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隧道施工完毕交付使用以后,因隧道衬砌受所处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有部分衬砌出现渗水和掉块的问题,严重影响隧道内的行车安全,特别是铁路隧道,由于列车高速通过时一方面会形成风压,另一方面会产生较强烈的震动,风压和震动会加剧衬砌的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对现有衬砌进行加强修复,对于公路隧道而言,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封闭部分车道,对隧道行车的影响较小,而且所施工的衬砌厚度和施工机具摆放支护空间较大,施工难度不大。但是,对于正在运营的铁路隧道而言,难度陡然增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的铁路基本是电气化铁路线,在隧道内部架设有接触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开接触网,而且施做的二次衬砌还需要于接触网保留一定的间距,既有衬砌与接触网之间的径向空间为37.5厘米,如果补充施工一层25厘米的二次衬砌,如果采用现有的模板支护体系则很难完成,另一方面,施工只能在铁路运营的天窗点进行,需要实现阶段性快速施工,现有的满堂支架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隧道衬砌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隧道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与既有衬砌内侧面之间形成混凝土浇注腔,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套衬钢筋笼(1)、套衬钢筋笼(1)前后两端所设的套衬钢架(2)、套衬钢架(2)内侧所设的隔离板(5)、隔离板(5)端面所设的倒角钢筋(6)与倒角钢筋(6)外侧所包裹的倒角模板(7),所述套衬钢筋笼(1)的主体由拱形结构的主筋(101)、水平设置的水平筋(102)与圆柱形杆状结构的衬套定位钢筋(103)构成,所述主筋(101)、水平筋(102)、衬套定位钢筋(103)之间均通过钢丝捆扎在一起,所述套衬钢筋笼(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拱型结构的套衬钢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隧道衬砌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隧道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与既有衬砌内侧面之间形成混凝土浇注腔,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套衬钢筋笼(1)、套衬钢筋笼(1)前后两端所设的套衬钢架(2)、套衬钢架(2)内侧所设的隔离板(5)、隔离板(5)端面所设的倒角钢筋(6)与倒角钢筋(6)外侧所包裹的倒角模板(7),所述套衬钢筋笼(1)的主体由拱形结构的主筋(101)、水平设置的水平筋(102)与圆柱形杆状结构的衬套定位钢筋(103)构成,所述主筋(101)、水平筋(102)、衬套定位钢筋(103)之间均通过钢丝捆扎在一起,所述套衬钢筋笼(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拱型结构的套衬钢架(2),所述套衬钢架(2)的下端为竖直设置的工字钢结构的边墙钢架(201),且在边墙钢架(201)的上端匹配连接有工字钢结构的拱腰钢架(202),且在拱腰钢架(202)的上端设有圆弧形工字钢结构的拱顶钢架(203),所述套衬钢架(2)的内侧匹配设有与套衬钢架(2)的侧面相封合的弓形板状结构的隔离板(5),且在隔离板(5)的内侧端面上均布设有折弯形结构的倒角钢筋(6),所述倒角钢筋(6)的外侧并且在隔离板(5)的端面上套设有折弯形拱门结构的倒角模板(7),所述套衬钢筋笼(1)的内拱面上并且在两个套衬钢架(2)之间铺设有拱形板状结构的衬套模板(8),所述衬套模板(8)的主体由竖直设置的边墙模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栾殿军刘杰李兴卫易增瑶李宁刘承宏王颖梅郭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