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734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废弃物重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包括粉碎组件、发酵室和运输组件;所述发酵室包括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所述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中均添加有发酵菌液;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第一粉碎机和第二粉碎机,所述运输组件包括第一料车和第二料车;所述预发酵室中设有喷雾器,所述二次发酵室中设有喷淋器;所述二次发酵室采用温室大棚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可实现绿化植物废弃物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且生产成本较低的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

An Organic Medium Prod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植物废弃物重复利用
,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绿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自然更新产生的枯枝落叶或者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乔灌木修剪物、草坪修剪物、废弃花草及杂草等植物性废弃材料通常都被当做垃圾,如何合理处理这些垃圾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大难题。目前,针对上述绿化植物废弃物垃圾,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集中运输至焚化厂进行焚烧或者就地填埋。实际上,绿化植物废弃物属于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将其焚烧或者填埋都是对资源的浪费;并且,焚烧绿化植物废弃物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理方式所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将绿化植物废弃物经发酵后形成有用的有机介质,避免资源浪费,并防止环境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包括:粉碎组件,用于粉碎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室,用于绿化植物废弃物粉碎后的发酵作业;运输组件,用于将粉碎后的绿化植物废弃物运输至发酵室;其中,所述发酵室包括用于预发酵的预发酵室和用于二次发酵的二次发酵室,所述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中均添加有发酵菌液;所述运输组件依次将粉碎后的绿化植物废弃物运输至预发酵室及二次发酵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粉碎组件对绿化植物废弃物进行粉碎,并将粉碎后的绿化植物废弃物依次运输至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中,配合发酵菌液分别进行预发酵和二次发酵,最终形成可用于土壤改良和修复的一种有机介质,实现对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并有效防止环境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第一粉碎机,用于将绿化植物废弃物粉碎成长度为3~8cm的半残渣;第二粉碎机,用于将所述半残渣粉碎成长度为0.5~1.5cm的残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粉碎机和第二粉碎机,对绿化植物废弃物进行两次粉碎,确保绿化植物废弃物被粉碎成大小均匀的残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组件包括:第一料车,用于将所述残渣运输至预发酵室;第二料车,用于将预发酵室中经过预发酵的残渣运输至二次发酵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发酵室不仅能够对残渣起到暂存的作用,而且发酵菌液在与空气及绿化植物废弃物残渣接触并混合后可实现预发酵,有助于残渣最终发酵并形成所需的有机介质;通过这种方式,对绿化植物废弃物的残渣先后进行预发酵和二次发酵,确保残渣充分发酵,极大提高发酵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次发酵室中设有多组呈均匀分布的喷淋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喷淋器为发酵中的绿化植物废弃物残渣提供发酵所需的水分,确保将残渣的含水率控制在40~55%,有助于提高残渣的发酵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发酵室的墙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组喷雾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雾器不仅能够为预发酵室中的绿化植物废弃物残渣提供发酵所需的水分,还能加快预发酵室中粉尘的沉降,改善生产环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中均设有排水槽,且两所述排水槽通过管道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次发酵室中的发酵菌液能够经排水槽及管道进入预发酵室,从而使得发酵菌液能够在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之间实现循环利用,在保证发酵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发酵菌液的利用率,并有助于减少发酵菌液的使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次发酵室采用温室大棚的结构形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温室大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还能极大方便人为作业;在正常情况下,温室大棚内部温度均比室外温度高,从而有助于为绿化植物废弃物残渣的发酵提供合适的发酵温度,进而提高残渣的发酵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利用第一粉碎机和第二粉碎机对绿化植物废弃物进行两次粉碎后,将粉碎后的绿化植物废弃物先后置于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中并分别进行预发酵和二次发酵,最终制成可用于土壤改良和修复的有机介质,实现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并有效防止绿化植物废弃物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2、利用管道将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中的排水槽连通,使得发酵菌液能够在预发酵室和二次发酵室中实现循环利用,有效减少发酵菌液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主要用于体现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的系统构成示意图。附图标记:1、粉碎组件;101、第一粉碎机;102、第二粉碎机;2、预发酵室;3、二次发酵室;4、喷雾器;5、喷淋器;6、排水槽;7、第一料车;8、第二料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主要用于回收利用绿化植物废弃物,它包括粉碎组件1、发酵室以及运输组件;实际生产中,粉碎组件1主要用于粉碎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室用于绿化植物废弃物粉碎后的发酵作业,而运输组件则主要用于将粉碎后而当绿化植物废弃物运输至发酵室。粉碎组件1包括第一粉碎机101和第二粉碎机102,第一粉碎机101和第二粉碎机102均为园林树枝粉碎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一粉碎机101主要用于将所收集到的绿化植物废弃物粉碎成长度为3~8cm的半残渣,而第二粉碎机102则主要用于将所得到的半残渣进一步粉碎成长度为0.5~1.5cm的残渣。发酵室包括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中均添加有发酵菌液,且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分别用于对粉碎后的残渣进行预发酵和二次发酵;通过对绿化植物废弃物先后进行预发酵和二次发酵,保证绿化植物废弃物残渣的发酵效果。其中,预发酵室2的墙壁上固定有喷雾器4,喷雾器4可持续向预发酵室2中喷洒水雾,水雾不仅能够加快预发酵室2中粉尘的沉降,还能为预发酵室2中的残渣提供发酵所需的水分。二次发酵室3采用温室大棚的结构形式,温室大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还能极大方便人为作业;在正常情况下,温室大棚内部温度均比室外温度高,有助于为绿化植物废弃物残渣的发酵提供合适的发酵温度,进而提高残渣的发酵效果。同时,二次发酵室3中设有若干呈均匀分布的喷淋器5,喷淋器5能够为二次发酵室3中的植物残渣提供发酵所需的水分。优选的,上述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中植物残渣的含水率为40~55%,发酵时的温度为50~65℃。并且,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的地面上均开设有排水槽6,且两排水槽6通过管道相连通;在实际生产中,发酵菌液可在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中循环流动,从而对发酵菌液实现循环利用,提高发酵菌液的利用率,节省生产成本。上述发酵菌液中的发酵菌为木霉和EM菌的混合发酵菌,且该发酵菌液中含有的木霉及EM菌的浓度为1×107~2.1×109cfu/mL;此外,该发酵菌液可通过两排水槽6及两排水槽6之间的管道在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之间循环流动。运输组件包括第一料车7和第二料车8;第一料车7主要用于将绿化植物废弃物残渣由第二粉碎机102处运输至预发酵室2,而第二料车8则主要用于将预发酵室2中经过预发酵的残渣运输至二次发酵室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利用第一粉碎机101和第二粉碎机102对绿化植物废弃物进行两次粉碎后,使之形成大小均匀的残渣;随后,将所获得的植物残渣依次置于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中,添加指定浓度的发酵菌液,使得植物残渣先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组件(1),用于粉碎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室,用于绿化植物废弃物粉碎后的发酵作业;运输组件,用于将粉碎后的绿化植物废弃物运输至发酵室;其中,所述发酵室包括用于预发酵的预发酵室(2)和用于二次发酵的二次发酵室(3),所述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中均添加有发酵菌液;所述运输组件依次将粉碎后的绿化植物废弃物运输至预发酵室(2)及二次发酵室(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组件(1),用于粉碎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室,用于绿化植物废弃物粉碎后的发酵作业;运输组件,用于将粉碎后的绿化植物废弃物运输至发酵室;其中,所述发酵室包括用于预发酵的预发酵室(2)和用于二次发酵的二次发酵室(3),所述预发酵室(2)和二次发酵室(3)中均添加有发酵菌液;所述运输组件依次将粉碎后的绿化植物废弃物运输至预发酵室(2)及二次发酵室(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介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1)包括:第一粉碎机(101),用于将绿化植物废弃物粉碎成长度为3~8cm的半残渣;第二粉碎机(102),用于将所述半残渣粉碎成长度为0.5~1.5cm的残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根龙范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植物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