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89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包括外后视镜底座本体和安装板加强件;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为钣金件,其具有左侧壁、中底壁和右侧壁,整体呈“U”形结构,且上部较下部窄;左侧壁的上部边沿连接有第一翻边,在该第一翻边上设有三个玻璃安装孔和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长条孔;左侧壁的下部边沿Y向延伸出形成支板,在该支板上设有两个铰链安装孔和一沉台结构;在支板的边沿连接有第二翻边;右侧壁的上部和中部边沿设有八个CO2保护焊齿;右侧壁的中部边沿连接有第三翻边,该第三翻边上设有三个后视镜底座安装过孔;安装板加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出现离缝现象,保证外后视镜安装部位的外观品质。

An Installation Component for Outer Rearview Mirror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具体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
技术介绍
汽车外后视镜的布置方式和装配工艺是衡量车门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直接体现出整车的设计水平。传统上通常将外后视镜布置在前门三角窗位置,但由于三角窗处空间狭小,多零件匹配关系复杂,使得外后视镜底座与前门各零件之间极易出现离缝现象,影响外观。同时为满足强度要求,安装板上设计有多个加强肋,导致其本身结构复杂,模具开发困难。可见,传统的外后视镜安装板结构,布置比较紧凑,不利于外观品质的提升。CN203496771U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安装板”,包括不规则曲面板结构的安装板本体,安装板本体包括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用于安装外后视镜的安装部,固定部为阶梯型折板结构,该外后视镜安装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后视镜安装板的板面结构复杂程度和厚度,提高了结构立体性,使之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性,能够确保汽车外后视镜安装于车身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CN206633908U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组件和车辆”,所述外后视镜安装组件包括:外后视镜底座,所述外后视镜底座用于安装外后视镜,且具有安装孔;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适于夹设在所述外后视镜底座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适于从外到内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车门外板。该外后视镜安装组件,安装和拆卸简单,密封防水性好。毫无疑问,上述现有技术都是本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能够避免出现离缝现象,保证外后视镜安装部位的外观品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包括外后视镜底座本体和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加强件,其特征是: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为钣金件,其具有左侧壁、中底壁和右侧壁,整体呈“U”形结构,且上部较下部窄;所述左侧壁的上部边沿连接有第一翻边,在该第一翻边上设有三个玻璃安装孔和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长条孔;所述左侧壁的下部边沿Y向延伸出形成支板,在该支板上设有两个铰链安装孔和一沉台结构;在所述支板的边沿连接有第二翻边;所述右侧壁的上部和中部边沿设有八个CO2保护焊齿;所述右侧壁的中部边沿连接有第三翻边,该第三翻边上设有三个后视镜底座安装过孔;所述右侧壁的下部边沿连接有第四翻边,该第四翻边上设有定位孔及内板搭接凸台;所述安装板加强件为钣金件,其上部左边设有三个玻璃安装过孔、上端设有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圆孔;所述安装板加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上。进一步,所述中底壁上设有多个阶梯结构。进一步所述安装板加强件上的三个玻璃安装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翻边上的三个玻璃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板加强件上的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圆孔与所述第一翻边上的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长条孔对应;所述安装板加强件上部左边通过两个焊点与所述第一翻边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加强件下部左边通过一个焊点与所述支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加强件的右边与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的右侧壁通过八个CO2保护焊点固定连接,形成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进一步,所述八个CO2保护焊点分别与所述右侧壁的上部和中部边沿的八个CO2保护焊齿一一对应。进一步,所述左侧壁的上部设有多个密封条卡子安装孔、中部设有多个密封条卡子过孔。本技术与传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后视镜底座安装板结构;将后视镜安装位置从前门三角窗处转移至前门外板前上端,规避了因前门三角窗空间狭小而导致的多零件匹配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后视镜底座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板加强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C-C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安装在汽车前门上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D-D剖面图。图中:11、12、22、23、24—焊点,13—CO2保护焊点;21—保护焊点,25—螺栓;110—左侧壁,111—密封条卡子安装孔,112—密封条卡子过孔,113—第一翻边,114—玻璃安装孔,115—支板,116—铰链安装孔,117—沉台结构,118—第二翻边,119—窗框装饰亮条安装长条孔;120—中底壁,121—阶梯结构;130—右侧壁,131—CO2保护焊齿,132—第三翻边,133—后视镜底座安装过孔,134—第四翻边,135—定位孔,136—内板搭接凸台;214—玻璃安装过孔,219—窗框装饰亮条安装圆孔;100—外后视镜底座本体,200—安装板加强件,300—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400—前门上滑槽,500—前门内板,600—上铰链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6,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包括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和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加强件200,其实质性特点是: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为钣金件,其具有左侧壁110、中底壁120和右侧壁130,整体呈“U”形结构,且上部较下部窄;所述左侧壁110的上部边沿连接有第一翻边113,在该第一翻边上设有三个玻璃安装孔114、上端设有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长条孔119;所述左侧壁110的下部边沿Y向延伸出形成支板115,在该支板上设有两个铰链安装孔116和一沉台结构117;在所述支板115的边沿连接有第二翻边118;所述右侧壁130的上部和中部边沿设有八个CO2保护焊齿131;所述右侧壁130的中部边沿连接有第三翻边132,该第三翻边上设有三个后视镜底座安装过孔133;所述右侧壁130的下部边沿连接有第四翻边134,该第四翻边上设有定位孔135及内板搭接凸台136;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为钣金件,其上部左边设有三个玻璃安装过孔214,上部中间设有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圆孔219;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上。所述中底壁120上设有多个阶梯结构121,以增强外后视镜底座本体的刚性。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上的三个玻璃安装过孔214分别与所述第一翻边113上的三个玻璃安装孔114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上的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圆孔219与所述第一翻边113上的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长条孔119对应;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上部左边通过两个焊点11与所述第一翻边11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下部左边通过一个焊点12与所述支板11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的右边与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的右侧壁(130)通过八个CO2保护焊点13固定连接,形成空腔结构的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300。以提高强度和刚性。所述八个CO2保护焊点13分别与所述右侧壁130的上部和中部边沿的八个CO2保护焊齿131一一对应。所述左侧壁110的上部设有三个密封条卡子安装孔111、中部设有两个密封条卡子过孔112。使用时,参见图7和图8,所述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300与前门上滑槽400通过保护焊点21焊接在一起;所述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300与前门内板500通过第二翻边118上的四个焊点24、第三翻边132上的三个焊点22和内板搭接凸台136上的四个焊点2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300与上铰链加强件600通过两个螺栓25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包括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和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加强件(200),其特征是: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为钣金件,其具有左侧壁(110)、中底壁(120)和右侧壁(130),整体呈“U”形结构,且上部较下部窄;所述左侧壁(110)的上部边沿连接有第一翻边(113),在该第一翻边左侧设有三个玻璃安装孔(114)、上端设有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长条孔(119);所述左侧壁(110)的下部边沿Y向延伸出形成支板(115),在该支板上设有两个铰链安装孔(116)和一沉台结构(117);在所述支板(115)的边沿连接有第二翻边(118);所述右侧壁(130)的上部和中部边沿设有八个CO2保护焊齿(131);所述右侧壁(130)的中部边沿连接有第三翻边(132),该第三翻边上设有三个后视镜底座安装过孔(133);所述右侧壁(130)的下部边沿连接有第四翻边(134),该第四翻边上设有定位孔(135)及内板搭接凸台(136);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为钣金件,其上部左边设有三个玻璃安装过孔(214),上部中间设有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圆孔(219);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后视镜底座安装构件,包括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和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加强件(200),其特征是: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为钣金件,其具有左侧壁(110)、中底壁(120)和右侧壁(130),整体呈“U”形结构,且上部较下部窄;所述左侧壁(110)的上部边沿连接有第一翻边(113),在该第一翻边左侧设有三个玻璃安装孔(114)、上端设有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长条孔(119);所述左侧壁(110)的下部边沿Y向延伸出形成支板(115),在该支板上设有两个铰链安装孔(116)和一沉台结构(117);在所述支板(115)的边沿连接有第二翻边(118);所述右侧壁(130)的上部和中部边沿设有八个CO2保护焊齿(131);所述右侧壁(130)的中部边沿连接有第三翻边(132),该第三翻边上设有三个后视镜底座安装过孔(133);所述右侧壁(130)的下部边沿连接有第四翻边(134),该第四翻边上设有定位孔(135)及内板搭接凸台(136);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为钣金件,其上部左边设有三个玻璃安装过孔(214),上部中间设有一个窗框装饰亮条安装圆孔(219);所述安装板加强件(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后视镜底座本体(100)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朋程班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