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77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底板(1),所述定模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A板(2),所述A板(2)内设置有定模镶块(3),所述的模具还包括动模底板(4),所述动模底板(4)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一次顶出底板(5)、一次顶出面板(6)、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在二次顶出面板(8)的上方设置有方铁(9),所述方铁(9)的顶部支撑有B板(10),且所述B板(10)内设置有动模镶块(11),所述的定模镶块(3)和动模镶块(11)能够在合模时形成型腔。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结构简单,可实现大尺寸倒扣产品的脱模的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

A kind of mould with straight-top and oblique-push demoul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利用注塑成型模具进行制品的注塑成型生产时,有时需要生产带有倒扣结构的制品,这类制品在型腔内成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倒扣的存在导致脱模困难。有些产品的倒扣处尺寸相对较小,在牺牲产品外观品质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强行脱模,即便不允许强行脱模,采用传统的模具结构也能够对这类具有尺寸相对较小倒扣部分的零件进行脱模处理。但有的制品的倒扣结构尺寸相对较大,如一种汽车的按键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横贯突出的圆柱形部件,在进行该制品的注塑成型时,必然要在该圆柱形部件处留出容纳物料的空间,该处凝固成形后采用传统的脱模方式或结构难以达到很好的脱模效果。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结构简单,可实现大尺寸倒扣产品的脱模的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底板1,所述定模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A板2,所述A板2内设置有定模镶块3,所述的模具还包括动模底板4,所述动模底板4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一次顶出底板5、一次顶出面板6、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在二次顶出面板8的上方设置有方铁9,所述方铁9的顶部支撑有B板10,且所述B板10内设置有动模镶块11,所述的定模镶块3和动模镶块11能够在合模时形成型腔,所述一次顶出底板5和一次顶出面板6上设置有多个一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上设置有多个二次顶杆12,所述二次顶杆12的顶端位于动模镶块11内,所述一次顶出机构包括连接在一次顶出底板5上的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上通过转轴14铰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一次顶杆15,两个一次顶杆15的上部均开设有异型半槽,当两个一次顶杆15接触时,两个异型半槽形成一个完整的驱动槽16,所述驱动槽16上半部分的纵向断面为矩形,下半部分的纵向断面为顶角为锐角的等腰三角形,在驱动槽16内还设置有与驱动销17,所述驱动销17固定设置在B板10内,且驱动销17的直径与驱动槽16上半部分的宽度相等,所述一次顶杆15的顶端开设有半圆槽,当两个一次顶杆15接触时,两个半圆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槽18,而所述圆柱形槽18为型腔的一部分,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一次顶出底板5和一次顶出面板6,与同样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之间通过锁模器相连。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针对某类产品(如汽车的按键支架)中倒扣处尺寸大、周围空间狭小而导致的难以顺畅脱模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特殊的脱模机构,该脱模机构顶出动作顺畅、稳定,通过驱动销的作用,让两个顶杆在向上运动的同时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摆动,进而将倒扣处的圆柱形结构上方的运动空间让出,再通过二次顶出动作,将制品从型腔中顶出,整个过程不粘模,不划伤产品,而且顶出结构实质上是一种平直的杆状结构,加工方便。并且这种模具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两个一次顶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它包括定模底板1,所述定模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A板2,所述A板2内设置有定模镶块3,所述的模具还包括动模底板4,所述动模底板4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一次顶出底板5、一次顶出面板6、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在二次顶出面板8的上方设置有方铁9,所述方铁9的顶部支撑有B板10,且所述B板10内设置有动模镶块11,所述的定模镶块3和动模镶块11能够在合模时形成型腔,所述一次顶出底板5和一次顶出面板6上设置有多个一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上设置有多个二次顶杆12,所述二次顶杆12的顶端位于动模镶块11内,所述一次顶出机构包括连接在一次顶出底板5上的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上通过转轴14铰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一次顶杆15,两个一次顶杆15的上部均开设有异型半槽,当两个一次顶杆15接触时,两个异型半槽形成一个完整的驱动槽16,所述驱动槽16上半部分的纵向断面为矩形,下半部分的纵向断面为顶角为锐角的等腰三角形,在驱动槽16内还设置有与驱动销17,所述驱动销17固定设置在B板10内,且驱动销17的直径与驱动槽16上半部分的宽度相等,所述一次顶杆15的顶端开设有半圆槽,当两个一次顶杆15接触时,两个半圆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槽18,而所述圆柱形槽18为型腔的一部分。所述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的工作过程如下: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合模后,成型机向型腔中灌注物料,待物料凝固成形后,动模部分下行,成型的制品裸露在空气中,此时成型机会驱动二次顶出底板7上行,而在锁模器的作用下,与其连接的一次顶出底板5、一次顶出面板6、二次顶出面板8以及他们上连接的一次顶出机构和二次顶杆12均会相对于B板10向上运动,在一次顶出机构中的两个一次顶杆1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固定在B板10上的驱动销17会在驱动槽16内相对地向下运动,当驱动销17在驱动槽16中较宽的上半部分中运动时,两个顶杆15仅做纵向的运动,而当驱动销17与驱动槽16中的下半部分接触后,由于下半部分的纵向断面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因此在驱动销17的作用下,两个一次顶杆15会分别向远离对方的方向上摆动,进而让两个一次顶杆15的顶端打开,这样两个半圆槽就会相互分离;而由于两个半圆槽合并时所形成的圆柱形槽18为型腔的一部分,因此在之前的注塑成型操作中,圆柱形槽18中会有物料填充并已经冷却成型,该部分即为制品的倒扣部分,上述动作(两个一次顶杆15分开)会让倒扣部分与一次顶杆15分离,其上方不再有任何的阻挡;一次顶出操作结束后,在锁模器的作用下,一体结构的一次顶出底板5和一次顶出面板6,会与同样为一体结构的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相互分离,它们相互分离后,一次顶出底板5和一次顶出面板6失去向上的驱动力,停止在当前位置,而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继续向上运动,多个二次顶杆12便能够驱动制品相对于动模镶块11向上运动,此时不存在阻碍制品向上运动的障碍物,因此可以顺利地实现制品的脱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底板(1),所述定模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A板(2),所述A板(2)内设置有定模镶块(3),所述的模具还包括动模底板(4),所述动模底板(4)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一次顶出底板(5)、一次顶出面板(6)、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在二次顶出面板(8)的上方设置有方铁(9),所述方铁(9)的顶部支撑有B板(10),且所述B板(10)内设置有动模镶块(11),所述的定模镶块(3)和动模镶块(11)能够在合模时形成型腔,所述一次顶出底板(5)和一次顶出面板(6)上设置有多个一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上设置有多个二次顶杆(12),所述二次顶杆(12)的顶端位于动模镶块(11)内,所述一次顶出机构包括连接在一次顶出底板(5)上的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上通过转轴(14)铰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一次顶杆(15),两个一次顶杆(15)的上部均开设有异型半槽,当两个一次顶杆(15)接触时,两个异型半槽形成一个完整的驱动槽(16),所述驱动槽(16)上半部分的纵向断面为矩形,下半部分的纵向断面为顶角为锐角的等腰三角形,在驱动槽(16)内还设置有与驱动销(17),所述驱动销(17)固定设置在B板(10)内,且驱动销(17)的直径与驱动槽(16)上半部分的宽度相等,所述一次顶杆(15)的顶端开设有半圆槽,当两个一次顶杆(15)接触时,两个半圆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形槽(18),而所述圆柱形槽(18)为型腔的一部分,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一次顶出底板(5)和一次顶出面板(6),与同样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之间通过锁模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直顶斜推式脱模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包括定模底板(1),所述定模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A板(2),所述A板(2)内设置有定模镶块(3),所述的模具还包括动模底板(4),所述动模底板(4)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一次顶出底板(5)、一次顶出面板(6)、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在二次顶出面板(8)的上方设置有方铁(9),所述方铁(9)的顶部支撑有B板(10),且所述B板(10)内设置有动模镶块(11),所述的定模镶块(3)和动模镶块(11)能够在合模时形成型腔,所述一次顶出底板(5)和一次顶出面板(6)上设置有多个一次顶出机构,所述二次顶出底板(7)和二次顶出面板(8)上设置有多个二次顶杆(12),所述二次顶杆(12)的顶端位于动模镶块(11)内,所述一次顶出机构包括连接在一次顶出底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平董玉龙唐愈田吕双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皓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