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63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修建于地基(1)上,其特征在于:在地基(1)之上设置粗砂砾层(2),在粗砂砾层(2)之上设置承压层(3),在承压层(3)的四角处竖向设置四根支撑柱(6),在四根支撑柱(6)的顶部通过四根支撑梁(7)连接,在四根支撑柱(6)、四根支撑梁(7)上架设顶棚(8);在相邻的支撑柱(6)之间设有墙体(20);在固定框(9)内的横向钢板(15)与纵向钢板(16)交叉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19),固定框(9)及其内部浇筑的混凝土(19)共同构成承压层(3)。所述的粗砂砾层(2)的厚度为300~700mm,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承压能力强、抗震效果好、运行噪音低且工程造价低廉的优点。

A Pressure-Bearing Factory Building for Heavy Load and Vibrat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压厂房,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并运行重型设备的承压厂房。
技术介绍
各种重型设备、大型器械和大量材料,大多存放在厂房内,所以对厂房的承压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安装在厂房内的重型设备如大型球磨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振动作用,容易造成地基开裂或损坏,也现急需一种抗振、防振能力强的承压厂房。现有的承压厂房,要么承压能力不够,要么抗震能力不强,而承压能力强、抗震效果好的承压厂房的工程造价又很高,急需要一种承压能力强、抗震与防振效果好且工程造价低廉的承压厂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承压能力强、抗震效果好、运行噪音低且工程造价低廉的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修建于地基上,其特点是:在地基之上设置粗砂砾层,在粗砂砾层之上设置承压层,在承压层的四角处竖向设置四根支撑柱,在四根支撑柱的顶部通过四根支撑梁连接,在四根支撑柱、四根支撑梁上架设顶棚;在相邻的支撑柱之间设有墙体;所述的粗砂砾层的厚度为300~700mm,粗砂砾层中采用的粗砂砾的粒径级配为:10~20mm,5~15%;20~30mm,10~25%;30~40mm,15~30%;40~50mm,20~35%;50~60mm,5~20%;其它:≤5%,其中最大粒径≤75mm,<10mm的粒级≤3%。这里的粒径是将同体积的粗砂砾转换为球形时的直径。通过设置粗砂砾层,可以分解顶部传下的压力,增加厂房的承压能力。同时,设置粗砂砾层,可以很好得减缓承压厂房内重载设备在运行时的振动对基地造成的影响,也降低了设备的噪声。所述的承压层含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边框是由两根横杆、两根纵杆连接构成;横杆的两头侧部设有侧向固定孔,纵杆的两端设有端向固定孔,侧向固定孔和端向固定孔孔径相等并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固定;在固定框的框内设置有与横杆平行的横向钢板以及与纵杆平行的纵向钢板,横向钢板上设有下卡槽,纵向钢板上设有上卡槽,横向钢板通过其上设有的下卡槽与纵向钢板上设有的上卡槽咬合连接。相邻横向钢板的间距、相邻纵向钢板的间距有试验研究或计算确定,但按照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内放置重载设备或物件时,在长度方向上不少于4块钢板、在宽度方向上不少于3块钢板为宜。本专利技术采用钢板交叉设计可以提高厂房的承压能力。在固定框内的横向钢板与纵向钢板交叉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固定框及其内部浇筑的混凝土共同构成承压层。所述粗砂砾层中砂砾,需要严格控制针状系数、片状系数,控制针状系数在5~22%之间,所述粗砂砾层中砂砾的片状系数不大于20%。所述的粗砂砾层位于地表面之下或与地表面同高,在粗砂砾层的侧边设有防水层。所述的承压层位于地表之上,在承压层的侧边设有护坡,护坡的断面为三角形。设置护坡是微量防止承压层进水导致的混凝土强度下降,达到保护承压层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承压厂房通过设置粗砂砾层,该粗砂砾层是由厚度为300~700mm、10~60mm粒径范围为10~60mm的不同粒径级配的粗砂砾构成。实验室验证试验表明,该粗砂砾层可以分解顶部传下的压力,不仅增加厂房的承压能力,同时可以很好得减缓承压厂房内重载设备在运行时的振动对基地造成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噪声。在承压厂房内安装球磨机后的运行结果表明,地面振动幅度降低75%以上,噪音降低40%以上。(2)本专利技术承压厂房在承压层中采用钢板交叉设计,并在固定框内的横向钢板与纵向钢板交叉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可以大幅度提高厂房的承压能力。与没有设置粗砂砾层和承压层的厂房相比,承压能力提高1.5倍以上。(3)本专利技术承压厂房在承压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坡,有效防止了承压层进水导致的混凝土强度下降,达到了保护承压层的目的。(4)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承压能力、抗震与防振效果的情况下,工程造价降低5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一钢板咬合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的第二钢板咬合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地基,2-粗砂砾层,3-承压层,4-防水层,5-护坡,6-支撑柱,7-支撑梁,8-顶棚,9-固定框,10-横杆,11-纵杆,12-侧向固定孔,13-端向固定孔,14-固定螺丝,15-横向钢板,16-纵向钢板,17-下卡槽,18-上卡槽,19-混凝土,20-墙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并结合图2、图3、图4、图5看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修建于地基1上,在地基1之上设置粗砂砾层2,粗砂砾层2位于地表面之下,在粗砂砾层2的侧边设有防水层4;在粗砂砾层2之上设置承压层3,承压层3位于地表之上,在承压层3的侧边设有护坡5,护坡5的断面为三角形。在承压层3的四角处竖向设置四根支撑柱6,在四根支撑柱6的顶部通过四根支撑梁7连接,在四根支撑柱6、四根支撑梁7上架设顶棚8;在相邻的支撑柱6之间设有墙体20,在墙体20上开设有汽车、重载设备或其它大型物件进出的通道或门;所述的承压层3含有固定框9,所述固定框9的边框是由两根横杆10、两根纵杆11连接构成;横杆10的两头侧部设有侧向固定孔12,纵杆11的两端设有端向固定孔13,侧向固定孔12和端向固定孔13孔径相等并通过固定螺丝14连接固定;在固定框9的框内设置有与横杆10平行的横向钢板15以及与纵杆11平行的纵向钢板16,横向钢板15上设有下卡槽17,纵向钢板16上设有上卡槽18,横向钢板15通过其上设有的下卡槽17与纵向钢板16上设有的上卡槽18咬合连接固定;在固定框9内的横向钢板15与纵向钢板16交叉间隙内浇筑有混凝土19,固定框9及其内部浇筑的混凝土19共同构成承压层3。所述的粗砂砾层2的厚度为300~700mm,粗砂砾层2中采用的粗砂砾的粒径级配为:10~20mm,5~15%;20~30mm,10~25%;30~40mm,15~30%;40~50mm,20~35%;50~60mm,5~20%;其它:≤5%,其中最大粒径≤75mm。所述粗砂砾层2中砂砾的针状系数在5~25%之间,所述粗砂砾层中砂砾的片状系数不大于20%。表1是本专利技术分别对粗砂砾层2中采用的粗砂砾的粒径级配进行试验测试实施例,全部获得了非常好的承压、抗震、降噪效果。表1粗砂砾层2中采用的粗砂砾的粒径级配(mm)其中实施例1-4的粗砂砾层的厚度为40mm,实施例5-7的粗砂砾层的厚度为60mm,实施例6中小于10mm粒级占3%,实施例7中小于10mm粒级占3%,大于60mm粒级占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描述中,有关技术术语如“上”、“下”、“纵向”、“横向”、“侧向”、“端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修建于地基(1)上,其特征在于:在地基(1)之上设置粗砂砾层(2),在粗砂砾层(2)之上设置承压层(3),在承压层(3)的四角处竖向设置四根支撑柱(6),在四根支撑柱(6)的顶部通过四根支撑梁(7)连接,在四根支撑柱(6)、四根支撑梁(7)上架设顶棚(8);在相邻的支撑柱(6)之间设有墙体(20);所述的粗砂砾层(2)的厚度为300~700mm,粗砂砾层(2)中采用的粗砂砾的粒径级配为:10~20mm,5~15%;20~30mm,10~25%;30~40mm,15~30%;40~50mm,20~35%;50~60mm,5~20%;其它:≤5%,其中最大粒径≤7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修建于地基(1)上,其特征在于:在地基(1)之上设置粗砂砾层(2),在粗砂砾层(2)之上设置承压层(3),在承压层(3)的四角处竖向设置四根支撑柱(6),在四根支撑柱(6)的顶部通过四根支撑梁(7)连接,在四根支撑柱(6)、四根支撑梁(7)上架设顶棚(8);在相邻的支撑柱(6)之间设有墙体(20);所述的粗砂砾层(2)的厚度为300~700mm,粗砂砾层(2)中采用的粗砂砾的粒径级配为:10~20mm,5~15%;20~30mm,10~25%;30~40mm,15~30%;40~50mm,20~35%;50~60mm,5~20%;其它:≤5%,其中最大粒径≤7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载、抗振的承压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压层(3)含有固定框(9),所述固定框(9)的边框是由两根横杆(10)、两根纵杆(11)连接构成;横杆(10)的两头侧部设有侧向固定孔(12),纵杆(11)的两端设有端向固定孔(13),侧向固定孔(12)和端向固定孔(13)孔径相等并通过固定螺丝(14)连接固定;在固定框(9)的框内设置有与横杆(10)平行的横向钢板(15)以及与纵杆(11)平行的纵向钢板(16),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宏宇王小敏胡润芥江一峰龚平玲李祯杨蔡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