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23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包括主试验楼、主生产楼、生产控制中心、生产实验室、高位配料仓、骨料堆场和洗车房;沿生产厂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相接处设置过滤池;排水沟内雨水汇入集水池内;主试验楼位于排水沟围成的四方形的一角处,紧靠主试验楼一侧设有配电房;骨料堆场的外侧设置卸料平台,卸料平台与连接坡道相连;骨料堆场与高位配料仓之间设置中间连接区和履带传送区;高位配料仓与主生产楼之间设置生产连廊;主生产楼一侧设有生产控制中心;紧靠高位配料仓一角设有生产实验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平面布置合理,可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厂区作业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Pre-mixed concrete production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属于房屋建筑工程领域,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建设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预拌混凝土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对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环保问题也逐渐突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建设中,常存在厂区脏乱、安全隐患高、现场施工效率低、排污效果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外界环境。现有技术中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结构主要由储料系统、计量系统、控制系统、输送系统、供液系统、气动系统、搅拌系统、主楼框架、控制室、除尘系统等组成,用以完成混凝土原材料的储存、计量、输送、搅拌和出料等工作。所述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虽满足混凝土生产能力的需要,但厂区交通行车线路交叉,扬尘、噪声、污水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综上所述,现有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虽在适宜的工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优化厂区平面布局等方面尚存不足。鉴于此,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优化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布局、提升厂区的建设效率,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不但可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现场施工效率,而且可以改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平面布置合理,还可以减少厂区作业对外界环境影响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这种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包括主试验楼、配电房、集水池、主生产楼、生产控制中心、生产实验室、高位配料仓、骨料堆场和洗车房;沿生产厂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相接处设置过滤池;排水沟内雨水汇入集水池内;主试验楼位于排水沟围成的四方形的一角处,紧靠主试验楼一侧设有配电房;骨料堆场的外侧设置卸料平台,卸料平台与连接坡道相连;骨料堆场与高位配料仓之间设置中间连接区和履带传送区;高位配料仓与主生产楼之间设置生产连廊;主生产楼一侧设有生产控制中心;紧靠高位配料仓一角设有生产实验室;主生产楼靠近排水沟一侧设有洗车房。作为优选:生产控制中心与主试验楼、主生产楼、生产连廊之间设置线缆沟。作为优选:生产控制中心、主试验楼、主生产楼和高位配料仓外侧设置排管;厂区道路上设置汽车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平面布置合理,可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厂区作业对外界环境的影响。(2)本技术沿生产厂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相接处设置过滤池,可有效提升厂区污水排除的效率,减小厂区污水对外界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平面布置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试验楼;2-配电房;3-集水池;4-主生产楼;5-生产控制中心;6-生产实验室;7-高位配料仓;8-骨料堆场;9-洗车房;10-汽车衡;11-排水沟;12-过滤池;13-卸料平台;14-连接坡道;15-中间连接区;16-履带传送区;17-生产连廊;18-线缆沟;19-排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所示,所述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沿生产厂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11,并在排水沟11相接处设置过滤池12;排水沟11内雨水汇入集水池3内;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内建设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主试验楼1、配电房2、主生产楼4、生产控制中心5、生产实验室6、高位配料仓7和骨料堆场8;在骨料堆场8的外侧设置卸料平台13,并使卸料平台13与连接坡道14相连;在骨料堆场8与高位配料仓7之间设置中间连接区15和履带传送区16;在高位配料仓7与主生产楼4之间设置生产连廊17。主试验楼1、配电房2、集水池3、主生产楼4、生产控制中心5、生产实验室6、高位配料仓7、骨料堆场8、洗车房9和汽车衡10的平面位置和尺寸根据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的用地面积和功能要求确定。沿生产厂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11,并在排水沟11相接处设置过滤池12;排水沟1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深度为40cm、宽度为30cm;过滤池12的深度为100cm、宽度为30cm。卸料平台13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浇筑,高度为1m,宽度为5m。连接坡道14与卸料平台13相连,坡度为15%,宽度为5m。在骨料堆场8与高位配料仓7之间设置中间连接区15和履带传送区16;中间连接区15和履带传送区16均采用钢结构,用于集料传送;在高位配料仓7的架设高度为10m,采用钢结构,与主生产楼4之间设置生产连廊17,生产连廊17采用钢结构。线缆沟18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横断面呈矩形,高度为1m,宽度为0.6m。排管19采用直径为30cm的PVC管,壁厚为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试验楼(1)、配电房(2)、集水池(3)、主生产楼(4)、生产控制中心(5)、生产实验室(6)、高位配料仓(7)、骨料堆场(8)和洗车房(9);沿生产厂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11),排水沟(11)相接处设置过滤池(12);排水沟(11)内雨水汇入集水池(3)内;主试验楼(1)位于排水沟(11)围成的四方形的一角处,紧靠主试验楼(1)一侧设有配电房(2);骨料堆场(8)的外侧设置卸料平台(13),卸料平台(13)与连接坡道(14)相连;骨料堆场(8)与高位配料仓(7)之间设置中间连接区(15)和履带传送区(16);高位配料仓(7)与主生产楼(4)之间设置生产连廊(17);主生产楼(4)一侧设有生产控制中心(5);紧靠高位配料仓(7)一角设有生产实验室(6);主生产楼(4)靠近排水沟(11)一侧设有洗车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试验楼(1)、配电房(2)、集水池(3)、主生产楼(4)、生产控制中心(5)、生产实验室(6)、高位配料仓(7)、骨料堆场(8)和洗车房(9);沿生产厂区的周边设置排水沟(11),排水沟(11)相接处设置过滤池(12);排水沟(11)内雨水汇入集水池(3)内;主试验楼(1)位于排水沟(11)围成的四方形的一角处,紧靠主试验楼(1)一侧设有配电房(2);骨料堆场(8)的外侧设置卸料平台(13),卸料平台(13)与连接坡道(14)相连;骨料堆场(8)与高位配料仓(7)之间设置中间连接区(1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棣琨李润林何莺夏星阳欢伍洋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城港瑞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