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6589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开挖坑槽,在单元槽段浇筑之前,先在坑槽两侧内接头桩的背面位置填充石料至坑槽的顶面;2)浇筑单元槽段直至坚固成型,使用成槽机把石料取出;3)在相邻单元槽段的连接位置处对接头桩的凹凸面进行刷洗后再浇筑混凝土,使相邻单元槽段连成一体;4)重复上述操作,继续浇筑下一相邻位置的单元槽段;5)待连续墙施工结束、基坑开挖前,对相邻单元槽段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的接头缝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地下连续墙接头的防水处理。

A Waterproof Treatment Method for Joints of Diaphragm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是一段连续的地下钢筋混凝土墙,具有结构刚度大、整体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好的特点,以作为地铁车站施工的围护结构,保护地下车站基坑和周边安全。因其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可紧靠已有建筑物施工,施工时基本无噪音、无震动,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影响较小,在城市地铁和深基础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是按ー个个单元槽段进行的,相邻单元槽段之间通过接头连接,这种接头一般要满足受力、防渗和施工简单的要求。相邻单元槽段顺序施工时会形成接头縫。而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由于地下连续墙是泥浆护壁成槽,接头上必然附着有一定厚度的泥皮,如不清除,浇筑混凝土时会在接头面上形成一层夹泥带,致使分块墙体和隔桩之间接触不紧密。基坑开挖后,在水压的作用下,夹泥带的位置容易渗漏水及冒砂,这不仅影响了地下连续墙的质量,还影响了基坑的正常施工,甚至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开挖坑槽(1),在单元槽段(3)浇筑之前,先在坑槽(1)两侧内接头桩(2)的背面位置填充石料(4)至坑槽(1)的顶面;2)浇筑单元槽段(3)直至坚固成型,使用成槽机把石料(4)取出;3)在相邻单元槽段(3)的连接位置处对接头桩(2)的凹凸面进行刷洗后再浇筑混凝土,使相邻单元槽段(3)连成一体;4)重复上述操作,继续浇筑下一相邻位置的单元槽段(3);5)待连续墙施工结束、基坑开挖前,对相邻单元槽段(3)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的接头缝(8)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开挖坑槽(1),在单元槽段(3)浇筑之前,先在坑槽(1)两侧内接头桩(2)的背面位置填充石料(4)至坑槽(1)的顶面;2)浇筑单元槽段(3)直至坚固成型,使用成槽机把石料(4)取出;3)在相邻单元槽段(3)的连接位置处对接头桩(2)的凹凸面进行刷洗后再浇筑混凝土,使相邻单元槽段(3)连成一体;4)重复上述操作,继续浇筑下一相邻位置的单元槽段(3);5)待连续墙施工结束、基坑开挖前,对相邻单元槽段(3)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的接头缝(8)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所述加固处理具体为:以接头缝(8)的中轴线位置为对称轴,在距离连续墙边缘0.8m-1.0m的范围内及基坑开挖面以下0.9m-1.1m的范围内钻孔,孔对称设置且相距0.6m-0.8m的范围,孔内均放置加固桩(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防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穗岩土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