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臂的自动夹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57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臂的自动夹紧机构,机械手组件包括机械手底座,机械手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上臂A的一端,上臂A的另一端通过上臂B与上臂C的一端连接,其中上臂C与上臂B的连接为万向连接轴连接,上臂C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装夹本体;装夹本体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为C型结构,安装支架的开口处设置有顶推块,安装支架上远离开口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支架后与顶推块的一端连接;安装支架的C型结构两个开口端均各自通过传动杆与顶推块的另一端连接,传动杆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夹角为锐角;传动杆的外侧均设置有劣弧形的抱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Clamping Mechanism of Manip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臂的自动夹紧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机械臂的自动夹紧机构,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零部件加工。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能够模仿人的手和臂的某些功能和动作,按照人们设定去抓取物品和搬运物件的自动化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以代替人们进行一些繁重和危险的劳动,机械人手与人的手最大区别就在于灵活度与耐力度,也就是机械手最大优势可以重复的做同一动作,在机械正常情况下永远也不会觉得累。机械手臂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因而机械手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轻工业、电子、冶金和原子能等领域。现有技术的圆柱形或圆环形结构的航空零部件,在机床上加工后,通常采用工人进行工件的转移,无法实现机械的自动化;如果采用现有的机械手进行搬运,由于圆柱形或圆环形结构的航空零部件对工件的表面要求很高,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现有的机械手无法满足装夹要求,容易划伤工件表面的技术缺陷。如何设计一种机械臂的自动夹紧机构,如何满足装夹要求的同时保护工件的表面不被划伤,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臂的自动夹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臂的自动夹紧机构,包括机械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组件(1)包括机械手底座(101),机械手底座(101)的上方设置有上臂A(102)的一端,上臂A(102)的另一端通过上臂B(103)与上臂C(104)的一端连接,其中上臂C(104)与上臂B(103)的连接为万向连接轴连接,上臂C(10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装夹本体(2);装夹本体(2)包括安装支架(202),安装支架(202)为C型结构,安装支架(202)的开口处设置有顶推块(203),安装支架(202)上远离开口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气缸(201),气缸(201)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支架(202)后与顶推块(203)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臂的自动夹紧机构,包括机械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组件(1)包括机械手底座(101),机械手底座(101)的上方设置有上臂A(102)的一端,上臂A(102)的另一端通过上臂B(103)与上臂C(104)的一端连接,其中上臂C(104)与上臂B(103)的连接为万向连接轴连接,上臂C(10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装夹本体(2);装夹本体(2)包括安装支架(202),安装支架(202)为C型结构,安装支架(202)的开口处设置有顶推块(203),安装支架(202)上远离开口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气缸(201),气缸(201)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支架(202)后与顶推块(203)的一端连接;安装支架(202)的C型结构两个开口端均各自通过传动杆(204)与顶推块(203)的另一端连接,传动杆(204)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夹角为锐角;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旭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营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