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路面裂缝修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面裂缝修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路面裂缝修补装置,属于交通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无论是水泥还是沥青路面,在通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都会陆续出现各种损坏、变形及其它缺陷,这些我们统称为路面病害,路面裂缝便是路面病害的一种,路面小裂缝修补时,通常采取开槽灌浆的方式进行修补,路面大裂缝修补时,只需将裂缝内部清理干净再灌浆即可,无论哪种都需要人工控制沥青灌浆量,为确保灌浆完全,一般情况下,沥青的用量都是过量的,随后再用刮板或压辊将多余的沥青刮除,沥青粘附在裂缝两侧,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裂缝内部曲折较多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填充不完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路面裂缝修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路面裂缝修补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侧设有搅拌机构,所述车体的后侧设有压辊机构,所述车体内设有灌浆机构,所述灌浆机构包括限位杆、滑杆、弹簧、推板、推杆、压板、料筒、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路面裂缝修补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上侧设有搅拌机构(2),所述车体(1)的后侧设有压辊机构(3),所述车体(1)内设有灌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机构(4)包括限位杆(41)、滑杆(42)、弹簧(43)、推板(44)、推杆(45)、压板(46)、料筒(47)、沥青泵(48)、二号电机(49)、驱动轴(410)、啮齿轮(411)、上限位套(412)和下限位套(413),两个所述限位杆(41)和四个滑杆(42)均位于车体(1)内,两个所述限位杆(41)分别位于滑杆(42)的两侧,所述限位杆(41)的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限位杆(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路面裂缝修补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上侧设有搅拌机构(2),所述车体(1)的后侧设有压辊机构(3),所述车体(1)内设有灌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机构(4)包括限位杆(41)、滑杆(42)、弹簧(43)、推板(44)、推杆(45)、压板(46)、料筒(47)、沥青泵(48)、二号电机(49)、驱动轴(410)、啮齿轮(411)、上限位套(412)和下限位套(413),两个所述限位杆(41)和四个滑杆(42)均位于车体(1)内,两个所述限位杆(41)分别位于滑杆(42)的两侧,所述限位杆(41)的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限位杆(41)和滑杆(42)的两个端头分别与车体(1)顶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41)外侧均套设有上限位套(412)和下限位套(413),相邻所述上限位套(412)和下限位套(413)之间固定连接啮齿板(414),两个所述二号电机(49)均螺丝固定在车体(1)侧壁,两个所述二号电机(49)的输出轴均穿过车体(1)固定连接有驱动轴(410),所述驱动轴(410)远离二号电机(49)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车体(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410)外侧均套设有啮齿轮(411),所述压板(46)位于车体(1)的下方,所述压板(4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料筒(47)和沥青泵(48),所述沥青泵(48)的输入端通过输入管(481)与料筒(47)连通,所述沥青泵(4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管(482),所述料筒(47)远离压板(46)的一端穿过车体(1),所述料筒(47)的外侧且位于压板(46)上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推杆(45),所述推杆(45)的顶端均穿过车体(1)底壁固定连接有推板(44),所述推板(44)位于上限位套(412)和下限位套(413)之间,所述推板(44)套设在滑杆(42)的外侧,所述推板(44)与车体(1)顶壁之间设有四个弹簧(43),四个所述弹簧(43)分别套设在四个滑杆(4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路面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拉杆(11),所述车体(1)侧壁嵌设有控制盒(12)和蓄电池(13),所述车体(1)底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