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钢化玻璃表面应压力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钢化玻璃表面应压力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钢化玻璃由于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优良的耐温急变性、良好的安全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工业等领域中。钢化玻璃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改善了玻璃抗拉强度。目前所使用的钢化玻璃中都存在一定的杂质,而杂质往往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玻璃在经过钢化处理后杂质周围裂纹区的应力呈现集中成倍增加,从而使得钢化玻璃的表层形成的应压力强度有限,抗冲击性能较差,而且较易自爆。因此,如何在不改变玻璃表面成分的情况下提高钢化玻璃表层形成的应压力,增强其抗冲击性能,降低自爆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钢化玻璃表面应压力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将普通玻璃破碎后进行球磨粉碎,过200目筛,然后加入纳米碳纤维,混合均匀后加热熔融制得玻璃液;2)将玻璃液温度缓慢降低至700‑800℃,然后加入磁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在转速为100‑150r/min下搅拌30‑50min,然后再缓慢降温至600‑700℃,将玻璃原料缓慢倒入金属模具中,并同时向模具中加入高纯氢氧化铝‑纳米碳纤维复合物,然后经压制成型得到玻璃板;3)将玻璃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经钢化处理后转移至初始温度为480‑540℃的退火炉中退火至常温,然后用清水冲洗3‑5min,在常温下自然风干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钢化玻璃表面应压力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处理方法如下:1)将普通玻璃破碎后进行球磨粉碎,过200目筛,然后加入纳米碳纤维,混合均匀后加热熔融制得玻璃液;2)将玻璃液温度缓慢降低至700-800℃,然后加入磁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在转速为100-150r/min下搅拌30-50min,然后再缓慢降温至600-700℃,将玻璃原料缓慢倒入金属模具中,并同时向模具中加入高纯氢氧化铝-纳米碳纤维复合物,然后经压制成型得到玻璃板;3)将玻璃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经钢化处理后转移至初始温度为480-540℃的退火炉中退火至常温,然后用清水冲洗3-5min,在常温下自然风干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钢化玻璃表面应压力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热熔融的温度为1000-1200℃,加热熔融时间为3-4h;所述纳米碳纤维的添加量为玻璃总量的0.5-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钢化玻璃表面应压力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磁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添加量为玻璃液总量的1-2%;所述高纯氢氧化铝-纳米碳纤维复合物的添加量为玻璃液总量的0.3-0.8%;所述降温速度为5-10℃/mi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钢化玻璃表面应压力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磁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制备方法如下:1)取四氧化三铁10-15份,加入到30-40份浓度为2-5mol/L的盐酸溶液中,在200-300W超声波下振荡分散10-20min,然后用乙醇和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再将四氧化三铁粒子转入40-60份浓度为0.5-1.5mol/L的柠檬酸钠溶液中,在200-300W超声波下继续振荡分散20-30min,然后在室温下按80-15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5-8h,反应完成后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得到柠檬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粒子;2)将柠檬酸钠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粒子加入到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中,在300-400W超声波下振荡分散20-30min,制得1g/L的四氧化三铁悬浮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张腾飞,张海涛,郭平,郭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汉甲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