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胺类废水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247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酰胺类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含有酰胺类的废水调节至pH1~3,然后在电场下水解,接着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进行电芬顿氧化反应,然后将液体进行喷射雾化,进行氨的吹脱回收,最后用石墨烯脱氨,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排出的最终清液,氨氮水平在10PPM‑50PPM。

Treatment of Amide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酰胺类废水的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涉及酰胺类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酰胺类物质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一种合成、半合成物质,被广泛用于溶剂如DMF、抗生素,除草剂,杀虫剂等用途。DMF是最常见的化学溶剂,由于其优良的溶解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工艺。但由于其超常的稳定性,又导致它难以被常规的水处理方法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该类药物分子结构中都具有羧基,因而显酸性,能与碱形成盐;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因而具有旋光性;头孢菌素族及侧链具有共轭系统,具有紫外吸收的性质;该类抗生素分子中的最不稳定的部分是β-内酰胺环,在酸、碱、青霉素酶等作用下,可使β-内酰胺环破裂或发生分子重排、生成各种降解产物。本类抗生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都是根据以上的性质而制定的。在国际市场中,销售量最大的酰胺类除草剂品种分别是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该酰胺类生产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COD,氨氮物质、还有其他许多厂方不愿透漏的成分。相对稳定,不可生物降解,现有的微生物水处理技术无法提供有效的处理手段,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冲击大。电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酰胺类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把含有酰胺类的废水打入电芬顿反应器,调节废水的pH为1~3,通入每平米100‑8000安培的强电流进行水解,得到处理液I;(2)水解之后将调节处理液I的pH为3.0‑5.0,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保持电流强度100‑4000A,通电反应后得到处理液II;(3)调节处理液II的pH为10~12,加热后在冷却塔中喷射雾化,进行氨的吹脱回收,直至pH接近7.5~8.5,得到处理液III;(4)在所述处理液III中加入改性石墨烯吸附剂,再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然后沉淀分离,进行压滤,排出最终清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酰胺类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把含有酰胺类的废水打入电芬顿反应器,调节废水的pH为1~3,通入每平米100-8000安培的强电流进行水解,得到处理液I;(2)水解之后将调节处理液I的pH为3.0-5.0,加入催化剂和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保持电流强度100-4000A,通电反应后得到处理液II;(3)调节处理液II的pH为10~12,加热后在冷却塔中喷射雾化,进行氨的吹脱回收,直至pH接近7.5~8.5,得到处理液III;(4)在所述处理液III中加入改性石墨烯吸附剂,再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沉淀,然后沉淀分离,进行压滤,排出最终清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类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用酸将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久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久华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