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03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轨(1)和充电桩(2),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设有滚轮(2.1),所述滚轮(2.1)连接在步进电机(3)上,所述滚轮(2.1)沿车轨(1)运动,所述车轨(1)包括两根单轨,两根所述单轨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插孔(4),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还设有与插孔(4)相配合的插头(5),所述插头(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6)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不需要牵引电线,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的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

A New Mobile Car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近几年国内大力发展的新兴技术,通过合理利用电能驱动汽车行驶,可以避免燃油驱动,实现节能、绿色环保的目的。然而电动汽车的使用伴随着为电动汽车充能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因为电动汽车属于新兴技术,许多相关技术并不成熟,包括汽车充电桩的制造技术,使得汽车充电桩的造价昂贵,现在市场上的汽车充电桩价格昂贵且多为固定式充电桩,且为满足多车同时使用的要求,需要进行多个汽车充电桩的安装,大大增加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经营成本,最终造成了电动汽车充电不方便,充电难的问题。因此移动式的汽车充电桩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大优选方案,但移动式的汽车充电桩需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充分利用电能的带线汽车充电桩,但在移动过程中,电线会因为移动的需要被不断的移动、伸缩,容易出现损伤,电线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后期对电线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第二个是采用充电式充电桩,即先对充电式充电桩进行充电,后将充电式充电桩移动到待充电的电动汽车边上,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但该类设计因为能源的多次转换,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又因为充电式充电桩的储能有限,容易造成对电动汽车充电不满,需要多次充电,或者一次只能对几辆车进行充电,造成使用充电式充电桩时需要使用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即不需要牵引电线,又可以充分利用能源的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包括车轨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连接在步进电机上,所述滚轮沿车轨运动,所述车轨包括两根单轨,两根所述单轨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插孔,所述充电桩的底部还设有与插孔相配合的插头,所述插头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插孔直接通过地线进行电连接,当第一气缸将插头推出充电桩底部后,与插孔直接电连接,充电桩直接获得电源,并可以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因此避免了能源多次转换的过程,避免了能源在转换过程中的浪费,同时因为插孔是通过地线电连接的,不需要进行电线的移动,避免了许多因为电线带来的困扰。又因为充电桩是沿着车轨进行移动的,并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移动的距离,可以保证插头与插孔插接的准确性,通过两根单轨的设置,可以保证充电桩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充电站的可视化管理,不需要建造一处处立桩,影响可视角度,且显得十分狭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插孔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定位孔,所述充电桩的底部设有与四个定位孔相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气缸上,通过所述改进,在插头与插孔插接前,先通过四个定位孔和四个定位柱进行定位,保证插头与插孔对位的准确性,而后插头与插孔再进行插接,避免插头与插孔在对位有偏差的情况下进行插接,导致插头或者插孔出现损坏的情况,在定位孔与定位柱出现定位失败的情况下时,气缸的压力会处于过高的情况,进而停止插头与插孔的插接过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孔的孔口处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定位柱的插入端设有第二倒角,通过所述改进,在定位孔与定位柱进行定位插接时,第一倒角与第二倒角可以对定位过程进行导向,校正步进电机在驱动过程中的细小偏差,使插接与插孔的插接过程更准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插孔的孔口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与插孔铰接,通过所述改进,可以对插孔进行保护,在插孔未使用情况下,可以防尘,同时在使用时不需要手动拨动挡片,只需要插头下压,转动挡片,使挡片不会影响插头与插孔的插接过程,实现了防尘的效果,又不会对插接的过程产生影响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孔内设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的一端设于定位孔的外部,所述控制柱的另一端设于定位孔的内部,所述控制柱的另一端与定位孔的孔底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通过所述改进,通过控制柱设置可以对定位孔进行防尘,避免定位孔内部因长时间使用而积累大量的杂物,同时因为控制受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在定位孔与定位柱进行定位时,收缩进定位孔内,不会影响定位的过程,同时在定位结构后,第一弹性件复位,将控制柱的一端推出定位孔,再次实现防尘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柱设于定位孔外部的一端设有防滑纹,通过所述改进,可以定位柱与控制柱相抵时,不会相对打滑,保证相抵过程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插孔与定位孔之间设有防开结构,所述防开结构用于防止挡片随意开启,通过所述改进,通过防开结构的设计,可以减小非正常开启的情况,比如铁块或者石头掉落到挡片上,使挡片打开的情况,而后铁块或者石头掉落进插孔内,这种情况不利于本专利技术的使用,通过防开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为了避免该异物停留在插孔或者定位孔处,可以在充电桩的底部的前进前端设计一个清理器,在插孔与插头插接前,先将插孔和定位孔上的异物清理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防开结构包括防开片和防开开关,所述防开片设于插孔处,所述防开片设于挡片的上方,所述防开开关的一端与防开片固定连接,所述防开开关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控制柱设有与第一斜面相抵的第二斜面,通过所述改进,只有在四个防开开关同时作用的情况下,挡片才可以进行转动,大大降低了非正常开启的概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插孔的内壁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插头的最大外径,所述密封圈设于挡片与防开片之间,所述密封圈的一侧与关闭状态下的挡片相抵,通过所述改进,密封圈的内径大于插头的最大外径,密封圈不会影响插头与插孔的插接过程,在挡片关闭的情况下,密封圈的一侧与挡片相抵,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防开结构还包括复位片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复位片设于防开开关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复位片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不动,通过所述改进,在定位柱通出定位孔时,防开片将通过复位片与第二弹性件的配合,进行复位,重新对挡片进行防开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充电桩待充电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充电桩充电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Ⅰ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Ⅱ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滚轮驱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车轨,2、充电桩,2.1、滚轮,3、步进电机,4、插孔,5、插头,6、第一气缸,7、定位孔,7.1、第一倒角,8、定位柱,8.1、第二倒角,9、第二气缸,10、挡片,11、控制柱,11.1、防滑纹,11.2、第二斜面,12、第一弹簧,13、防开结构,13.1、防开片,13.2、防开开关,13.3、第一斜面,13.4、复位片,13.5、第二弹簧,14、密封圈,14.1、密封突起,15、地面,16、清理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包括车轨1和充电桩2,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设有滚轮2.1,所述滚轮2.1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在步进电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轨(1)和充电桩(2),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设有滚轮(2.1),所述滚轮(2.1)连接在步进电机(3)上,所述滚轮(2.1)沿车轨(1)运动,所述车轨(1)包括两根单轨,两根所述单轨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插孔(4),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还设有与插孔(4)相配合的插头(5),所述插头(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轨(1)和充电桩(2),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设有滚轮(2.1),所述滚轮(2.1)连接在步进电机(3)上,所述滚轮(2.1)沿车轨(1)运动,所述车轨(1)包括两根单轨,两根所述单轨之间阵列分布有多个插孔(4),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还设有与插孔(4)相配合的插头(5),所述插头(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4)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定位孔(7),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设有与四个定位孔(7)相应的定位柱(8),所述定位柱(8)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气缸(9)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7)的孔口处设有第一倒角(7.1),所述定位柱(8)的插入端设有第二倒角(8.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4)的孔口设有挡片(10),所述挡片(10)与插孔(4)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7)内设有控制柱(11),所述控制柱(11)的一端设于定位孔(7)的外部,所述控制柱(11)的另一端设于定位孔(7)的内部,所述控制柱(11)的另一端与定位孔(7)的孔底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移动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宇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