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改顺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灶专用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73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灶专用锅具,所述电磁灶专用锅具由外层到内层依次包括保温层、发热层、导热层和锅具层,所述发热层设置在所述电磁灶专用锅具的底部区域,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所述导热层包裹所述锅具层,所述导热层存储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锅具层,所述导热层采用纯铜制作,且其厚度为大于2mm;所述锅具层盛放并加热食材,其厚度为1±0.5mm;所述保温层阻止发热层中的热量向空气传导。该电磁灶专用锅具能够使锅具层的温度长时间维持在120‑240度,从而使烹调效果更加接近传统煤、气、柴灶具的烹调效果。

A Special Cooker for Electromagnetic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灶专用锅具
本技术涉及锅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灶专用锅具。
技术介绍
电磁灶(炉)已逐渐走进家庭厨房和学校、部队等企事业单位食堂,因受灶体功率调节方式和锅具结构等原因导致其烹调效果一直不能与传统灶具(煤、气、柴灶)媲美。究其原因与加热温度和热传导方式有关,具体地:传统灶具的烹调过程是:煤、气、柴燃烧产生500-800度的火焰直接烧烤锅具底部,锅具储存大量的热,然后再均匀传热至食物,厨师根据经验和手法可将锅具表面的瞬间温度控制在120-240度,经蒸、煮、烧、爆,从而烹调出传统特色美味食物。而普通电磁灶锅具烹调食物时,锅具(碳钢、铸铁或不锈钢结构)在电磁作用下依靠自身发热来加热食物,缺少传统锅具的传热过程,相当于将食料直接放在火焰上烧烤;当食物量少或者放入锅具的速度较慢时,锅具表层的温度上升很快,瞬间可达300-500度,食物或烹调油会很快会被烧焦(糊);当食物量很大或放入锅具的速度较快时,由于受电磁功率的限制以及锅具没有热储备功效,食物会导致锅具表层的瞬间温度大幅度降低,基本低于90度以下,之后再逐渐升温,换言之,在烹调过程中普通电磁灶锅具的温度波动幅度较大,很难像传统灶具一样将锅具温度控制在120-240度,因此,同样的食材和调料,经电磁灶烹调出来的食物口味就达不到传统灶具烹调出来的食物口味。因此,近几年锅具市场上出现了类似多层结构和夹层结构的电磁灶锅具产品。但这些电磁灶锅具大部分只是将锅底设置了发热层基本没有导热层,发热层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直接传导给锅具层,储热导热功效甚微,个别电磁灶锅具虽然设置了导热层,但其导热层的厚度有限,导致传热效果和储热能力有限,而且导热层仅设置在锅底局部,加热食材的区域有限,造成实际烹调效果没有实质性突破,特别是对于学校、部队食堂使用的大功率电磁灶固定锅具,烹调效果基本没有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灶专用锅具,用以解决现有电磁灶锅具烹调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磁灶专用锅具,所述电磁灶专用锅具由外层到内层依次包括保温层、发热层、导热层和锅具层,所述发热层设置在所述电磁灶专用锅具的底部区域,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所述导热层包裹所述锅具层,所述导热层存储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锅具层,所述导热层采用纯铜制作,且其厚度为大于2mm;所述锅具层盛放并加热食材,其厚度为1±0.5mm;所述保温层阻止发热层中的热量向空气传导。其中,所述锅具层采用碳钢、铸铁或不锈钢材料制作。其中,对于活动锅具而言,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2.5±0.5mm,所述导热层包裹所述锅具层的表面积80%以上。其中,对于固定锅具而言,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大于3mm,所述导热层包裹所述锅具层的表面积80%以上。其中,所述发热层采用镍质、碳钢或不锈钢材制作。其中,所述发热层以堆焊方式或热压制方式与所述导热层连接。其中,所述发热层的厚度为2±0.5mm,所述发热层包裹所述导热层的表面积95%以上。其中,所述保温层为涂覆在所述发热层、导热层和锅具层外表面的纳米高温隔热材料层,对于活动锅具而言,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5mm-2.5mm。其中,所述保温层为涂覆在所述发热层、导热层和锅具层外表面的纳米高温隔热材料层,对于固定锅具而言,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5mm-10mm。本技术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电磁灶专用锅具采用了四层结构,其中,导热层采用纯铜,厚度大于2mm,导热层不仅用于传导热量,还用于存储热量,而且将导热层设置在发热层与锅具层之间,导热层不直接加热食材,也不直接与大气接触,导热层内的热量不易散失,使导热层能够储存更多的热量;另外,锅具层的厚度为1±0.5mm,锅具层也可以存储较多的能量,而且温度更加均匀,在烹调时导热层和锅具层的共同作用使锅具层长时间维持在120-240度,从而使烹调效果更加接近传统煤、气、柴灶具的烹调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灶专用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灶专用锅具包括保温层1、发热层2、导热层3和锅具层4,保温层1、发热层2、导热层3和锅具层4由外层到内层依次包裹设置,导热层3包裹锅具层4的表面积80%以上,发热层2包裹导热层3的表面积95%以上。发热层2设置在电磁灶专用锅具的底部区域,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导热层3包裹锅具层4,而且导热层3存储发热层2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向锅具层4传导;锅具层4用于盛放并加热食材;保温层1阻止发热层2中的热量向空气传导。具体地,锅具层4根据产品等级采用碳钢、铸铁或不锈钢材料制作,其厚度为1±0.5mm。导热层3采用纯铜制作,且其厚度为2.5±0.5mm。当导热层3的厚度小于2mm时,导热效果较差,而且储存热量的能力较差,烹调出的食品口感较差。对于家庭用电磁灶专用活动锅具而言,当导热层3的厚度超过3mm时,那么锅具自身的重量较重,操作不方便。对于学校、军队等食堂使用的大功率电磁灶专用固定锅具而言,当导热层3的厚度超过3mm的烹调效果更好。不管是活动锅具还是固定锅具,导热层3均包裹锅具层4的表面积80%以上。发热层2采用镍质、碳钢或不锈钢材制作,其厚度2±0.5mm。发热层2以堆焊方式或热压制方式与导热层3连接。如采用电火花对焊机将将镍质的发热层1堆焊在纯铜质的导热层3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堆焊方式或热压制方式可以使发热层2(如镍层)与导热层3(如纯铜层)以分子结构方式结合,从而可以避免长期烹调过程中热胀冷缩造成发热层2与导热层3的层间开裂。保温层1采用高温纳米隔热材料制作,并通过涂覆工艺涂覆在发热层2、导热层3和锅具层3的外表面,即涂覆在发热层2、导热层3和锅具层3的裸露的外表面。这里所指的高温纳米隔热材料是指800℃以上高温的纳米隔热材料。对于家庭使用的电磁灶专用活动锅具而言,保温层1的厚度为1.5mm-2.5mm。对于学校、军队等食堂使用的大功率电磁灶专用固定锅具而言,保温层1的厚度为5mm-10mm。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灶专用锅具既可以是平底锅具,也可以是凹底锅具。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灶专用锅具采用了四层结构,其中,导热层采用纯铜,厚度大于2mm,导热层不仅用于传导热量,还用于存储热量,而且将导热层设置在发热层与锅具层之间,导热层不直接加热食材,也不直接与大气接触,导热层内的热量不易散失,使导热层能够储存更多的热量;另外,锅具层的厚度为1±0.5mm,锅具层也可以存储较多的能量,而且温度更加均匀,在烹调时导热层和锅具层的共同作用使锅具层长时间维持在120-240度,从而使烹调效果更加接近传统煤、气、柴灶具的烹调效果。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灶专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专用锅具由外层到内层依次包括保温层、发热层、导热层和锅具层,所述发热层设置在所述电磁灶专用锅具的底部区域,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所述导热层包裹所述锅具层,所述导热层存储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锅具层,所述导热层采用纯铜制作,且其厚度为大于2mm;所述锅具层盛放并加热食材,其厚度为1±0.5mm;所述保温层阻止发热层中的热量向空气传导;所述保温层为涂覆在所述发热层、所述导热层和所述锅具层外表面的纳米隔热材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灶专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专用锅具由外层到内层依次包括保温层、发热层、导热层和锅具层,所述发热层设置在所述电磁灶专用锅具的底部区域,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量;所述导热层包裹所述锅具层,所述导热层存储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所述锅具层,所述导热层采用纯铜制作,且其厚度为大于2mm;所述锅具层盛放并加热食材,其厚度为1±0.5mm;所述保温层阻止发热层中的热量向空气传导;所述保温层为涂覆在所述发热层、所述导热层和所述锅具层外表面的纳米隔热材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专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层采用碳钢、铸铁或不锈钢材料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专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2.5±0.5mm,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改顺
申请(专利权)人:易改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