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26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富液平板动力蓄电池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这种大盖端子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其技术要点包括设于蓄电池端部的大盖,与大盖配合的一体化端子,穿设于端子烧焊孔内的引出极柱,所述端子端面设有与所述大盖配合的防溢边台阶。

A Large Cap Terminal for Integrate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
本技术属于富液平板动力蓄电池生产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
技术介绍
富液平板动力蓄电池端子是电池大盖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大盖端子有铅圈、极柱、引出端子三部分组成。生产过程中首先将铅圈注塑在大盖上,焊接时再安放端子,引出极柱进行加铅焊接。但是,这种加工方式,不仅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企业高价值、高效率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这种大盖端子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包括设于蓄电池端部的大盖,与大盖配合的一体化端子,穿设于端子烧焊孔内的引出极柱。进一步的,所述端子端面设有与所述大盖配合的防溢边台阶。进一步的,所述引出极柱的高度与端子烧焊孔的上端面高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化端子采用注塑方式与大盖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将传统的铅圈及端子改装为一体化设计,生产时不用二次安放端子,便于直接端子焊接,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提升电池在充电及放电过程中的接受能力。2.本技术在一体化端子外周面设置有与大盖内表面紧密配合的防溢边台阶,防溢边台阶能够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压力过大,造成的注塑溢胶及压伤现象。3.该一体化端子设计是在传统焊接方式上增加整体结构烧焊。可保证一次烧焊到位,达到不加铅、不溢边要求。与传统的端子相比,使用效果保持不变,能够减少人工劳动强度、缩短生产时间,节约生产成本等优点。可满足12V电池120AH\150AH\180AH使用需求,生产使用时效率大大提高,克服了现有端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整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大盖;2、一体化端子;21、端子烧焊孔;3、引出极柱;4、防溢边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参照图1,包括安装在蓄电池端部的大盖1,大盖1内采用注塑的方式设置有与大盖配合的一体化端子2。一体化端子2部分嵌入在大盖1内,部分从大盖1的孔内伸出。一体化端子2位于大盖1内的部分中空设置有端子烧焊孔21,引出极柱3穿设在端子烧焊孔21内,并与端子烧焊孔21紧密配合;引出极柱3的高度与端子烧焊孔21的上端面高度相匹配,具体为引出极柱3的锥形头凸出端子烧焊孔21,引出极柱3的圆柱形端面与端子烧焊孔21的上端面平齐。参照图1,在一体化端子2外周面设置有与大盖1内表面紧密配合的防溢边台阶4,防溢边台阶4较低的一层端面与大盖1表面平齐。防溢边台阶4能够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压力过大,造成的注塑溢胶及压伤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蓄电池端部的大盖(1),与大盖(1)配合的一体化端子(2),穿设于端子烧焊孔(21)内的引出极柱(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蓄电池端部的大盖(1),与大盖(1)配合的一体化端子(2),穿设于端子烧焊孔(21)内的引出极柱(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蓄电池大盖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端子(2)端面设有与所述大盖(1)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杨强刁俊松徐建刚夏诗忠刘长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骆驼海峡新型蓄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