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在地震不能被预报的前提下,工程技术是防震减灾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我国建筑物常用的抗震方法:一种是通过加粗柱子、多加钢筋的传统方法来抗震;另一种是通过在地基与柱子之间加钢板橡胶垫的方法来隔离抗震。抗震支座在建筑中隔离抗震方法中应用广泛。公告号为CN2026720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震型橡胶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和设置在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下表面为弧形面,橡胶板与下座板之间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聚四氟乙烯板上开有与橡胶板弧形面匹配的弧形槽,所述上座板上表面设置有抗震座板,下座板下方设置有U形底板,U形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平面滑板,两支脚与下座板之间设置有阻尼橡胶圈。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抗震性橡胶支座的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仅通过橡胶板下方的弧形面和聚四氟乙烯板上开设的弧形槽配合连接,在地震横波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易产生倾覆力矩,橡胶隔震支座容易产生受拉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缓冲地震横波的建筑用抗震支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钢板(3)、底盘(4)和减震结构(5),所述钢板(3)的上端和上支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盘(4)的底面和下支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板(3)的下端设置为弧形面(31),所述底盘(4)上端开设和弧形面(31)配合的弧形槽(42),所述减震结构(5)设置在钢板(3)和底盘(4)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缓冲结构(6),所述固定缓冲结构(6)包括设置在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之间沿底盘(4)周向均匀分布的固定柱(61)和加强板(62),所述固定柱(61)由橡胶块(611)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钢板(3)、底盘(4)和减震结构(5),所述钢板(3)的上端和上支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盘(4)的底面和下支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板(3)的下端设置为弧形面(31),所述底盘(4)上端开设和弧形面(31)配合的弧形槽(42),所述减震结构(5)设置在钢板(3)和底盘(4)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缓冲结构(6),所述固定缓冲结构(6)包括设置在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之间沿底盘(4)周向均匀分布的固定柱(61)和加强板(62),所述固定柱(61)由橡胶块(611)固定连接而成,所述固定柱(61)的上端和上支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61)的下端和下支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62)包括竖板(621)和横板(622),所述竖板(621)上端和上支座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621)的下端和横板(6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622)的另一端插接在底盘(4)开设的插槽(62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611)之间设置有加劲钢圈一(612),所述加劲钢圈一(612)沿固定柱(61)周向设置在橡胶块(611)之间的连接处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6231)的相对的侧壁上开设固定槽(6232),所述固定槽(6232)内放置固定杆(624)的一端,所述固定杆(624)穿过横板(622)上开设的固定孔(62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24)上套有减震弹簧三(6242),所述固定杆(6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平,郭俊,张朋亚,王伟刚,陈伟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