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输送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66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玻璃生产线上的冷端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输送辊道,包括选片辊道、上层辊道和接应辊道;选片辊道可在上摆位置和下摆位置之间上下摆动;接应辊道位于上层辊道下方,包括向下倾斜的多段接应辊道,所述多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所述选片辊道在上摆位置时与所述上层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所述选片辊道在下摆位置时与所述接应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立体输送辊道,选片辊道摆动角度小、升降行程短,接应辊道为多段式,且倾斜角度呈较小递减变化,满足了周期小的汽车玻璃安全通过的要求,特别有利于速度快、规格小、周期短的汽车玻璃的输送。

A Three-dimensional Conveyor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输送辊道
本技术涉及汽车玻璃生产线上的冷端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玻璃输送的立体输送辊道。
技术介绍
汽车玻璃生产线有输送速度快、玻璃规格小、玻璃周期短的特点。因此,为保证主通道畅通,一般不在主线输送辊道上进行玻璃的抓取,而是将玻璃转到与主线输送辊道垂直的支线输送辊道上进行抓取。传统的由主线输送辊道向支线输送辊道转向输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国内常见的立交辊道输送方法,一种是国外较多使用的双层辊道输送方法。立交辊道输送方法对玻璃的周期有严格要求,一般适用于大规格、周期长的玻璃,而汽车玻璃最小周期在3秒左右,立交辊道无法完成转向。双层辊道输送方法中需要利用很长的一段输送辊道以下摆一定角度后,直接接入下层辊道转向输送。此种方法在周期上并无明显优势,且摆动辊道过于庞大,造成结构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至少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速度快、规格小、周期短的玻璃输送的立体输送辊道。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立体输送辊道,包括选片辊道、上层辊道和接应辊道;选片辊道可在上摆位置和下摆位置之间上下摆动;接应辊道位于上层辊道下方,包括向下倾斜的多段接应辊道,所述多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所述选片辊道在上摆位置时与所述上层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所述选片辊道在下摆位置时与所述接应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立体输送辊道还包括转向辊道,所述转向辊道与所述接应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选片辊道包括传动轴、琴键、输送轮和摆动驱动机构,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多根琴键平行布置,每根琴键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可转动连接,每根琴键两侧各安装有一排输送轮,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送轮之间传动连接,由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输送轮转动,所述摆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琴键上下摆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辊道为吊挂辊道,包括机架、吊挂梁和输送辊,所述吊挂梁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两侧,沿输送方向延伸,所述输送辊两端可转动地安装于两侧的所述吊挂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吊挂梁的高度可上下调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辊中第一根输送辊的外径小于其余输送辊的外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辊中的第一根和第二根输送辊之间采用同步带传动,其余输送辊之间采用伞齿轮传动。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应辊道包括第一段接应辊道、第二段接应辊道和第三段接应辊道。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比选片辊道在下摆位置时的倾斜角度小1°,第二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比第一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小1°,第三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比第二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小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选片辊道摆动角度小、升降行程短,接应辊道为多段式,且倾斜角度呈较小递减变化,满足了周期小的汽车玻璃安全通过的要求,特别有利于速度快、规格小、周期短的汽车玻璃的输送。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立体输送辊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选片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选片辊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挂辊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吊挂辊道传动部分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接应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向辊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转向辊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辊道传动部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选片辊道,2、吊挂辊道,3、接应辊道,4、转向辊道,1.1、琴键,1.2、输送轮,1.3、气缸推杆机构,1.4、传动轴,1.5、支腿,1.6、菱形轴承座,1.7、链条,2.1、机架,2.2、吊挂梁,2.3、输送辊,2.4、轴承座,2.5、同步带,2.6、伞齿轮,3.1、第一段接应辊道,3.2、第二段接应辊道,3.3、第三段接应辊道,4.1、底座,4.2、升降辊道,4.3、固定辊道,4.4、车轮,4.5、胶圈辊,4.6、轴承座,4.7、横梁,4.8、立柱,4.9、伞齿轮,4.10、皮带,4.11、传动轴,4.12、支座,4.13、升降架,4.14、偏心轮,4.15、轴承座,4.16、摇杆,4.17、转动轴,4.18、连杆,4.19、曲柄,4.20、传动轴,4.21、传动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提供的立体输送辊道包括选片辊道、吊挂辊道和接应辊道,需要转向时还可包括转向辊道。选片辊道可上下摆动,位于水平方向时,与吊挂辊道的辊面标高一致,完成向主线输送辊道的输送功能,选片辊道摆下时,通过接应辊道或通过接应辊道和转向辊道向支线输送辊道输送,实现玻璃在空间上的立体输送。图1示出本技术立体输送辊道的一个实施例。该立体输送辊道包括选片辊道1、吊挂辊道2、接应辊道3和转向辊道4。参见图1-3,选片辊道1包括琴键1.1、输送轮1.2、摆动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摆动驱动机构具体为气缸推杆机构1.3,气缸推杆机构1.3可以直接以气缸的伸缩杆与琴键1.1连接,也可借助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通长的传动轴1.4可转动地安装在支腿1.5上,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多根琴键1.1平行布置,每根琴键1.1的一端与传动轴1.4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菱形轴承座1.6连接,所有琴键1.1有共同的回转点。每根琴键1.1两侧各安装有一排输送轮1.2,输送轮1.2与传动轴1.4之间可采用链条1.7传动,也可采用皮带(例如同步带)传动等其他合适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由传动轴1.4带动输送轮1.2转动。每根琴键1.1下方对应一个气缸推杆机构1.3,通过气缸的伸缩,带动琴键1.1上下摆动一定的角度,将玻璃输送至吊挂辊道2或接应辊道3。琴键1.1的数量可根据选片规格及片数确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有琴键的另一端也可例如通过一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然后由一个气缸推杆机构或其他摆动驱动机构通过该连接杆带动所有琴键一起上下摆动。参见图1、4和5,本实施例中吊挂辊道2包括机架2.1、吊挂梁2.2和输送辊2.3。机架2.1固定在地面上,吊挂梁2.2分别安装在机架2.1两侧,沿输送方向延伸,输送辊2.3通过两端的轴承座2.4安装于两侧的吊挂梁2.2。机架2.1的主体优选采用H型钢,两侧的吊挂梁2.2优选可上下调节。第一根输送辊2.3可采用全硫化橡胶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该立体输送辊道包括选片辊道、上层辊道和接应辊道;选片辊道可在上摆位置和下摆位置之间上下摆动;接应辊道位于上层辊道下方,包括向下倾斜的多段接应辊道,所述多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所述选片辊道在上摆位置时与所述上层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所述选片辊道在下摆位置时与所述接应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该立体输送辊道包括选片辊道、上层辊道和接应辊道;选片辊道可在上摆位置和下摆位置之间上下摆动;接应辊道位于上层辊道下方,包括向下倾斜的多段接应辊道,所述多段接应辊道的倾斜角度依次减小;所述选片辊道在上摆位置时与所述上层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所述选片辊道在下摆位置时与所述接应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输送辊道还包括转向辊道,所述转向辊道与所述接应辊道形成相接的输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片辊道包括传动轴、琴键、输送轮和摆动驱动机构,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多根琴键平行布置,每根琴键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可转动连接,每根琴键两侧各安装有一排输送轮,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送轮之间传动连接,由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输送轮转动,所述摆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琴键上下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少坤刘锐许海艇孙博刘资宇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