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517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包括前模仁、后模仁、行位组件、顶棍装置,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镶件、顶出套筒、套筒镶针、行位座、杯头螺丝、斜导柱固定块、斜导柱、背部耐磨块、行位铲基、底部耐磨块、行位压板,所述顶棍装置包括顶针面板、顶针底板、限位柱、斜顶拉杆、斜顶拉杆套、水口顶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顶出套筒代替了行位镶件内的水口,从而节省水口料的高度,缩短了注塑冷却保压时间,节省了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原有顶出水口,潜入水容易卡死的问题,并且很好的解决了顶水口的同时水口料容易飞出导致注塑机上的机械手不易吸取水口料的问题。

An ejection structure for submerged glue entry of plastic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生产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注塑产品进胶采用潜伏式进胶口,在潜入水进胶的顶出口处经常出现潜入水卡死的问题,并且顶水口处的水口料容易飞出,导致注塑机上的机械手不易吸取水口料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注塑周期,加大了塑胶材料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包括前模仁、后模仁、行位组件、顶棍装置,所述前模仁设置于后模仁顶端与后模仁对应连接,所述后模仁的底端设置有进胶斜顶,所述进胶斜顶与后模仁连接;所述行位组件设置于后模仁一侧与后模仁活动连接,所述行位组件包括行位镶件,所述行位镶件内设置有顶出套筒,所述顶出套筒与行位镶件活动连接,所述顶出套筒内设置有套筒镶针,所述套筒镶针与顶出套筒活动连接,所述行位镶件的下端设置有行位座,所述行位镶件通过杯头螺丝与行位座连接,所述行位座的顶端设置有斜导柱固定块,所述斜导柱固定块通过杯头螺丝与行位座连接,所述斜导柱固定块内设置有斜导柱,所述斜导柱与斜导柱固定块连接,所述行位座背部设置有背部耐磨块,所述背部耐磨块通过杯头螺丝与行位座连接,所述行位座背部还设置有行位铲基,所述行位铲基通过杯头螺丝与行位座连接,所述行位座底部设置有底部耐磨块,所述底部耐磨块通过杯头螺丝与行位座连接,所述行位座两侧设置有行位压板,所述行位压板通过杯头螺丝与行位座连接;所述顶棍装置包括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所述顶针面板设置于顶针底板顶端与顶针底板连接,所述顶针面板与顶针底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顶针面板的顶端设置有斜顶拉杆,所述斜顶拉杆的底端与顶针面板的顶端连接,所述斜顶拉杆的顶端与进胶斜顶的底端连接,所述斜顶拉杆的外侧设置有斜顶拉杆套,所述斜顶拉杆套与斜顶拉杆连接,所述顶针面板的顶端还设置有水口顶针,所述水口顶针的底端与顶针面板的顶端连接,所述水口顶针的顶端设置于顶出套筒的底部套筒口一侧与顶出套筒的底部套筒口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顶出套筒和套筒镶针都是由耐磨材质SKD61加工制成。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顶出套筒在顶出的同时和行位镶件之间需要摩擦,套筒镶针在顶出的同时和顶出套筒之间需要摩擦,使用耐磨材质能够增强模具零部件的耐磨系数及使用寿命,SKD61材质的韧性和硬度都是比较优良的,可以增强模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顶出套筒的外径周圈设置有加油槽。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顶出套筒由于需要在顶出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以及需要和行位镶件摩擦,加油槽中加入润滑油能够减小顶出套筒与行位镶件之间的摩擦。进一步的,所述顶出套筒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杯头,所述限位杯头的两侧为直身边。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限位杯头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顶出套筒被顶出行位镶件。顶出套筒和行位镶件先组装在一起,然后整体装入后模仁,限位杯头两边直身面能够在开模过程中行位镶件和顶出套筒一起退出有足够行程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套筒镶针的顶部为锥度形状。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套筒镶针的顶部做锥度是为了利于最后顶出水口,有斜度才好脱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加长顶出套筒长度,深入模胚,从而可以不用加厚行位镶件的厚度,行位镶件不用加厚了相应后模仁就不用减少,二者是相互关联,所以后模仁的强度加强。现有技术中完全依靠行位镶件内顶出水口的长度大于潜水胶料的长度才能顶出,本技术通过顶出套筒代替了行位镶件内的水口,从而节省水口料的高度;行位镶件内的胶料减少了,缩短了注塑冷却保压时间,从而相应的减少了注塑周期,行位镶件内顶出水口料减少了,这样不断循环注塑生产,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塑胶材料的使用,从而节省了材料成本。本技术解决了原有顶出水口,潜入水容易卡死的问题,并且很好的解决了顶水口的同时水口料容易飞出导致注塑机上的机械手不易吸取水口料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行位组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顶棍装置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顶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套筒镶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包括前模仁1、后模仁2、行位组件3、顶棍装置4,所述前模仁1设置于后模仁2顶端与后模仁2对应连接,所述后模仁2的底端设置有进胶斜顶201,所述进胶斜顶201与后模仁2连接;所述行位组件3设置于后模仁2一侧与后模仁2活动连接,所述行位组件3包括行位镶件301,所述行位镶件301内设置有顶出套筒302,所述顶出套筒302与行位镶件301活动连接,所述顶出套筒302内设置有套筒镶针303,所述套筒镶针303与顶出套筒302活动连接,所述行位镶件301的下端设置有行位座304,所述行位镶件301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的顶端设置有斜导柱固定块307,所述斜导柱固定块307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斜导柱固定块307内设置有斜导柱306,所述斜导柱306与斜导柱固定块307连接,所述行位座304背部设置有背部耐磨块308,所述背部耐磨块308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背部还设置有行位铲基309,所述行位铲基309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底部设置有底部耐磨块310,所述底部耐磨块310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两侧设置有行位压板311,所述行位压板311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顶棍装置4包括顶针面板401和顶针底板402,所述顶针面板401设置于顶针底板402顶端与顶针底板402连接,所述顶针面板401与顶针底板402之间设置有限位柱403,所述顶针面板401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仁(1)、后模仁(2)、行位组件(3)、顶棍装置(4),所述前模仁(1)设置于后模仁(2)顶端与后模仁(2)对应连接,所述后模仁(2)的底端设置有进胶斜顶(201),所述进胶斜顶(201)与后模仁(2)连接;所述行位组件(3)设置于后模仁(2)一侧与后模仁(2)活动连接,所述行位组件(3)包括行位镶件(301),所述行位镶件(301)内设置有顶出套筒(302),所述顶出套筒(302)与行位镶件(301)活动连接,所述顶出套筒(302)内设置有套筒镶针(303),所述套筒镶针(303)与顶出套筒(302)活动连接,所述行位镶件(301)的下端设置有行位座(304),所述行位镶件(301)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的顶端设置有斜导柱固定块(307),所述斜导柱固定块(307)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斜导柱固定块(307)内设置有斜导柱(306),所述斜导柱(306)与斜导柱固定块(307)连接,所述行位座(304)背部设置有背部耐磨块(308),所述背部耐磨块(308)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背部还设置有行位铲基(309),所述行位铲基(309)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底部设置有底部耐磨块(310),所述底部耐磨块(310)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两侧设置有行位压板(311),所述行位压板(311)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顶棍装置(4)包括顶针面板(401)和顶针底板(402),所述顶针面板(401)设置于顶针底板(402)顶端与顶针底板(402)连接,所述顶针面板(401)与顶针底板(402)之间设置有限位柱(403),所述顶针面板(401)的顶端设置有斜顶拉杆(404),所述斜顶拉杆(404)的底端与顶针面板(401)的顶端连接,所述斜顶拉杆(404)的顶端与进胶斜顶(201)的底端连接,所述斜顶拉杆(404)的外侧设置有斜顶拉杆套(405),所述斜顶拉杆套(405)与斜顶拉杆(404)连接,所述顶针面板(401)的顶端还设置有水口顶针(406),所述水口顶针(406)的底端与顶针面板(401)的顶端连接,所述水口顶针(406)的顶端设置于顶出套筒(302)的底部套筒口一侧与顶出套筒(302)的底部套筒口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塑胶产品的潜入水进胶的顶出方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仁(1)、后模仁(2)、行位组件(3)、顶棍装置(4),所述前模仁(1)设置于后模仁(2)顶端与后模仁(2)对应连接,所述后模仁(2)的底端设置有进胶斜顶(201),所述进胶斜顶(201)与后模仁(2)连接;所述行位组件(3)设置于后模仁(2)一侧与后模仁(2)活动连接,所述行位组件(3)包括行位镶件(301),所述行位镶件(301)内设置有顶出套筒(302),所述顶出套筒(302)与行位镶件(301)活动连接,所述顶出套筒(302)内设置有套筒镶针(303),所述套筒镶针(303)与顶出套筒(302)活动连接,所述行位镶件(301)的下端设置有行位座(304),所述行位镶件(301)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的顶端设置有斜导柱固定块(307),所述斜导柱固定块(307)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斜导柱固定块(307)内设置有斜导柱(306),所述斜导柱(306)与斜导柱固定块(307)连接,所述行位座(304)背部设置有背部耐磨块(308),所述背部耐磨块(308)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背部还设置有行位铲基(309),所述行位铲基(309)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底部设置有底部耐磨块(310),所述底部耐磨块(310)通过杯头螺丝(305)与行位座(304)连接,所述行位座(304)两侧设置有行位压板(311),所述行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肖文千付春林马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