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43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其包括下定模和上定模,下定模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由下往上依次放置顶柱、垫板、底板和面板,安装槽两侧对称设置扣机,安装槽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上定模远离下定模一侧设置推板,推板与垫板通过顶杆固定连接,底板还设有分别贯穿面板、上定模和推板的顶针。顶柱带动底板和面板移动,通过扣机扣合连接带动顶杆移动。当第一限位柱抵住上定模,顶杆带动推板向上移动,完成一次顶出。顶柱持续推动底板进行移动使扣机解锁,第二限位柱抵住上定模,通过顶针带动产品向上移动,完成二次顶出。采用一次顶出动作完成二次顶出效果,避免顶出产品时需要单独做两套顶出动作,影响顶出效率。影响顶出效率。影响顶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模具浇注产品中,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产品,无论是采用单一还是多组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的。但是,由于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在量产时存在特殊要求时,如果在一次顶出动作后成品仍然留在模穴中、或者无法实现自动脱落,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这样的顶出设计称为二次顶出。
[0003]传统的二次顶出模具,通常是设计两套顶出板系统,每套顶出板系统分别控制一次顶出动作,从而实现模具的二次顶出。由于顶出产品时需要单独做两套顶出动作,严重影响顶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目前的二次顶出模具,由于顶出产品时需要单独做两套顶出动作,严重影响顶出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其包括下定模和上定模,所述下定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定模,所述下定模靠近所述上定模一侧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由下往上依次放置顶柱、垫板、底板和面板,且所述面板与所述上定模存在间隙,所述顶柱一端贯穿所述下定模,另一端贯穿所述垫板并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安装槽两侧对称设置扣机,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一端分别贯穿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并固定连接所述垫板,所述第二限位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面板,所述上定模远离所述下定模一侧设置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垫板通过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分别贯穿所述上定模、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面板还设有分别贯穿所述上定模和所述推板的顶针。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均设置有多个,且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顶端与所述上定模之间存在间隙,且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顶端水平高于所述第二限位柱的顶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多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分别贯穿所述面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垫板,且所述导向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定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定模。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扣机为大同扣机,所述扣机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垫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定模还设有多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定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面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定模靠近所述推板一侧还设有模槽,所述推板置于所述模槽内,且所述推板通过所述顶杆可以相对所述模槽垂直移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2]1、该机构安装在注塑机上,需要顶出产品时,注塑机通过推动顶柱,带动底板和面
板进行同步移动,由于底板和垫板通过扣机扣合连接,使垫板带动顶杆同步进行移动。当第一限位柱抵住上定模,顶杆带动推板向上移动,完成一次顶出。顶柱持续推动底板进行移动使扣机解锁,垫板脱离底板,第二限位柱抵住上定模,通过顶针带动产品向上移动,完成二次顶出。采用一次顶出动作完成二次顶出效果,避免顶出产品时需要单独做两套顶出动作,影响顶出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下定模;2、上定模;3、顶柱;4、垫板;5、底板;6、面板;7、推板;8、扣机;9、压缩弹簧;
[0016]11、安装槽;21、模槽;41、第一限位柱;42、顶杆;51、导向柱;61、第二限位柱;62、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9]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其包括下定模1和上定模2,所述下定模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定模2,所述下定模1靠近所述上定模2一侧设置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由下往上依次放置顶柱3、垫板4、底板5和面板6,且所述面板6与所述上定模2存在间隙,所述顶柱3一端贯穿所述下定模1,另一端贯穿所述垫板4并连接所述底板5,所述安装槽11两侧对称设置扣机8,所述安装槽11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柱41和第二限位柱61,所述第一限位柱41一端分别贯穿所述面板6和所述底板5,并固定连接所述垫板4,所述第二限位柱6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面板6,所述上定模2远离所述下定模1一侧设置推板7,所述推板7与所述垫板4通过顶杆42固定连接,所述顶杆42分别贯穿所述上定模2、所述面板6和所述底板5,所述面板6还设有分别贯穿所述上定模2和所述推板7的顶针62。
[0020]可以理解,顶柱3置于下定模1中部位置,安装槽11内还设有垫板4、底板5和面板6,顶柱3一端连接底板5,且垫板4和底板5通过扣机8连接。垫板4与第一限位柱41固定连接,通过顶柱3向上移动,带动垫板4、底板5和面板6同步移动,使第一限位柱41抵住上定模2,固定连接垫板4的顶杆42同步向上移动,并推动推板7同步移动,使推板7脱离上定模2完成一次顶出。顶柱3持续向上移动,此时扣机8解锁使垫板4脱离底板5,底板5和面板6随着顶柱3持续移动至第二限位柱61抵住上定模2,固定连接底板5的顶针62同步向上移动,并推动产品同步移动进行二次顶出。
[0021]可以理解,通过第一限位柱41的一端固定连接垫板4的设置,使第一限位柱41在移
动至抵住上定模2完成一次顶出,第二限位柱61的一端固定连接底板5的设置,使第二限位柱61在移动至抵住上定模2完成二次顶出。采用一次顶出动作完成二次顶出效果,避免顶出产品时需要单独做两套顶出动作,影响顶出效率。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柱4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61均设置有多个,且第一限位柱41和第二限位柱61均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柱41的顶端与所述上定模2之间存在间隙,且所述第一限位柱41的顶端水平高于所述第二限位柱61的顶端。
[0023]可以理解,多个第一限位柱41对称设置,多个第二限位柱61对称设置,且第一限位柱41与上定模2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限位柱61与上定模2之间的间隙。设置第一限位柱41与上定模2之间的间隙作为一次顶出的行程距离,设置第二限位柱61与上定模2之间的间隙作为二次顶出的行程距离,可以根据产品的二次顶出参数,设置第一限位柱41和第二限位柱61距离上定模2之间的间隙。
[0024]优选地,所述安装槽11内还设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定模和上定模,所述下定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定模,所述下定模靠近所述上定模一侧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由下往上依次放置顶柱、垫板、底板和面板,且所述面板与所述上定模存在间隙,所述顶柱一端贯穿所述下定模,另一端贯穿所述垫板并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安装槽两侧对称设置扣机,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一端分别贯穿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并固定连接所述垫板,所述第二限位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面板,所述上定模远离所述下定模一侧设置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垫板通过顶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分别贯穿所述上定模、所述面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面板还设有分别贯穿所述上定模和所述推板的顶针。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次顶出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均设置有多个,且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祥黄光明董华港袁杰黄家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