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45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包括本体和电机,所述本体的左端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过盈配合,所述横杆与第二转块相固接,所述本体的右端固接有电源,所述本体的右下角固接有充电接口,所述电机、开关、电源和充电接口通过导线电信连接。该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通过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一转块的配合,使电机工作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使第三齿轮转动时牵引第一转块转动,通过第二转杆、第四齿轮、第三转块、卡和横杆的配合,使第二转杆转动时能够带动第四齿轮转动,从而使第三转块转动,进而使卡爪沿横杆运动,将打磨工具夹紧。

A Surface Smoothness Dressing Device for Die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
,具体为一种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造模具时常使数控技工采用数控机床对胚料进行初加工,加工完毕后,移交给模具钳工对模具进行装配及修整,初加工的模具在装配完毕后需对模具外表面的光洁度进行修整,常规采用角膜等装置对其打磨抛光,由于上述装置的加工面过小,所以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研究实用性更高的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包括本体和电机,所述本体的左端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齿轮的右端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本体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齿轮的右端与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转块相固接,所述第一转块的内部半包裹有第二转块,所述第二转块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转块滑动卡接,所述第二转块的左端与第一转杆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杆的内部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的顶端通过轴承与第一转块活动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包括本体(1)和电机(2),所述本体(1)的左端固接有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3)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齿轮(3)的右端与第二齿轮(4)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通过第一连接轴(5)与本体(1)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齿轮(4)的右端与第三齿轮(6)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6)与第一转块(7)相固接,所述第一转块(7)的内部半包裹有第二转块(8),所述第二转块(8)通过第一滑槽(9)与第一转块(7)滑动卡接,所述第二转块(8)的左端与第一转杆(10)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杆(10)的内部设有丝杠(11),所述丝杠(11)的顶端通过轴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钢表面光洁度修整装置,包括本体(1)和电机(2),所述本体(1)的左端固接有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3)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齿轮(3)的右端与第二齿轮(4)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通过第一连接轴(5)与本体(1)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齿轮(4)的右端与第三齿轮(6)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6)与第一转块(7)相固接,所述第一转块(7)的内部半包裹有第二转块(8),所述第二转块(8)通过第一滑槽(9)与第一转块(7)滑动卡接,所述第二转块(8)的左端与第一转杆(10)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转杆(10)的内部设有丝杠(11),所述丝杠(11)的顶端通过轴承(12)与第一转块(7)活动相连,所述丝杠(11)的底端通过第二滑槽(13)与第一转杆(10)滑动卡接,所述丝杠(11)与第二转块(8)螺纹相连,所述第二转块(8)的内部设有第三转块(14),所述第三转块(14)的右侧与第四齿轮(15)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5)与第二转杆(16)的顶端过盈配合,所述第三转块(14)、第四齿轮(15)和第二转杆(16)均与第二转块(8)间隙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廷李勇李刚龚旭于洪超石渊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思泰博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