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344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34
一种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包括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垫条、第一金属焊带、金属导线、填充物以及接线盒。第二可透光层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并在第一表面上设置导电线路;垫条与第一可透光层以及第二可透光层形成第一容置空间;第一金属焊带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中,并与导电线路电性连接;金属导线与第一金属焊带电性连接;填充物填充在第一容置空间中;以及接线盒设置在第二表面,并具有第二容置空间,其中,第二可透光层还设有通孔以连接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且金属导线通过通孔由第一容置空间延伸至第二容置空间。

Edge Sealing Structure of Luminescent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发光玻璃系统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发光玻璃(或称LED玻璃)常用于取代普通玻璃作为大楼的帷幕建材。现有的发光玻璃通常包括两层由玻璃材料所组成的可透光层以及位在两层可透光层之间的发光组件,其中在一可透光层的表面具有内部导电线路,发光组件通过内部导电线路与外围电路连接。进一步而言,内部导电线路与外围电路之间是通过封边结构连接,封边结构一般设置在发光玻璃边缘,具有导线以及铜箔等结构以连接于内部导电线路与外围电路之间。请参阅图1,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1在可透光层10上的第一表面a设有内部导电线路,并以铜箔11电性连接内部导电线路,外围电路再电性连接至外露的铜箔11,现有结构的缺点在于可透光层10与铜箔11的接面无法有效密封,使现有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1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无法达到标准,例如达到一般要求的IP67防水性等级,此外外露的铜箔11也有氧化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密封性和防水性能达到标准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即为各家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和防水性能达到标准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遂提供一种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应用于发光玻璃的系统,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包括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垫条、第一金属焊带、金属导线、填充物以及接线盒。第二可透光层具有面对第一可透光层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在第一表面上设置导电线路;垫条设置在第一可透光层以及第二可透光层之间,并与第一可透光层以及第二可透光层形成第一容置空间;第一金属焊带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中,并与导电线路电性连接;金属导线与第一金属焊带电性连接;填充物填充在第一容置空间中;以及接线盒设置在第二表面,并具有第二容置空间,其中,第二可透光层还设有通孔,通孔贯通第二可透光层以连接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且金属导线通过通孔由第一容置空间延伸至第二容置空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透光层或第二可透光层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在一实施例中,垫条为亚克力材质所组成者或灌入分子筛的中空铝条。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焊带还包括信号金属焊带以及电源金属焊带。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导线还包括与信号金属焊带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金属导线,以及与电源金属焊带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源金属导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焊带或金属导线为镀锡铜带。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线路为金属导线、氧化铟锡薄膜或氟掺杂氧化锡薄膜所组成者。在一实施例中,填充物为透光结构胶。在一实施例中,接线盒与第二表面的接面处还具有密封胶。在一实施例中,接线盒的防水性达到IP67等级。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在第二可透光层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以第一金属焊带以及金属导线电性连接导电线路,将电路导出第二可透光层外,不再使用现有技术以铜箔电性连接内部导电线路的方式,因此不会产生无法密封的接面,此外接线盒也具有密封性及防水性,故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整体的密封性及防水性都相当良好,充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具有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现有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10可透光层11铜箔2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20第一可透光层21第二可透光层210通孔22垫条23a信号金属焊带23b电源金属焊带24金属导线25填充物26接线盒260密封胶a第一表面b第二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2,应用于发光玻璃的系统,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2包括第一可透光层20、第二可透光层21、垫条22、第一金属焊带23a、23b、金属导线24、填充物25以及接线盒26。第二可透光层21具有面对第一可透光层20的第一表面a以及与第一表面a相对的第二表面b,并在第一表面a上设置导电线路;垫条22设置在第一可透光层20以及第二可透光层21之间,并与第一可透光层20以及第二可透光层21形成第一容置空间;第一金属焊带23a、23b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中,并与导电线路电性连接;金属导线24与第一金属焊带23a、23b电性连接;填充物25填充在第一容置空间中;以及接线盒26设置在第二表面b,并具有第二容置空间,其中,第二可透光层21还设有通孔210,通孔210贯通第二可透光层21以连接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且金属导线24通过通孔210由第一容置空间延伸至第二容置空间。导电线路可通过第一金属焊带23a、23b及金属导线24与外围电路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2不具有现有技术的铜箔与可透光层接面,填充物25与第一可透光层20或第二可透光层21的接面都可形成良好的密封接面,接线盒26与第二可透光层21的接面也可密封,故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2整体的密封性及防水性都相当良好。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线路可用以电性连接LED灯珠等组件,形成发光玻璃系统的基本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就是在图2中填充物25所在的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则是接线盒26内部,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通过通孔210连接,换句话说,通孔210以及接线盒26的位置是互相对应设置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透光层20或第二可透光层21可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举例来说,玻璃材质可为钠钙玻璃或硼硅玻璃,塑料材质可为亚克力或聚碳酸酯PC,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垫条22可为亚克力材质所组成者或灌入分子筛的中空铝条,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焊带还可包括信号金属焊带23a以及电源金属焊带23b,第一金属焊带是对应导电线路来设置,若导电线路具有信号线路以及电源线路,则第一金属焊带可对应包括信号金属焊带23a以及电源金属焊带23b。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若导电线路具有其他的线路布置方式,则第一金属焊带可对应包括其他的线路。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导线24还可包括与信号金属焊带23a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金属导线,以及与电源金属焊带23b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源金属导线。相同地,金属导线24是对应第一电源焊带23a、23b来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焊带23a、23b或金属导线24可为镀锡铜带,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导电线路可为金属导线、氧化铟锡(ITO)薄膜或氟掺杂氧化锡(FTO)薄膜所组成者,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填充物25可为透光结构胶,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接线盒26与第二表面b的接面处还可具有密封胶260,可进一步提升密封性。在一实施例中,接线盒26的防水性可达到IP67等级,但不以此为限。综上所述,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在第二可透光层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以第一金属焊带以及金属导线电性连接导电线路,将电路导出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应用于发光玻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包括: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具有面对所述第一可透光层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导电线路;垫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可透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可透光层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可透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可透光层形成第一容置空间;第一金属焊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并与所述导电线路电性连接;金属导线,与所述第一金属焊带电性连接;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以及接线盒,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并具有第二容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二可透光层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第二可透光层以连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金属导线通过所述通孔由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应用于发光玻璃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包括: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具有面对所述第一可透光层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在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导电线路;垫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可透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可透光层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可透光层以及所述第二可透光层形成第一容置空间;第一金属焊带,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并与所述导电线路电性连接;金属导线,与所述第一金属焊带电性连接;填充物,填充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以及接线盒,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并具有第二容置空间;其中,所述第二可透光层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第二可透光层以连接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金属导线通过所述通孔由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玻璃的封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透光层或所述第二可透光层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向日何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福相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