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81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2:13
一种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包括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导光层、光电转换模块、第三可透光层以及发光模块。第一可透光层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可透光层由第一表面接收第一光线并传递至第二表面;第二可透光层具有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导光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之间并具有第一侧面,导光层用于接收通过第二表面的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递至第一侧面;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第一侧面,用以接收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转换为电能;第三可透光层具有第五表面;以及发光模块设置在第四表面与第五表面之间,用以发出第二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转换发光建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尤指一种可显示发光图案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发光建材(如发光玻璃或LED玻璃)常用于取代普通玻璃(如夹胶玻璃或作为大楼的帷幕建材,发光建材可采用中空玻璃或夹胶玻璃等普通玻璃常用的结构并具有类似的优点,除此之外,发光建材还可进一步显示发光图案以作为广告,但显示发光图案的代价是需要消耗电能。另一方面,光电转换设备(例如光伏板)也常设置在建筑外侧,用以接收太阳光并转换为电能。虽然发光建材与光电转换设备同样可设置在建筑外侧,然而现今的市场当中却无结合两者以取代大楼帷幕建材的产品,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结合发光建材与光电转换设备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即为各家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种种缺失,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结合发光建材与光电转换设备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遂提供一种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包括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导光层、光电转换模块、第三可透光层以及发光模块。第一可透光层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可透光层由第一表面接收第一光线并传递至第二表面;第二可透光层具有面对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以及与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导光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之间并具有第一侧面,导光层用于接收通过第二表面的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传递至连接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的第一侧面;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第一侧面,用以接收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转换为电能;第三可透光层具有面对第四表面的第五表面;以及发光模块设置在第四表面与第五表面之间,用以发出第二光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透光层、第二可透光层或第三可透光层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发光建材还包括中间层,设置在第四表面与第五表面之间。在一实施例中,中间层为热塑性材料薄膜所组成者。在一实施例中,在第四表面或第五表面上设置有透光导电线路,用以电性连接发光模块。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导电线路为氧化铟锡(ITO)薄膜或氟掺杂氧化锡(FTO)薄膜所组成者。在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为多个发光二极管。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与发光模块电性连接,且发光模块还用以从光电转换模块接收电能。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发光建材还包括蓄电池,电性连接在光电转换模块与发光模块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表面还经过镜面处理。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发光建材还包括导光膜,设置在第一表面上。在一实施例中,导光膜具有奈米微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伏板。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折光板,设置在第一侧面及光伏板之间,折光板用以调整第一光线的方向。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包括第二可透光层以及第三可透光层,可形成类似中空玻璃或夹胶玻璃等结构,能作为大楼帷幕,并利用第二可透光层以及第三可透光层之间的发光模块发出第二光线,可用以显示发光图案,另一方面,则利用第一可透光层以及导光层将第一光线导入至光电转换模块,将第一光线转换为电能,因此即使发光模块将消耗电能,但可藉由光电转换模块将第一光线转换为电能予以补足,以整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相当节能,并可兼具现有的发光建材与光电转换设备的优点,充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此外,还可将光电转换模块与发光模块电性连接,直接利用光电转换模块产生的电能,并可附加蓄电池以储蓄电能,以及可附加导光膜或折光板等组件,进一步提升导光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光电转换发光建材10第一可透光层11第二可透光层12导光层13光电转换模块130光伏板131折光板14第三可透光层15发光模块16中间层17蓄电池18导光膜20第一侧面21第一表面22第二表面23第三表面24第四表面25第五表面a第一光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1,包括第一可透光层10、第二可透光层11、导光层12、光电转换模块13、第三可透光层14以及发光模块15。第一可透光层10具有第一表面21以及与第一表面21相对的第二表面22,第一可透光层10由第一表面21接收第一光线a并传递至第二表面22;第二可透光层11具有面对第二表面22的第三表面23以及与第三表面23相对的第四表面24;导光层12设置在第二表面22与第三表面23之间并具有第一侧面20,导光层12用于接收通过第二表面22的第一光线a,并将第一光线a传递至连接第二表面22与第三表面23的第一侧面20;光电转换模块13设置在第一侧面20,用以接收第一光线a,并将第一光线a转换为电能;第三可透光层14具有面对第四表面24的第五表面25;以及发光模块15设置在第四表面24与第五表面25之间,用以发出第二光线。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光线a可例如是太阳光,由第一可透光层10的第一表面21接收并传递至第二表面22,之后第一光线a进入导光层12,由于导光层12的折射率大于第一可透光层10以及第二可透光层11,因此会发生全反射,令第一光线a在导光层12之间传递,并导入至第一侧面20,设置在第一侧面20的光电转换模块13将第一光线a转换为电能。另一方面,发光模块15可用以发出第二光线,第二光线通过第一可透光层10或第三可透光层14以显示发光图案,举例来说,发光模块15可使用金属细线作为信号或电源线路,并由电源线路取得发出第二光线所需的电能,虽然发光模块15需要消耗电能,但光电转换模块13所产生的电能可予以补足或甚至可取得额外电能,整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1较现有的发光建材更加节能。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透光层10、第二可透光层11或第三可透光层14可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第一可透光层10、第二可透光层11或第三可透光层14可形成类似中空玻璃或夹胶玻璃等结构,能作为大楼帷幕。进一步举例来说,玻璃材质可为钠钙玻璃或硼硅玻璃,塑料材质可为压克力或聚碳酸酯PC,但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发光建材1还可包括中间层16,设置在第四表面24与第五表面25之间,中间层16可用以黏合第二可透光层11及第三可透光层14,形成类似夹胶玻璃的结构,可增加强度以及安全性。在一实施例中,中间层16可为热塑性材料薄膜所组成者,举例来说,可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在第四表面24或第五表面25上可设置有透光导电线路,用以电性连接发光模块15,透光导电线路可取代金属细线,以进一步提升透光程度。在一实施例中,透光导电线路可为氧化铟锡(ITO)薄膜或氟掺杂氧化锡(FTO)薄膜所组成者,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发光模块15可为多个发光二极管,举例来说,可使用RGB发光二极管。在一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13可与发光模块15电性连接,且发光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包括:第一可透光层,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可透光层由所述第一表面接收第一光线并传递至所述第二表面;第二可透光层,具有面对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导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之间并具有第一侧面,所述导光层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光线,并将所述第一光线传递至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的所述第一侧面;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光线,并将所述第一光线转换为电能;第三可透光层,具有面对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五表面;以及发光模块,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五表面之间,用以发出第二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包括:第一可透光层,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可透光层由所述第一表面接收第一光线并传递至所述第二表面;第二可透光层,具有面对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导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之间并具有第一侧面,所述导光层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第一光线,并将所述第一光线传递至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的所述第一侧面;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光线,并将所述第一光线转换为电能;第三可透光层,具有面对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五表面;以及发光模块,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五表面之间,用以发出第二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透光层、所述第二可透光层或所述第三可透光层为玻璃、钢化玻璃或塑料材质所组成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发光建材还包括中间层,设置在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五表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为热塑性材料薄膜所组成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发光建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向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福相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