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82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前端中部设有插口,插口内设有电插针;第二接头前端中部设有与插口适配的插头,插头上设有插孔,插孔内设有空心电插管;电子连接器设有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可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接头上,插口位于第一连接套内腔;第二连接套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接头上,插头位于第二连接套内腔;第二连接套接入第一连接套内,并通过螺纹连接,使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固定,结构稳固;并通过插头插入插口中,电插针插入空心电插管内,使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电性连接,电气连接稳定性强;用于电接的插口和插头被包裹在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内,对其进行保护,使其不易损坏。

An Electronic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产品,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各种电器设备、各种线路中,经常会用接线端子进行电路的电气连接。目前的导线接插大部分通过螺钉压紧导线的方式,即将导线放置于螺钉的下面,然后用螺丝刀拧紧螺钉,导线压紧于螺钉下,操作不够简便。而对于直接插拔方式连接的电子连接器,其接头裸露在外,容易损坏,造成接触不良。因此,需对接线端子进行改进,以提高电气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连接操作方便且电气连接稳定性强的具有接头保护功能的电子连接器。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前端中部设有插口,在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从后端贯穿至所述插口内的电插针;所述第二接头前端中部设有与所述插口适配的插头,所述插头上设有插孔,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从后端贯穿至所述插孔内的且与所述电插针适配的空心电插管;在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圆环形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插口的后方,在所述第一接头上套装有第一连接套,所述插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套内腔,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适配的圆形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圆形连接口套装在所述第一环形槽上,使所述第一连接套可转动式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圆环形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位于所述插头的后方,在所述第二接头上套装有第二连接套,所述插头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套内腔,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槽适配的圆形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圆形连接口套装在所述第二环形槽上,使所述第二连接套可转动式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壁面设有第一螺纹,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壁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套接入所述第一连接套内,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连接,使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固定,并通过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口中,所述电插针插入所述空心电插管内,使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套和所述第二连接套为圆柱形。优选地,在所述插孔的内壁面上轴向凸起设有定位条,在所述插头的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条适配的定位槽。本技术的电子连接器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子连接器设有用于连接的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可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接头上,插口位于第一连接套内腔;第二连接套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接头上,插头位于第二连接套内腔;在第一连接套的内壁面设有第一螺纹,在第二连接套的外壁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第二连接套接入第一连接套内,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螺纹连接,使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连接固定,结构稳固,操作方便;并通过插头插入插口中,电插针插入空心电插管内,使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电性连接,电气连接稳定性强,操作方便,无需使用其他工具,徒手即可快速完成,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用于电接的插口和插头被包裹在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内,对其进行保护,使其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子连接器的分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电子连接器的连接剖视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2,提出本技术的电子连接器的一实施例: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4,第一接头1前端中部设有插口2,在第一接头1上设有从后端贯穿至插口2内的电插针21。第二接头4前端中部设有与插口2适配的插头5,插头5上设有插孔51,在第二接头4上设有从后端贯穿至插孔51内的且与电插针21适配的空心电插管52。电插针21设有两根,插口2内底部设有两个连通第一接头1的后端和插口2内腔的两通孔,两根电插针21分别从两通孔伸入插口2内腔,以便将两插针分开。空心电插管52设有两根,插孔51设有两个,两根空心电插管52分别伸入两插孔51内。在第一接头1上设有圆环形的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位于插口2的后方。在第一接头1上套装有第一连接套3,插口2位于第一连接套3内腔,第一连接套3的后端设有与第一环形槽适配的圆形连接口,第一连接套3的圆形连接口套装在第一环形槽上,使第一连接套3可转动式与第一环形槽连接,第一连接套3可转动式连接在第一接头1上。在第二接头4上设有圆环形的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位于插头5的后方。在第二接头4上套装有第二连接套6,插头5位于第二连接套6内腔,第二连接套6的后端设有与第二环形槽适配的圆形连接口,第二连接套6的圆形连接口套装在第二环形槽上,使第二连接套6可转动式与第二环形槽连接,第二连接套6可转动式连接在第二接头4上。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6为圆柱形。在第一连接套3的内壁面设有第一螺纹31,在第二连接套6的外壁面设有与第一螺纹31适配的第二螺纹61。第二连接套6接入第一连接套3内,通过第一连接套3与第二连接套6的相互旋转,第一螺纹31与第二螺纹61螺纹连接,使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4连接固定,结构稳固;并通过插头5插入插口2中,电插针21插入插孔51中的空心电插管52内,使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4电性连接,电气连接稳定性强,操作方便,无需使用其他工具,徒手即可快速完成,能提高工作效率。转动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6,使其相互分离即可完成拆卸。而且,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4连接后,用于电接的插口2和插头5被包裹在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6内,对其进行保护,使其不易损坏。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6连接后,可在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4上转动,方便安装。在插孔51的内壁面上轴向凸起设有定位条,在插头5的外壁面上设有与定位条适配的定位槽。在插头5插入插口2内时,通过定位条与定位槽的配合,使插头5与插口2快速定位,便于电插针21准确插入相应的插孔51中的电插管52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前端中部设有插口,在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从后端贯穿至所述插口内的电插针;所述第二接头前端中部设有与所述插口适配的插头,所述插头上设有插孔,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从后端贯穿至所述插孔内的且与所述电插针适配的空心电插管;在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圆环形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插口的后方,在所述第一接头上套装有第一连接套,所述插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套内腔,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适配的圆形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圆形连接口套装在所述第一环形槽上,使所述第一连接套可转动式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圆环形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位于所述插头的后方,在所述第二接头上套装有第二连接套,所述插头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套内腔,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槽适配的圆形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圆形连接口套装在所述第二环形槽上,使所述第二连接套可转动式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壁面设有第一螺纹,在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壁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套接入所述第一连接套内,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螺纹连接,使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固定,并通过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口中,所述电插针插入所述空心电插管内,使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前端中部设有插口,在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从后端贯穿至所述插口内的电插针;所述第二接头前端中部设有与所述插口适配的插头,所述插头上设有插孔,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从后端贯穿至所述插孔内的且与所述电插针适配的空心电插管;在所述第一接头上设有圆环形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位于所述插口的后方,在所述第一接头上套装有第一连接套,所述插口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套内腔,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适配的圆形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圆形连接口套装在所述第一环形槽上,使所述第一连接套可转动式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头上设有圆环形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位于所述插头的后方,在所述第二接头上套装有第二连接套,所述插头位于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弋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运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