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2432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多换热通道的凝汽器的灵活性低位能梯级供热系统设计,能够实现进入各换热通道内和/或外的换热媒质的灵活切换,在兼顾乏汽供热经济性的同时,实现机组热电解耦运行,提高了运行灵活性,扩展了低位能供热技术的应用范围,换热效率高。

A Flexible Low Energy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热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可实现能源的分级利用、能源利用效率较高,且拥有更加完备的环保设施,通过回收利用电厂余热,提升机组供热能力,替代分散小锅炉供热,实现社会节能减排的目的。为满足大型热电联产机组提质增效供热改造需求,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创新供热技术,其中低位能梯级供热技术(又称高背压供热技术)以热网循环水回水作为排汽冷却水,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汽轮机排汽余热,具备大幅供热节能的效果,得以在火电供热市场上广泛应用。而近年来受火电装机容量过剩和国家发展新能源的能源布局调整,传统火电机组将更多地承担着电网调峰的主力任务,即便在冬季供热期也将面临灵活调峰需要,而对于供热机组尤其是低位能供热改造机组,所具有的优势是供热能力大发电负荷高,如何适应电网要求机组具有深度调峰、热电脱耦的功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以解决低位能供热时供热系统难以灵活热电脱耦运行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所述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所述汽轮机的排汽进入所述凝汽器;所述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入口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用户热利用管路的入口相连,所述用户热利用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还与所述汽轮机相连,所述汽轮机的抽汽用于加热所述热网加热器中的循环媒质。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包括凝汽器壳体、端板和水室;所述凝汽器壳体外侧固定有所述端板,所述水室设置于所述端板外侧,所述水室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补偿器。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包括至少一个凝汽器壳体,所述凝汽器壳体上共设置至少两个水室,任一所述水室与一个所述换热通道相连通,所述凝汽器壳体与所述汽轮机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出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第一控制阀;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出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变频水泵,和/或,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基于多换热通道的凝汽器的灵活性低位能梯级供热系统设计,能够实现进入各换热通道内换热媒质的灵活切换,实现对汽轮机排汽或乏汽利用的灵活控制,使对汽轮机排汽或乏汽的回收利用量不再仅限于热网的热负荷情况,而是可以灵活调节在兼顾乏汽供热经济性的同时,实现了机组热电解耦运行,提高了运行灵活性,扩展了低位能供热技术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凝汽器;2-供热单元;3-冷却塔;4-换热通道;5-热网加热器;6-热用户;7-循环泵;8-变频水泵;9-第一控制阀;10-第二控制阀;11-第三控制阀;12-第四控制阀;13-用户热利用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凝汽器1与汽轮机相连;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到凝汽器1中,与凝汽器1内换热通道4中的换热媒质换热,达到提高换热通道4中换热媒质温度的目的。凝汽器1换热通道4与供热单元2相连,热用户6设置于供热单元2中,使凝汽器1中的热量能够导引到热用户6。冷却塔3也与换热通道4相连,可降低换热媒质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任一换热通道4的入口和出口,还可以与至少一个其他换热机构相连,构成新的换热回路。例如,换热通道4的入口与换热机构的出口相连,换热通道4的出口与换热机构的入口相连。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强换热通道4中换热媒质温度、种类等调节的灵活性。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的方案中,均以冷却塔3和供热单元2的出口分别与换热通道4的入口相连,冷却塔3和供热单元2的入口分别与换热通道4的出口相连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当经凝汽器1换热后的换热媒质的温度较高,能够直接用于向用户供热时,则供热单元2的入口端可直接与换热通道4的出口相连,供热单元2的出口端可直接与换热通道4的入口端相连。其中,供热单元2可包括热网加热器5和用户热利用管路13。热用户6即设置于用户热利用管路13中,使热用户6能够利用用户热利用管路13中的热量,其设置状态采用目前的常规设置方式即可。用户热利用管路13的出口即为供热单元2的出口端。凝汽器1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4。对于任意一条换热通道4,优选换热通道4的入口位于凝汽器1的外部,换热通道4的出口位于凝汽器1的外部。以下以凝汽器1内设置两条换热通道4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两条换热通道4分别为换热通道A和换热通道B;换热通道A和换热通道B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结构。以其中换热通道A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该换热通道A的入口与冷却塔3的出口相连通,使在冷却塔3中冷却处理后的低温换热媒质可以进入到该换热通道A中,以进入到凝汽器1内部进行换热。同时,换热通道A的入口还与供热单元2中用户热利用管路13的出口相连;供热单元2中为用户供热后的换热媒质也可由换热通道A的入口进入换热通道A,从而进入到凝汽器1内部进行换热。进一步,换热通道A的出口与冷却塔3的入口相连,使换热通道A中的换热媒质在凝汽器1内部换热后,得到温度较高的换热媒质,其能够进入到冷却塔3中冷却处理。换热通道A的出口与供热单元2中热网加热器5的入口相连,换热通道A中的换热媒质在凝汽器1内部换热后,得到的温度较高的换热媒质可进入供热单元2中,向用户供热。同样,换热通道B的入口与冷却塔3的出口相连,换热通道B的入口还与供热单元2中用户热利用管路13的出口相连。换热通道B的出口与冷却塔3的入口相连,换热通道B的出口还与供热单元2中热网加热器5的入口相连。凝汽器1内部设置至少两条换热通道4,冷却塔3的出口和供热单元2的出口分别与任一换热通道4的入口相连,冷却塔3的入口和供热单元2的入口分别与任一换热通道4的出口相连,便于对任一换热通道4内换热媒质温度的调控,以调控凝汽器1的乏汽冷却能力。任一换热通道4分别与冷却塔3和供热单元2相连,便于灵活调控换热通道4分别与冷却塔3和/或供热单元2的连通状态,进而调控进入各换热通道4内换热媒质的温度。凝汽器1内设置两条换热通道4时,例如,可通过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汽器;所述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所述汽轮机的排汽进入所述凝汽器;所述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汽器;所述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所述汽轮机的排汽进入所述凝汽器;所述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入口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用户热利用管路的入口相连,所述用户热利用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还与所述汽轮机相连,所述汽轮机的抽汽用于加热所述热网加热器中的循环媒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包括凝汽器壳体、端板和水室;所述凝汽器壳体外侧固定有所述端板,所述水室设置于所述端板外侧,所述水室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补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亚珍那小桃白旭东徐磊杨晋宁杨涛梁双荣王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