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火炬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4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加热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它包括发热体机身本体,该发热体机身本体包括第一隔热棉,该第一隔热棉为筒形,第一隔热棉的截面为环形,该第一隔热棉包裹在不锈钢外壁管上;所述第一隔热棉的外层包裹有第二隔热棉;所述第二隔热棉的形状为筒形,第二隔热棉的截面为环形,第二隔热棉的内径稍大于第一隔热棉的外径,第二隔热棉包裹在第一隔热棉外壁上;它采用多层隔热棉与铝板组合,形成吸音隔热构件;它能够替代传统的锅炉水箱,设备的水容量3L,大大小于30L水容量压力容器的下限,结构上避免了压力容器的设计,安全性能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Heating Body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Hea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生活和工业污染物排放越来越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城市雾霾时有发生。2014年11月6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201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10吨/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部分地区完全淘汰燃煤锅炉。燃油、燃气锅炉顺势而上,然而燃油、燃气锅炉也有氮氧化物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电磁加热蒸汽发生器使用电能,可以做到零排放零污染,能够满足节能环保前提下的工业和民用要求,可以替代传统锅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它包括发热体机身本体,该发热体机身本体包括第一隔热棉,该第一隔热棉为筒形,第一隔热棉的截面为环形,该第一隔热棉包裹在不锈钢外壁管上;所述第一隔热棉的外层包裹有第二隔热棉;所述第二隔热棉的形状为筒形,第二隔热棉的截面为环形,第二隔热棉的内径稍大于第一隔热棉的外径,第二隔热棉包裹在第一隔热棉外壁上;所述第二隔热棉的外表面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多根磁条柱,在所述磁条柱的外围还包裹一层第二隔热棉,形成三层隔热棉结构;在所述磁条柱外围的第二隔热棉外侧套接有铝板。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外壁管为筒形,不锈钢外壁管的截面为环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棉和第二隔热棉的厚度为4-50mm。进一步地,所述铝板的厚度为0.3mm。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它采用多层隔热棉与铝板组合,形成吸音隔热构件;它能够替代传统的锅炉水箱,设备的水容量3L,大大小于30L水容量压力容器的下限,结构上避免了压力容器的设计,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容水量小,加热功率大,设备可以快速产出蒸汽,10秒之内就可以产生满足用户工艺要求的可用蒸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发热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热体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发热体整体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不锈钢内壁管;2、内壁管顶部密封堵头;3、发热体进水丝牙管;4、内壁管顶部定位盘;5、不锈钢外壁管;6、顶部盖板;7、底部盖板;8、锥面汽包管件;9、内壁管底部密封堵头;10、进水端头;11、蒸汽出口管;12、电磁感应线圈;13、第一隔热棉;14、第二隔热棉;15、铝板;16、胶条;17、磁条柱;18、绝缘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它包括发热体机身本体,该发热体机身本体包括第一隔热棉13,该第一隔热棉13为筒形,第一隔热棉13的截面为环形,该第一隔热棉13包裹在不锈钢外壁管5上;所述第一隔热棉13的外层包裹有第二隔热棉14;所述第二隔热棉14的形状为筒形,第二隔热棉14的截面为环形,第二隔热棉14的内径稍大于第一隔热棉13的外径,第二隔热棉14包裹在第一隔热棉13外壁上;所述第二隔热棉14的外表面设有电磁感应线圈12;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2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多根磁条柱17,在所述磁条柱17的外围还包裹一层第二隔热棉14,形成三层隔热棉结构;在所述磁条柱14外围的第二隔热棉14外侧套接有铝板15。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外壁管5为筒形,不锈钢外壁管5的截面为环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棉和第二隔热棉的厚度为4-50mm。进一步地,所述铝板的厚度为0.3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设计中,发热体机身本体为发热体的一个部件,发热体包括不锈钢外壁管5,所述不锈钢外壁管5的顶端设有锥面汽包管件8,所述锥面汽包管件8的顶端设有顶部盖板6,所述顶部盖板6的顶端中心处设有蒸汽出口管11,所述不锈钢外壁管5的底端设有底部盖板7,所述底部盖板7的中心位置开有圆孔,在所述底部盖板7的中心位置的圆孔内贯穿有发热体进水丝牙管3,所述发热体进水丝牙管3的顶端同轴设有进水端头10,所述进水端头10的顶部设有内壁管底部密封堵头9,所述锥面汽包管件8的底端设有内壁管顶部定位盘4,在所述顶部定位盘4的底端设有内壁管顶部密封堵头2,在所述内壁管顶部密封堵头2与所述内壁管底部密封堵头9之间设有不锈钢内壁管1,所述内壁管顶部密封堵头2的顶部外壁上套设有内壁管顶部定位盘4;在所述不锈钢外壁管5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一隔热棉13,所述第一隔热棉13的外层包裹有第二隔热棉14,在所述第二隔热棉14的外表面设有电磁感应线圈12,所述电磁感应线圈12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多根磁条柱17,在所述磁条柱17的外围还包裹一层第二隔热棉14,在所述磁条柱14外围的第二隔热棉14外侧套接有铝板15。第一隔热棉13和第二隔热棉14的厚度为4-50mm,铝板15的厚度为0.3mm,而铝板是一种高性能的隔热材料,它与第一隔热棉13和第二隔热棉14复合后,形成的吸音隔热效果更佳。本设计中,采用多层隔热棉与铝板组合,形成吸音隔热构件;它能够替代传统的锅炉水箱,设备的水容量3L,大大小于30L水容量压力容器的下限,结构上避免了压力容器的设计,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容水量小,加热功率大,设备可以快速产出蒸汽,10秒之内就可以产生满足用户工艺要求的可用蒸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发热体机身本体,该发热体机身本体包括第一隔热棉,该第一隔热棉为筒形,第一隔热棉的截面为环形,该第一隔热棉包裹在不锈钢外壁管上;所述第一隔热棉的外层包裹有第二隔热棉;所述第二隔热棉的形状为筒形,第二隔热棉的截面为环形,第二隔热棉的内径稍大于第一隔热棉的外径,第二隔热棉包裹在第一隔热棉外壁上;所述第二隔热棉的外表面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多根磁条柱,在所述磁条柱的外围还包裹一层第二隔热棉,形成三层隔热棉结构;在所述磁条柱外围的第二隔热棉外侧套接有铝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热源利用率的发热体机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发热体机身本体,该发热体机身本体包括第一隔热棉,该第一隔热棉为筒形,第一隔热棉的截面为环形,该第一隔热棉包裹在不锈钢外壁管上;所述第一隔热棉的外层包裹有第二隔热棉;所述第二隔热棉的形状为筒形,第二隔热棉的截面为环形,第二隔热棉的内径稍大于第一隔热棉的外径,第二隔热棉包裹在第一隔热棉外壁上;所述第二隔热棉的外表面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外表面上均匀分布多根磁条柱,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火炬国熠庞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张火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