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00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包括托辊(2)下方设有一个与其表面配合的石墨擦(6),石墨擦(6)平行于托辊(2)轴向设置,且其下端连接一个弹簧撑(7),托辊(2)一侧设有风扫装置(5)和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包括支撑板(4a),支撑板(4a)内连接一个弧形的固定床(4b),固定床(4b)内表面与托辊(2)的外表面形成间隙配合,固定床(4b)上设有一组沿托辊(2)轴向设置的圆弧槽(4c),每个圆弧槽(4c)内均固定一根螺旋缠绕的电加热丝(4d);风扫装置(5)的风管(5a)和风嘴(5b)均沿托辊(2)轴向设置,且风嘴(5b)的风扫反射方向向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有效清理托辊,不会生成新污染,保证玻璃品质。

A Roller Cleaning Device for Transition Roller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浮法平板玻璃工艺中,熔化好的玻璃液进入锡槽成形,成形的平板玻璃带由锡槽出口,经过渡辊台进入退火窑退火,再经切割成为玻璃板成品。过渡辊台短而窄且空间开放,是锡槽到退火窑之间进行过渡的连接设备。在锡槽出口时,平板玻璃带温度为600℃,下表面会粘连少量的锡液,锡液会迅速被冷却、氧化,从而形成污染物氧化锡粉末,进而转粘到过渡辊台的托辊上,同时又会反过来转粘到平板玻璃带上,降低了玻璃品质。因此,一般会在过渡辊台上设有在线接触式擦辊设施。通常来说,擦辊设施包含石墨擦和弹簧撑,石墨擦位于托辊正下方并与托辊轴向平行安置,通过与托辊的接触,摩擦掉托辊表面的污染物,但石墨本身硬度低、易磨损,被摩擦掉的石墨粉也会粘敷到托辊表面,进而反过来转粘到平板玻璃带上,形成新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过渡辊台擦辊装置清理效果差、易形成新污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托辊表面的粉末污染物,而且不会生成新的污染,保证了生产的玻璃品质,提高了过渡辊台的清理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包括锡槽,锡槽出口处设有一组托辊,托辊组成的平面上设有平板玻璃带,其特征在于:在托辊的一侧设置风扫装置和加热装置,且按照托辊旋转的方向依次设有石墨擦、风扫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床和电加热丝,支撑板内连接一个弧形的固定床,固定床内表面与托辊的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且相互配合,固定床上设有一组沿托辊轴向设置的圆弧槽,每个圆弧槽内均固定一根螺旋缠绕的电加热丝。所述风扫装置包括风管和风嘴,风管和风嘴均沿托辊轴向设置,且风嘴的风扫反射方向为向下,以尽可能地使污染物远离平板玻璃带。进一步地,每个托辊下方设有一个与托辊表面接触配合的石墨擦,石墨擦平行于托辊轴向设置,且石墨擦下端连接在一个弹簧撑上。进一步地,所述风管为矩形截面,且与固定床下端配合连接,以方便固定及安装风管。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设有加热功率调节器,以改善托辊表面温度,进而改善平板玻璃带表面应力。进一步地,固定床采用耐火材料制作,以安全保护电加热丝。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风扫装置对托辊表面进行高压扫风,有效地对其进行清理,且不会产生新的污染,而加热装置可以改善或复原托辊表面温度,从而避免了平板玻璃带表面应力的变化,保证了后续退火工序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使用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图3为第二实施例的本技术的擦辊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包括锡槽1,锡槽1a出口处设有一组托辊2,托辊2组成的平面上设有平板玻璃带3,每个托辊2下方设有一个与托辊2表面接触配合的石墨擦6,石墨擦6平行于托辊2轴向设置,且石墨擦6下端连接在一个弹簧撑7上,其特征在于:参见图2,在托辊2的一侧设置风扫装置5和加热装置4,且按照托辊2旋转的方向依次设有石墨擦6、风扫装置5和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包括支撑板4a、固定床4b、圆弧槽4c和电加热丝4d,支撑板4a内连接一个弧形的固定床4b,固定床4b内表面与托辊2的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且相互配合,固定床4b上设有一组沿托辊2轴向设置的圆弧槽4c,每个圆弧槽4c内均固定一根螺旋缠绕的电加热丝4d;所述一组圆弧槽4c设为八个。风扫装置5包括风管5a和风嘴5b,风管5a和风嘴5b均沿托辊2轴向设置,且风嘴5b的风扫反射方向为向下,以尽可能地使污染物远离平板玻璃带3。风管5a为矩形截面,且与固定床4b下端配合连接,以方便固定及安装风管5a。加热装置4设有加热功率调节器,以改善托辊表面温度,进而改善平板玻璃带表面应力。固定床4b采用耐火材料制作,以安全保护电加热丝。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将石墨擦6和弹簧撑7去除,其余装置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只使用风扫装置5和加热装置4对托辊进行清理,而不需要石墨擦6的清理。本技术中,风扫装置5对托辊2表面进行高压扫风,有效地对其进行清理,且不会产生新的污染,而加热装置4可以改善或复原托辊2表面温度,从而避免了平板玻璃带3表面应力的变化,保证了后续退火工序的正常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包括锡槽(1),锡槽出口(1a)处设有一组托辊(2),托辊(2)组成的平面上设有平板玻璃带(3),其特征在于:在托辊(2)的一侧设置风扫装置(5)和加热装置(4),且按照托辊(2)旋转的方向依次设有石墨擦(6)、风扫装置(5)和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包括支撑板(4a)、固定床(4b)和电加热丝(4d),支撑板(4a)内连接一个弧形的固定床(4b),固定床(4b)内表面与托辊(2)的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且相互配合,固定床(4b)上设有一组沿托辊(2)轴向设置的圆弧槽(4c),每个圆弧槽(4c)内均固定一根螺旋缠绕的电加热丝(4d);风扫装置(5)包括风管(5a)和风嘴(5b),风管(5a)和风嘴(5b)均沿托辊(2)轴向设置,且风嘴(5b)的风扫反射方向为向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包括锡槽(1),锡槽出口(1a)处设有一组托辊(2),托辊(2)组成的平面上设有平板玻璃带(3),其特征在于:在托辊(2)的一侧设置风扫装置(5)和加热装置(4),且按照托辊(2)旋转的方向依次设有石墨擦(6)、风扫装置(5)和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包括支撑板(4a)、固定床(4b)和电加热丝(4d),支撑板(4a)内连接一个弧形的固定床(4b),固定床(4b)内表面与托辊(2)的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且相互配合,固定床(4b)上设有一组沿托辊(2)轴向设置的圆弧槽(4c),每个圆弧槽(4c)内均固定一根螺旋缠绕的电加热丝(4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勇孙艳张治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