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罐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92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单体罐的支撑结构,包括罐体、支撑架以及称重器,支撑架包括由型钢焊接而成的矩形的中空的架体,架体的四角处设置有对架体进行支撑的支腿,罐体穿过架体的内部,架体表面沿着罐体的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通槽,通槽中设置有顶端表面超过架体表面的升降台,称重器设置在升降台的顶端表面上,罐体上设置有压在称重器上方的吊耳,架体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升降台下降的驱动组件,罐体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对吊耳进行临时支撑的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可调整的称重器,使吊耳脱离称重器,从而避免整体移动单体罐,使称重器检修或更换简单。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singl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罐的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单体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体罐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单体罐支撑结构用于安装单体罐,由于单体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称量罐体内物质的剩余量和流出量,所以在单体罐支撑位置安装有称量用的称重器。在生产中单体罐的支撑结构通常在罐体的圆周面上焊接多个吊耳,把吊耳挂在称重器上,从而使吊耳下的多个称重器数值之和表示罐体内物质的剩余量。但是这样的支撑方式,如果在称重器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必须把单体罐的所有的连接部位全部脱开,然后用起重的设备把整个单体罐抬起,所以检修称重器时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种单体罐的支撑结构,其具有通过可调整的称重器,使吊耳脱离称重器,从而避免整体移动单体罐,使称重器检修或更换简单。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单体罐的支撑结构,包括罐体、支撑架以及称重器,支撑架包括由型钢焊接而成的矩形的中空的架体,架体的四角处设置有对架体进行支撑的支腿,罐体穿过架体的内部,架体表面沿着罐体的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通槽,通槽中设置有顶端表面超过架体表面的升降台,称重器设置在升降台的顶端表面上,罐体上设置有压在称重器上方的吊耳,架体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升降台下降的驱动组件,罐体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对吊耳进行临时支撑的支撑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称重器需要更换的时候,通过支撑结构对罐体进行支撑,并通过驱动组件使升降台下降,使称重器与吊耳分离,从而能够将称重器进行拆卸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结构包括位于吊耳顶端的向外伸出的凸块,凸块与架体之间留有间隔,架体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能够塞入凸块与架体之间间隔处的顶块,顶块的形状与凸块到架体之间间隔的形状相匹配,顶块的顶端和凸块的底端均为斜面且贴合在一起,架体上设置有推动顶块沿着架体的表面塞入到凸块和架体之间间隔处或从凸块和架体之间间隔处中拉出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顶块塞入到凸块和架体之间,从而使顶块对罐体进行临时支撑,使罐体一直处于不动的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件为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即可对顶块进行移动,节省人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顶块的底端与架体之间设置有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顶块与架体之间的摩擦力,利于顶块在架体的顶端表面进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架体底端的顶端开口的容纳盒,升降台的底端自通槽伸入到容纳盒的内部,升降台的底端为一倾斜的斜面,容纳盒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顶端为斜面,支撑块的斜面与升降台的底端斜面贴合在一起,容纳盒上设置有推动支撑块在容纳盒内沿着升降台的底端斜面的倾斜方向水平移动从而使升降台上升或下降的控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块的顶端斜面以及升降台的底端斜面的配合,从而在支撑块进行移动的时候,使升降台进行上升或下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件为水平设置并与容纳盒的侧壁螺纹相连的螺杆,螺杆贯穿容纳盒的侧壁,螺杆一端位于容纳盒的内部并与支撑块回转相连,螺杆的另一端位于容纳盒的外部,螺杆位于容纳盒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螺杆的转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即可驱动支撑块在容纳盒中进行移动,方便对支撑块进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升降台上设置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升降台上升高度,当限位块与架体的底端表面相贴合时,升降台上的称重器与罐体的吊耳相抵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吊耳与罐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上设置的加强筋避免了吊耳架直接焊接在罐体上,影响罐体强度,同时还方便工作人员对吊耳架的焊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架体上设置升降台以及支撑结构,并将称重器设置在升降台上,在需要对称重器进行更换的时候,通过支撑结构临时对罐体进行支撑,通过将升降台降下即可对称重器进行更换;2.通过在升降台上设置限位块,限制升降台上升高度,当限位块与架体的底端表面相贴合时,升降台上的称重器与罐体的吊耳相抵接;3.通过在罐体上设置的加强筋避免了吊耳架直接焊接在罐体上,影响罐体强度,同时还方便工作人员对吊耳架的焊接。附图说明图1是单体罐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容纳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11、吊耳;12、凸块;13、加强筋;2、支撑架;21、架体;22、支腿;23、通槽;3、称重器;4、顶块;41、滚轮;5、气缸;6、升降台;61、限位块;7、容纳盒;8、支撑块;9、螺杆;91、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单体罐的支撑结构,包括罐体1、支撑架2以及称重器3。支撑架2包括由四根型钢拼装焊接而成的矩形的架体21,架体21的内部中空。架体21呈水平设置,位于架体21下表面的四角处设置有对架体21进行支撑的支腿22,支腿22焊接固定在架体21上。罐体1竖直穿过架体21的内部。参照图3,在架体21上位于每根型钢长度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竖直的通槽23,从而使通槽23均匀设置在罐体1的周向方向上。在通槽23内均设置有在通槽23内进行垂直方向滑动的升降台6,升降台6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通槽23横截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升降台6的顶端表面高于架体21的顶端表面,称重器3安装在升降台6的顶端表面上。罐体1的外侧表面相对称重器3的位置固定有吊耳11,其中吊耳11压在称重器3上。位于架体21的底端设置有分别控制升降台6沿着通槽23下降的驱动组件。参照图1、图2,在吊耳11的其中一侧侧壁的顶端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凸块12,凸块12焊接固定在吊耳11上。凸块12与架体21的顶端表面之间留有间隔。凸块12的底端为一倾斜的斜面,且该斜面自靠近吊耳11的一侧向远离吊耳11的一侧向上倾斜。在架体21上滑动连接有塞入到凸块12与架体21之间的间隔处的顶块4,顶块4的高度与架体21和凸块12之间间隔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其中顶块4的顶端表面为一倾斜的斜面,其斜面自靠近吊耳11的一侧向远离吊耳11的一侧向上倾斜。顶块4顶端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与凸块12底端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当顶块4塞入到架体21与凸块12之间的间隔处时,顶块4的顶端斜面与凸块21的底端斜面相贴合,顶块4的底端表面与架体21的顶端表面相抵接。在架体21的顶端表面,位于凸块12底端斜面的朝向方向上设置有推动顶块4塞入到凸块12和架体21之间间隔处或从凸块12和架体21之间间隔处中拉出的气缸5。气缸5固定在架体21的顶端表面,气缸5的驱动轴与顶块4之间焊接固定相连。在顶块4的底端与架体21顶端表面之间设置有滚轮41,其中滚轮41回转连接在顶块4的底端表面上并与架体21的顶端表面滚动接触。参照图1,在罐体1与吊耳11之间设置有安装在罐体1的圆周上的加强筋13,加强筋13呈环形并套箍在罐体1的外部。环形加强筋13焊接在罐体1上,吊耳11焊接在加强筋13的外侧。参照图3,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架体21底端与通槽23相对的位置处的顶端带有开口的容纳盒7,容纳盒7的内部空间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通槽23的横截面的面积且将通槽23的横面积囊括在容纳盒7内部空间的横截面中。容纳盒7焊接固定在架体21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体罐的支撑结构,包括罐体(1)、支撑架(2)以及称重器(3),所述支撑架(2)包括由型钢焊接而成的矩形的中空的架体(21),所述架体(21)的四角处设置有对架体(21)进行支撑的支腿(22),所述罐体(1)穿过架体(2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表面沿着罐体(1)的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通槽(23),所述通槽(23)中设置有顶端表面超过架体(21)表面的升降台(6),所述称重器(3)设置在升降台(6)的顶端表面上,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压在所述称重器(3)上方的吊耳(11),所述架体(21)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升降台(6)下降的驱动组件,所述罐体(1)与架体(21)之间设置有对吊耳(11)进行临时支撑的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罐的支撑结构,包括罐体(1)、支撑架(2)以及称重器(3),所述支撑架(2)包括由型钢焊接而成的矩形的中空的架体(21),所述架体(21)的四角处设置有对架体(21)进行支撑的支腿(22),所述罐体(1)穿过架体(2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表面沿着罐体(1)的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通槽(23),所述通槽(23)中设置有顶端表面超过架体(21)表面的升降台(6),所述称重器(3)设置在升降台(6)的顶端表面上,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压在所述称重器(3)上方的吊耳(11),所述架体(21)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升降台(6)下降的驱动组件,所述罐体(1)与架体(21)之间设置有对吊耳(11)进行临时支撑的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罐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位于吊耳(11)顶端的向外伸出的凸块(12),所述凸块(12)与架体(21)之间留有间隔,所述架体(2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能够塞入凸块(12)与架体(21)之间间隔处的顶块(4),所述顶块(4)的形状与凸块(12)到架体(21)之间间隔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顶块(4)的顶端和凸块(12)的底端均为斜面且贴合在一起,所述架体(21)上设置有推动顶块(4)沿着架体(21)的表面塞入到凸块(12)和架体(21)之间间隔处或从凸块(12)和架体(21)之间间隔处中拉出的驱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小钢
申请(专利权)人:东联北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