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升高副驾座骨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527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升高副驾座骨架总成,包括底座组件和骨架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后移脚、支撑杆、连接扣、调节杆、螺杆、转盘和手柄,所述后移脚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后移脚位于所述底板的侧方,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调节杆和所述螺杆之间的配合才能实行自身斜率的变化,所述螺杆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调节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中进行转动,从而改变横向对角线的距离,带动纵向对角线的高度被动发生变化,所述螺杆的螺接转动设置,可以进行精确以及实现微小高度提升,因为汽车内部的高端有限这种手动式微调更加适合。

A Kind of Manual Elevation Sub-seat Fram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升高副驾座骨架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升高副驾座骨架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副驾驶座椅大部分为不能够提升高度式,其中也有部分为电动座椅可以自动调节高度,但是电动座椅的设置增加了整个汽车的成本,不适合在普通汽车上使用,且整个汽车的高度有限,气泵和升缩杆等直接提升高度的物品,不适合对整个汽车座椅高度进行微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动升高副驾座骨架总成,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副驾驶座椅大部分为不能够提升高度式,其中也有部分为电动座椅可以自动调节高度,但是电动座椅的设置增加了整个汽车的成本,不适合在普通汽车上使用,且整个汽车的高度有限,气泵和升缩杆等直接提升高度的物品,不适合对整个汽车座椅高度进行微调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动升高副驾座骨架总成,包括底座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升高副驾座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和骨架组件(2),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底板(11)、后移脚(12)、支撑杆(13)、连接扣(14)、调节杆(15)、螺杆(16)、转盘(17)和手柄(18),所述后移脚(1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1),所述后移脚(12)位于所述底板(11)的侧方,所述支撑杆(1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1),所述支撑杆(13)位于所述底板(11)的上方,所述连接扣(1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3),所述连接扣(14)位于所述支撑杆(13)的侧方,所述调节杆(15)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3),所述调节杆(15)位于所述连接扣(14)侧方,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升高副驾座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和骨架组件(2),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底板(11)、后移脚(12)、支撑杆(13)、连接扣(14)、调节杆(15)、螺杆(16)、转盘(17)和手柄(18),所述后移脚(1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1),所述后移脚(12)位于所述底板(11)的侧方,所述支撑杆(1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1),所述支撑杆(13)位于所述底板(11)的上方,所述连接扣(1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3),所述连接扣(14)位于所述支撑杆(13)的侧方,所述调节杆(15)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3),所述调节杆(15)位于所述连接扣(14)侧方,所述螺杆(16)螺接于所述支撑杆(13),所述螺杆(16)位于所述支撑杆(13)的内部,所述转盘(17)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杆(16),所述转盘(17)位于所述螺杆(16)的一端,所述手柄(18)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17),所述手柄(18)位于所述转盘(17)的外表面,所述骨架组件(2)包括左侧侧板(21)、前横板(22)、前横管(23)、后横管(24)、右侧侧板(25)和靠背槽(26),所述前横管(23)和所述后横管(24)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13),且所述前横管(23)和所述后横管(24)位于所述支撑杆(13)的上端,所述左侧侧板(21)和所述右侧侧板(25)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横管(23)和所述后横管(24),所述左侧侧板(21)和所述右侧侧板(25)分别位于所述前横管(23)和所述后横管(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汉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广申隆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