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069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烧结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炉体内部至少设有四个沿一直线顺序间隔分布的耐烧墙,所有耐烧墙用以将炉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低温脱脂腔室、烧结腔室以及冷却腔室,所有耐烧墙的中段区域均开设有一个横向槽,每个耐烧墙远离炉体前端方向一侧均设有一个密封器,所有密封器分别对应各自位置的横向槽,炉体内还设有步进式输送装置,步进式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卷带,传送卷带的上层区域以水平姿态依次贯穿所有横向槽,传送卷带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沿之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开口,传送卷带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空心结构的耐烧砖,所有耐烧砖与所有开口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体积较大工件进行烧结作业并在工作中密封性得到保障。

A Continuous Integrated Sinter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
技术介绍
烧结是绝大多数陶瓷材料和粉末冶金材料由粉末变成制品的主要工艺过程。烧结的实质是粉末胚块在适当的环境或气氛中受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粉末颗粒融合在一起,胚块的强度和密度迅速增加,制品的各种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连续式烧结炉是烧结炉中的一类,这种炉子具有生产量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操作方便等特点;现有的连续式烧结炉大概结构就是有多个沿一直线顺序间隔排列的脱脂腔、预热段、高温烧结段以及冷却出料段组成,现有的这类连续式烧结炉存在两个问题,其中就是炉口处的密封性效果差,这样会导致热能外流,另外一个就是前述相邻的两个腔室内之间的密封性效果也差,这样会使得单个腔室内的真空度、保护气体量以及温度波动大,这样对于产品烧结的质量精度无法提高。根据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510607178.7公开的一种连续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带式气氛烧结炉,该烧结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但是其仅仅适用于微小型材料的加工,对于一些大件的烧结,该结构无法起到良好的密封性作用,同时炉体过于庞大也会造成设备投入成本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炉体内部至少设有四个沿一直线顺序间隔分布的耐烧墙,所有耐烧墙用以将炉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低温脱脂腔室、烧结腔室以及冷却腔室,所有耐烧墙的中段区域均开设有一个横向槽,每个耐烧墙始终远离炉体前端方向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密封器,所有密封器分别对应各自位置的横向槽设置,密封器用以将各自位置的横向槽实施部分关闭,关闭量至少为横向槽高度方向的2/3,分别接近炉体两端的两个耐烧墙均为该炉体的炉门,炉体内还设有步进式输送装置,步进式输送装置包括一个传送卷带,传送卷带的上层区域以水平姿态依次贯穿所有横向槽,传送卷带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沿之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开口,传送卷带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空心结构的耐烧砖,所有耐烧砖与所有开口一一对应。进一步地,耐烧砖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并且该敞口形状与耐烧砖外形相匹配,耐烧砖的内部与开口连通,耐烧砖的四个外侧面以及其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烧结孔。进一步地,耐烧砖的厚度与传送卷带的厚度总和小于横向槽的槽高,步进式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侧边传送带,两个侧边传送带分别安装在炉体内的一侧,并且传送卷带设于二者之间,侧边传送带和传送卷带外侧边固定连接,侧边传送带的上层区域以水平姿态依次贯穿所有横向槽,侧边传送带为同步带。进一步地,密封器包括上转辊、下转辊以及密封板,上转辊和下转辊分别通过一个耐烧板铰接在横向槽的上方和下方,密封板的一侧与耐烧墙的墙面竖直活动配合,密封板的顶部开设有向下凹陷的收缩腔,对应下转辊的耐烧板底部通过弹簧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收缩腔内,密封板的底部设有撬起器,撬起器与密封板的底部传动连接,密封板的长度大于横向槽的槽长。进一步地,每个耐烧墙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防凹组件,防凹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防凹盘,防凹盘铰接设置,两个防凹盘分别处于耐烧墙的前后两侧,所有防凹盘均处于耐烧砖的外侧,每一组防凹组件中的两个防凹盘和与之对应位置的上转辊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并且三者的轴心分别为该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防凹盘处于耐烧砖的外侧,防凹盘的轴向和上转辊与下转辊的轴向相平行。进一步地,所有耐烧墙的前侧均开设有一个行程口,行程口接近耐烧墙的底部,撬起器包括主撬杆、限位拉簧、活塞撬杆以及撬起油缸,主翘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和耐烧墙铰接配合,并且该一端对应行程口设置,主翘杆的另一端为敞口结构,并且活塞撬杆的一端通过该敞口能够活动的插设在主翘杆内部,活塞撬杆的另一端和密封板的底部中心处轴接配合,限位拉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主撬杆的轴接端以及活塞翘杆的外端,转轴一端贯穿至行程口内,并且转轴该一端套设有齿轮,齿轮上方设置能够水平活动的齿板,齿板与齿轮啮合,撬起油缸设置在炉体外部,并且其活塞轴贯穿至行程口内,撬起油缸的活塞轴与齿板一端传动连接。进一步地,炉体的前端外部以及低温脱脂腔室、烧结腔室和冷却腔室内分别设有一组减震导轨,每组减震导轨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子导轨,两个子导轨分别对应炉体内的前后两侧,子导轨的两端分别朝向一个耐烧墙,子导轨的滑槽面朝上,子导轨的滑槽平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横向槽内的槽底平面的水平高度,每个子导轨朝向各自位置的密封板一端与密封板之间预留有供密封板能够竖直活动的间隙,耐烧砖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耐烧条,两个耐烧条分别对应一个子导轨,并且耐烧条能够活动至子导轨的滑槽内。进一步地,耐烧砖底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接触弧面,两个接触弧面分别对应炉体的前后两端。进一步地,子导轨、传送卷带、防凹盘、上转辊和下转辊均为耐高温金属材质制成,并且外表面还喷涂有防塑性变形的陶瓷涂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每个耐烧砖内用以放置一个待烧结的加工件,同时一个耐烧砖上的所有烧结孔作用力乃是使得处于耐烧砖内的待烧结件的外表面可以充分受到良好的烧结作用;耐烧砖安装在传送卷带的内表面,即表明待烧件处于传送卷带的环形内圈之间,使得了炉体的高度规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很好的利用了传送卷带内部的空间,炉体的铸造材料方面得到一定节省;具体工作过程是:传送卷带持续通过中,其上表面始终和上转辊保持接触,摩擦力使得上转辊被迫转动,上转辊作用力使得了传送卷带上表面在通过横向槽的时候,其上表面与横向槽的顶部槽面之间的间隙得到控制,使得气流无法发生窜流;当传送卷带带着某个耐烧砖要穿过一个横向槽的时候,撬起器会复位工作,促使密封板由于重力发生下降,继而使得了横向槽逐渐打开,并且打开后的槽高可以使得耐烧砖通过;并且耐烧砖在经过的过程中,会接触下转辊外表面,构成一定的压迫力,促使下转辊发生转动的时候,也促使了和它对应的耐烧板压迫弹簧在收缩腔内发生微动的下降,使得下转辊此时和耐烧砖的底部构成接触,继而使得该间隙得到控制,使得气流无法发生窜流;在耐烧砖底部与某个区域内的单个下转辊外表面即将要脱离时候,耐烧砖的底部会依靠耐烧条滑动至对应该下转辊区域的子导轨的滑槽内,这样在耐烧砖底部和下转辊外表面完全脱离后,先前受挤触的回弹力不会造成处于耐烧砖内的待烧结件的晃动;确保产品稳定性;因为下转辊是处于升降状态,在其脱离耐烧砖的外表面时,上转辊如果独立接触传送卷带上表面,这样会导致传送卷带局部发生轻微的下陷式弯曲,这样会造成传送卷带的不平稳性,同时也会产生内应力,所以对于单个上转辊位置的两个防凹盘作用力乃是对上转辊压迫的传送卷带的部分区域构成下部限位,防止上转辊将该区域构成下陷式轻微弯曲,并且防凹盘处于耐烧砖旁侧,使得耐烧砖与之不会发生接触;本专利技术在烧结过程中密封性好并可适应体积较大的加工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图6中C处放大图;图8为图6中D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图9中E处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炉体(3)内部至少设有四个沿一直线顺序间隔分布的耐烧墙(1),所有耐烧墙(1)用以将炉体(3)内部空间分隔为低温脱脂腔室(3a)、烧结腔室(3b)以及冷却腔室(3c),其特征在于:所有耐烧墙(1)的中段区域均开设有一个横向槽(1b),每个耐烧墙(1)始终远离炉体(3)前端方向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密封器(4),所有密封器(4)分别对应各自位置的横向槽(1b)设置,密封器(4)用以将各自位置的横向槽(1b)实施部分关闭,关闭量至少为横向槽(1b)高度方向的2/3,分别接近炉体(3)两端的两个耐烧墙(1)均为该炉体(3)的炉门,炉体(3)内还设有步进式输送装置,步进式输送装置包括一个传送卷带(6),传送卷带(6)的上层区域以水平姿态依次贯穿所有横向槽(1b),传送卷带(6)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沿之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开口(6a),传送卷带(6)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空心结构的耐烧砖(6b),所有耐烧砖(6b)与所有开口(6a)一一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炉体(3)内部至少设有四个沿一直线顺序间隔分布的耐烧墙(1),所有耐烧墙(1)用以将炉体(3)内部空间分隔为低温脱脂腔室(3a)、烧结腔室(3b)以及冷却腔室(3c),其特征在于:所有耐烧墙(1)的中段区域均开设有一个横向槽(1b),每个耐烧墙(1)始终远离炉体(3)前端方向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密封器(4),所有密封器(4)分别对应各自位置的横向槽(1b)设置,密封器(4)用以将各自位置的横向槽(1b)实施部分关闭,关闭量至少为横向槽(1b)高度方向的2/3,分别接近炉体(3)两端的两个耐烧墙(1)均为该炉体(3)的炉门,炉体(3)内还设有步进式输送装置,步进式输送装置包括一个传送卷带(6),传送卷带(6)的上层区域以水平姿态依次贯穿所有横向槽(1b),传送卷带(6)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沿之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开口(6a),传送卷带(6)的内表面设有多个空心结构的耐烧砖(6b),所有耐烧砖(6b)与所有开口(6a)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其特征在于:耐烧砖(6b)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并且该敞口形状与耐烧砖(6b)外形相匹配,耐烧砖(6b)的内部与开口(6a)连通,耐烧砖(6b)的四个外侧面以及其底部分别开设有若干烧结孔(6r)。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其特征在于:耐烧砖(6b)的厚度与传送卷带(6)的厚度总和小于横向槽(1b)的槽高,步进式输送装置还包括两个侧边传送带(5),两个侧边传送带(5)分别安装在炉体(3)内的一侧,并且传送卷带(6)设于二者之间,侧边传送带(5)和传送卷带(6)外侧边固定连接,侧边传送带(5)的上层区域以水平姿态依次贯穿所有横向槽(1b),侧边传送带(5)为同步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其特征在于:密封器(4)包括上转辊(4a)、下转辊(4b)以及密封板(4m),上转辊(4a)和下转辊(4b)分别通过一个耐烧板(4d)铰接在横向槽(1b)的上方和下方,密封板(4m)的一侧与耐烧墙(1)的墙面竖直活动配合,密封板(4m)的顶部开设有向下凹陷的收缩腔,对应下转辊(4b)的耐烧板(4d)底部通过弹簧(4c)能够竖直活动的设于收缩腔内,密封板(4m)的底部设有撬起器,撬起器与密封板(4m)的底部传动连接,密封板(4m)的长度大于横向槽(1b)的槽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式集成一体化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每个耐烧墙(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防凹组件,防凹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防凹盘(7),防凹盘(7)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新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瑞德尔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