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100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属于LED灯生产领域,按照灯芯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包括有第一校正装置和第三校正装置,第一校正装置和第三校正装置之间设置有灯芯柱导丝的折弯装置,第三校正装置后设置有成品灯芯柱的焊接装置;第一校正装置包括水平校正夹和顶块,水平校正夹下方设置有可伸缩的顶块,第一校正装置用于校正未经折弯的灯芯柱的导丝,以便后续对导丝进行折弯;第三校正装置包括两个相互移动的水平校正钩,用于校正经折弯的灯芯柱的导丝的位置,以便后续对导丝的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化对灯芯柱进行校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劳动成本,控制灯芯柱校正的误差。

A Correction Device for Cor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属于LED灯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在灯芯柱和LED光源板焊接之前,需要对灯芯柱进行弯折整形的操作,而每一次对灯芯柱处理之前都需要对灯芯柱的位置进行调整校正,目前行业中常用人工对灯芯柱的位置进行调整,但是这样工作效率低下,人工误差大。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6936803U公开了一种芯柱校正机构,包括校正底座、校正定块、校正动轨、设置在校正动轨上的校正上座及设置在校正上座上的工位夹,校正动轨与校正定块滑动配合,校正定块与校正底座固定,校正动轨滑动方向水平,校正底座上设有用于带动校正动轨水平滑动的校正气缸,工位夹包括主夹臂及副夹臂,主夹臂通过主轴与一主齿轮连接,副夹臂通过副轴与一副齿轮连接,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校正上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主齿轮转动的电机,主轴与校正上座转动连接,副轴与校正上座转动连接。虽然该机构能在上芯柱之前对芯柱进行夹持校正,校正时结构动作的同步性好、稳定性高,校正效果好,可有效提高U形灯管成品率,但是灯芯柱在加工过程中会经过多个工位,其位置还会有变化,且该机构是专用于芯柱和U形外观对接时使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能够自动化对灯芯柱进行校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劳动成本,控制灯芯柱校正的误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按照灯芯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包括有第一校正装置和第三校正装置,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和所述第三校正装置之间设置有灯芯柱导丝的折弯装置,第三校正装置后设置有成品灯芯柱的焊接装置;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包括水平校正夹和顶块,所述水平校正夹下方设置有可伸缩的顶块,所述第一校正装置用于校正未经折弯的所述灯芯柱的导丝,以便后续对所述导丝进行折弯;所述第三校正装置包括两个相互移动的水平校正钩,用于校正经折弯的所述灯芯柱的导丝的位置,以便后续对所述导丝的焊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校正装置还包括有第一驱动装置、竖直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水平校正夹,所述竖直驱动装置连接有所述顶块,所述顶块上方设置所述灯芯柱。所述顶块是使得所述灯芯柱稳定不摇晃,并对所述灯芯柱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灯芯柱离开夹持所述灯芯柱的夹具的固体。作为优选,所述竖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顶块推动所述灯芯柱,直至所述水平校正夹之间设置所述灯芯柱的导丝。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校正装置还包括有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有所述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处分别连接有所述水平校正钩,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直至所述水平校正钩之间设置有所述灯芯柱的导丝。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校正钩的末端呈斜面,其中一个所述水平校正钩的斜面设置在所述灯芯柱的其中一根导丝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水平校正钩的斜面设置在所述灯芯柱的另一根导丝的一侧。作为优选,所述灯芯柱的校正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校正装置,所述第二校正装置设置在所述灯芯柱导丝的折弯装置和所述第三校正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校正装置包括有整形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有双向驱动装置、第一整形夹块和第二整形夹块,所述双向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整形夹块和所述第二整形夹块,所述第一整形夹块和所述第二整形夹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灯芯柱的主体,用以对所述灯芯柱的主体进行校正,保持所述灯芯柱的主体为竖直状态。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块驱动装置、第一固定夹块和第二固定夹块,所述固定块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夹块,所述第一固定夹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夹块之间设置所述灯芯柱的主体,用于固定所述灯芯柱的主体。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整形夹块和所述第二整形夹块上均设置有多个整形凸块,所述第一整形夹块的第一整形凸块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整形夹块和所述第二整形夹块相互贴合时,所述开口最内侧和所述灯芯柱主体相贴合,所述第一整形凸块和所述第二整形夹块的第二整形凸块相互错开。作为优选,所述开口两边的内侧设置为斜面。作为优选,所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固定块驱动装置选自气动手指,所述竖直驱动装置选自升降气缸,所述双向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选自双向伸缩气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选自单向伸缩气缸。总之,采用本技术的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能能够自动化对灯芯柱进行校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劳动成本,控制灯芯柱校正的误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第一校正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第二校正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第一整形夹块和第二整形夹块的立体图;图4为第三校正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灯芯柱导丝未经折弯的灯芯柱的立体图;图6为灯芯柱导丝经折弯的灯芯柱的立体图。其中,第一驱动装置11、水平校正夹12、竖直驱动装置13、顶块14、固定块驱动装置21、第一固定夹块221、第二固定夹块222、双向驱动装置23、第一整形夹块241、第二整形夹块242、第一整形凸块243、第二整形凸块244、水平校正钩31、第二驱动装置32、第三驱动装置33、灯芯柱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灯芯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包括有第一校正装置和第三校正装置,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和所述第三校正装置之间设置有灯芯柱导丝的折弯装置,第三校正装置后设置有成品灯芯柱的焊接装置;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包括水平校正夹和顶块,所述水平校正夹下方设置有可伸缩的顶块,所述第一校正装置用于校正未经折弯的所述灯芯柱的导丝,以便后续对所述导丝进行折弯;所述第三校正装置包括两个相互移动的水平校正钩,用于校正经折弯的所述灯芯柱的导丝的位置,以便后续对所述导丝的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灯芯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包括有第一校正装置和第三校正装置,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和所述第三校正装置之间设置有灯芯柱导丝的折弯装置,第三校正装置后设置有成品灯芯柱的焊接装置;所述第一校正装置包括水平校正夹和顶块,所述水平校正夹下方设置有可伸缩的顶块,所述第一校正装置用于校正未经折弯的所述灯芯柱的导丝,以便后续对所述导丝进行折弯;所述第三校正装置包括两个相互移动的水平校正钩,用于校正经折弯的所述灯芯柱的导丝的位置,以便后续对所述导丝的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正装置还包括有第一驱动装置、竖直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水平校正夹,所述竖直驱动装置连接有所述顶块,所述顶块上方设置所述灯芯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顶块推动所述灯芯柱,直至所述水平校正夹之间设置所述灯芯柱的导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校正装置还包括有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有所述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处分别连接有所述水平校正钩,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直至所述水平校正钩之间设置有所述灯芯柱的导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灯芯柱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校正钩的末端呈斜面,其中一个所述水平校正钩的斜面设置在所述灯芯柱的其中一根导丝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水平校正钩的斜面设置在所述灯芯柱的另一根导丝的一侧。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大明张勇萧健敏邓少广卢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