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0926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缸套本体,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粗糙度小于1um,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形成有2~12μm的铁的碳氮化合物层和50μm以上的扩散层。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离心铸造方式获得缸套本体;对缸套本体内圆进行气体氮化处理,在内圆表面形成2~12μm的铁的碳氮化合物层,该内圆表面的硬度为HV400‑700,内圆粗糙度小于1um。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缸套本体内圆表面生成的化合物层严密、硬度高,且有着较好的韧性,能够提高部品表面耐摩耗性和耐蚀性,同时能降低缸套本体内圆珩磨时的氮化层脱落,减小表面凹槽,从而使得表面粗糙度降低,达到减少机油耗的目的。

A Low Roughness Nitriding Cylinder Lin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气缸套是汽车发动机中广泛应用的零件,它的功用主要有密封、导热、以及与活塞环形成滑动面,是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主要失效形式有变形、裂纹以及磨损。随着国家政策对汽车排放要求的提高,汽车厂家对降低机油耗、提高缸套耐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降低缸套内圆粗糙度可以减少机油耗,但是同时会降低润滑性能,会导致缸套耐烧蚀性下降,甚至出现拉缸,严重影响缸套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及其制备方法,在降低缸套内圆粗糙度的情况下,维持或提高缸套的耐烧蚀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包括缸套本体,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粗糙度小于1um,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形成有2~12μm的铁的碳氮化合物层和50μm以上的扩散层。优选地,所述扩散层为渗氮组织与基体组织的混合物,优选为Fe4N或Fe3N,其密度比铁的碳氮化合物层低。优选地,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表面硬度为400-700HV。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的制备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包括缸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粗糙度小于1um,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形成有2~12μm的铁的碳氮化合物层和50μm以上的扩散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包括缸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粗糙度小于1um,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形成有2~12μm的铁的碳氮化合物层和50μm以上的扩散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为Fe4N或Fe3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的碳氮化合物层厚度为4~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粗糙度氮化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本体的内圆表面硬度为400-700HV。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低粗糙度氮化缸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离心铸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雨谢丁胜黄韦葛乃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