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867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面板、侧部支撑板和端部封板围成加强板外框,端部封板的左右两端均伸到侧部支撑板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端部封板的前后两端均伸到面板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在加强板的内部空腔设置泡沫混凝土,在加强板的内部结构中设置四个承载耗能支撑板,在承载耗能支撑板上设置若干圆孔,在相邻的圆孔之间设置承载耗能肋,在承载耗能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端一,在加强板内部结构中设置若干连接板,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竖向耗能和水平剪切方向耗能性好、延性好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建筑墙板结构抗震承载、耗能支撑性能较差和耐久性不足的缺点。

A kind of assembled stiffening plate with both energy dissipation and shear seismic 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
技术介绍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引起结构的地震反应。为了避免上述灾害的发生,人们必须对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控制,并消除结构体系的“放大器”作用。在小风或小震时,这些消能杆件和结构本身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当出现大震或大风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开始工作,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或风振能量,使结构的动能或弹性势能等能量转化成热能等形式耗散掉,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或风振反应,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现有建筑墙板结构部分所用材料等因素不合理,其实用性欠佳,在很多场合难以付诸实施,大多数成本高,受消费者水平的制约,不可能大面积推广使用,有的重量大,要以机械施工,施工方法复杂,有的抗震性能差,减震能力不佳,耗能性能差,此外,既不环保节能,安全系数也较低,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建筑墙板结构的受力性能差、抗震和减震耗能性能差的缺点进行工业化系统性的研发,使我国建筑产业真正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可循环、可持续,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受力性能佳、抗震和耗能性能优异的建筑墙板结构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在地震发生产生竖向方向震动时,设置的多个承载耗能支撑板能有效降低建筑结构竖向振动引起的地震反应,在地震发生产生水平剪切震动时,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能增强墙板结构抗剪切滑移刚度,同时能对其内设置的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挤压,进一步增大水平剪切方向耗能能力,本专利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竖向耗能和水平剪切方向耗能性好、延性好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建筑墙板结构抗震承载、耗能支撑性能较差和耐久性不足的缺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包括面板、侧部支撑板、端部封板、泡沫混凝土、承载耗能支撑板、圆孔、承载耗能肋、连接端一、连接螺钉、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连接板、连接螺孔、拉索、连接端二、固定件、椭圆孔、剪切耗能肋、分板和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端部封板,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侧部支撑板,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前后端部均设置面板,面板、侧部支撑板和端部封板围成加强板外框,端部封板的左右两端均伸到侧部支撑板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端部封板的前后两端均伸到面板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在加强板的内部空腔设置泡沫混凝土,在加强板的内部结构中设置四个承载耗能支撑板,在承载耗能支撑板上设置若干圆孔,在相邻的圆孔之间设置承载耗能肋,在承载耗能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端一,在侧部支撑板的内表面设置一块连接板,在端部封板的内表面设置两块连接板,在连接板的中间处设置连接端二,在连接端二的左右两端设置若干连接螺孔,承载耗能支撑板两端的连接端一均和连接板上的连接端二通过焊接连接,设置若干连接螺钉对连接板和端部封板进行连接,设置若干连接螺钉对连接板和侧部支撑板进行连接,在加强板内部结构中设置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的四个顶点处分别和承载耗能支撑板进行连接,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是由四个分板围成的方框结构,在分板上设置若干椭圆孔,在相邻的椭圆孔之间设置剪切耗能肋,在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的内部设置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在加强板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置拉索穿过分板和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对二者进行连接,并在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的内部和分板的外部均设置固定件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封板与面板、端部封板与侧部支撑板均采用钉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承载耗能支撑板、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分板均采用低屈服点耗能钢板。进一步地,所述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的四个顶点处分别和承载耗能支撑板采用焊接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拉索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承载耗能支撑板、连接螺钉、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连接板、拉索、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均采用防腐处理。进一步地,在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的内部设置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和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的内表面相切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紧套在拉索上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提高了装配式效率,具有整体协同性能和稳定性能好的特点,在地震发生产生竖向方向震动时,设置的多个承载耗能支撑板能有效降低建筑结构竖向振动引起的地震反应,而且能防止墙板在承载时轻易发生整体滑移或变形,并增大建筑结构体系的承载支撑作用,在地震发生产生水平剪切震动时,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能增强墙板结构抗剪切滑移刚度,同时能对其内设置的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挤压,进一步增大水平剪切方向耗能能力,又增强了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好、竖向耗能和水平剪切方向耗能性好、延性好的特点,解决了传统建筑墙板结构抗震承载、耗能支撑性能较差和耐久性不足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图4为连接板示意图。图5为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示意图。图6为分板示意图。图7为承载耗能支撑板示意图。图中:1为面板;2为侧部支撑板;3为端部封板;4为泡沫混凝土;5为承载耗能支撑板;6为圆孔;7为承载耗能肋;8为连接端一;9为连接螺钉;10为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11为连接板;12为连接螺孔;13为拉索;14为连接端二;15为固定件;16为椭圆孔;17为剪切耗能肋;18为分板;19为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主要包括面板1、侧部支撑板2、端部封板3、泡沫混凝土4、承载耗能支撑板5、圆孔6、承载耗能肋7、连接端一8、连接螺钉9、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10、连接板11、连接螺孔12、拉索13、连接端二14、固定件15、椭圆孔16、剪切耗能肋17、分板18和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结构中,上、下端设置端部封板3,在上、下两端的端部封板3之间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侧部支撑板2,在上、下两端的端部封板3之间的前后端部分别设置面板1,面板1、侧部支撑板2和端部封板3围成墙板外框,端部封板3的左右两端均伸到侧部支撑板2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端部封板3的前后两端均伸到面板1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在墙板的内部空腔设置泡沫混凝土4,在墙板的内部结构中设置四个承载耗能支撑板5,在承载耗能支撑板5上设置若干圆孔6,在相邻的圆孔6之间设置承载耗能肋7,在承载耗能支撑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端一8,在墙板内部结构中设置若干连接板11,在连接板11的左右两端设置若干连接螺孔12,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侧部支撑板(2)、端部封板(3)、泡沫混凝土(4)、承载耗能支撑板(5)、圆孔(6)、承载耗能肋(7)、连接端一(8)、连接螺钉(9)、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10)、连接板(11)、连接螺孔(12)、拉索(13)、连接端二(14)、固定件(15)、椭圆孔(16)、剪切耗能肋(17)、分板(18)和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端部封板(3),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侧部支撑板(2),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前后端部均设置面板(1),面板(1)、侧部支撑板(2)和端部封板(3)围成加强板外框,端部封板(3)的左右两端均伸到侧部支撑板(2)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端部封板(3)的前后两端均伸到面板(1)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在加强板的内部空腔设置泡沫混凝土(4),在加强板的内部结构中设置四个承载耗能支撑板(5),在承载耗能支撑板(5)上设置若干圆孔(6),在相邻的圆孔(6)之间设置承载耗能肋(7),在承载耗能支撑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端一(8),在侧部支撑板(2)的内表面设置一块连接板(11),在端部封板(3)的内表面设置两块连接板(11),在连接板(11)的中间处设置连接端二(14),在连接端二(14)的左右两端设置若干连接螺孔(12),承载耗能支撑板(5)两端的连接端一(8)均和连接板(11)上的连接端二(14)通过焊接连接,设置若干连接螺钉(9)对连接板(11)和端部封板(3)进行连接,设置若干连接螺钉(9)对连接板(11)和侧部支撑板(2)进行连接,在加强板内部结构中设置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的四个顶点处分别和承载耗能支撑板(5)进行连接,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是由四个分板(18)围成的方框结构,在分板(18)上设置若干椭圆孔(16),在相邻的椭圆孔(16)之间设置剪切耗能肋(17),在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的内部设置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10),在加强板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置拉索(13)穿过分板(18)和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10)对二者进行连接,并在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10)的内部和分板(18)的外部均设置固定件(15)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侧部支撑板(2)、端部封板(3)、泡沫混凝土(4)、承载耗能支撑板(5)、圆孔(6)、承载耗能肋(7)、连接端一(8)、连接螺钉(9)、内置剪切挤压耗能圈(10)、连接板(11)、连接螺孔(12)、拉索(13)、连接端二(14)、固定件(15)、椭圆孔(16)、剪切耗能肋(17)、分板(18)和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端部封板(3),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侧部支撑板(2),兼具承载耗能和剪切抗震作用的装配式加强板的前后端部均设置面板(1),面板(1)、侧部支撑板(2)和端部封板(3)围成加强板外框,端部封板(3)的左右两端均伸到侧部支撑板(2)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端部封板(3)的前后两端均伸到面板(1)的外边缘并与其齐平,在加强板的内部空腔设置泡沫混凝土(4),在加强板的内部结构中设置四个承载耗能支撑板(5),在承载耗能支撑板(5)上设置若干圆孔(6),在相邻的圆孔(6)之间设置承载耗能肋(7),在承载耗能支撑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端一(8),在侧部支撑板(2)的内表面设置一块连接板(11),在端部封板(3)的内表面设置两块连接板(11),在连接板(11)的中间处设置连接端二(14),在连接端二(14)的左右两端设置若干连接螺孔(12),承载耗能支撑板(5)两端的连接端一(8)均和连接板(11)上的连接端二(14)通过焊接连接,设置若干连接螺钉(9)对连接板(11)和端部封板(3)进行连接,设置若干连接螺钉(9)对连接板(11)和侧部支撑板(2)进行连接,在加强板内部结构中设置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19)的四个顶点处分别和承载耗能支撑板(5)进行连接,内置剪切限位约束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伟阮雪琴康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