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发育岩溶区域超细孔桩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强发育岩溶区域超细孔桩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岩溶地质在我国分布广泛,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因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塌孔而导致工程事故发生,使得工程成本大大增加,工期严重滞后,甚至被迫中断施工。岩溶地质钻孔灌注桩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冲孔法施工,在冲孔的工程中回填片石、混凝土等措施,施工进度缓慢,且因回填数量不可控,施工工期、成本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SG6-3标段凤凰公园站岩溶处理钻孔灌注桩中,通过对水文地质情况、工期、现有机械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360度回转全套管施工岩溶处理钻孔灌注桩,并形成配套的施工工艺,通过该项目成功应用总结形成此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强发育岩溶区域超细孔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定桩位中心并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坐标尺寸,测定桩中心,在测定的桩位做记号,以此为中心并根据灌注桩直径画圆圈线,将套管机定位板吊装至桩位点,误差小于±10mm,所述套管机为360度全回转套管钻机,再将主机吊放至定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发育岩溶区域超细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测定桩位中心并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坐标尺寸,测定桩中心,在测定的桩位做记号,以此为中心并根据灌注桩直径画圆圈线,将套管机定位板吊装至桩位点,误差小于±10mm,所述套管机为360度全回转套管钻机,再将主机吊放至定位板上,调平主机,吊装放入钢套管的第一节钢套管于主机内并夹紧套管调平机器,旋转一周并观察底牙外圈与前述圆圈线重合;钢套管桩旋转切割土体沉入钻孔,在钢套管机放入主机后夹紧钢套管,以套管底外壁为基准观察套管上部外壁垂直度在允许范围内,调整垂直后,根据地质控制切削进度,待钢套管沉入至一定深度用履带吊配合冲抓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发育岩溶区域超细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测定桩位中心并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坐标尺寸,测定桩中心,在测定的桩位做记号,以此为中心并根据灌注桩直径画圆圈线,将套管机定位板吊装至桩位点,误差小于±10mm,所述套管机为360度全回转套管钻机,再将主机吊放至定位板上,调平主机,吊装放入钢套管的第一节钢套管于主机内并夹紧套管调平机器,旋转一周并观察底牙外圈与前述圆圈线重合;钢套管桩旋转切割土体沉入钻孔,在钢套管机放入主机后夹紧钢套管,以套管底外壁为基准观察套管上部外壁垂直度在允许范围内,调整垂直后,根据地质控制切削进度,待钢套管沉入至一定深度用履带吊配合冲抓斗边沉入边抓土出套管,直至设计预定深度;钢套管桩对接,对接前清理已压入管管口上的泥土,吊装钢套管于管口上方利用上节管身外壁上的管口对接件对准,检查管垂直度,控制在1/500的范围内,二人同时相向点焊固定,牢固后二人同时相向进行分层满焊作业;而后,清除管身外的对接件及吊点;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钢筋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制作;吊装时,上下两节钢筋笼在孔口进行对接,下笼时人工辅助对准孔位,保持钢筋笼的垂直;钢筋笼最上端设定位筋,计算定位筋的长度,核对无误后焊接定位;灌注完的砼开始初凝时,割断定位骨架竖向筋;混凝土灌注;钻机移位,当将钢套管钻进压入至设计深度后,拆除地面上的工具管,即机器抱紧部份与顶节管顶端位置,然后吊出工具管并将钻机移至下一孔位;成桩质量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发育岩溶区域超细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时,根据钻孔地质剖面图及现场取出的土质情况,按不同土层控制钻进速度和取土深度,根据钻机操作盘仪表压力显示数据,扭力达最大但无法钻进下压钢套管桩,管内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虹,石伟,苟罗波,陈长水,龙顺,何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