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位土石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在高水位新填土石坝做防渗墙的高水位土石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在国内外堤坝防渗墙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对于高水位新填土石坝,由于在河流或者水库水下部分无法进行碾压、夯实,在新填土石坝上做防渗墙无法成槽,传统的碎石振冲桩或者预灌浓浆存在坝体滑移和污染水资源的风险,再加上因施工工期短、任务紧而又无法等待堤坝回填土体稳定固结,现有技术无法在高水位新填土石坝上做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如某项目使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施工,要求在刚刚完成回填的围堰上进行防渗墙施工,而且该围堰填筑的范围位于水库斜坡上,水位高度仅比围堰顶部低2m,围堰回填采用粒径小于200mm的砂砾料进行回填,围堰坐落于某水库的基坑斜坡上,围堰顶宽15m,该工程位于一级水源保护地,而且围堰防渗等级为10-8cm/s。目前国内使用的新填围堰加固方法有碎石振冲桩及预灌浓浆等方法,该工程由于受水资源保护的影响以及堰体位于斜坡上,围堰存在滑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位土石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堰体填筑:在水下填筑采用进占、重力挤淤法,从两岸全断面进占填筑,直至合拢;⑵采用旋喷桩加固围堰:在32.5mpa型号矿渣水泥中加入矿渣,采用旋喷桩施工工艺使旋喷桩浆体流到的范围内的土体达到固结的效果;⑶采用冲击钻机钻主孔,一直施工至设计槽底标高;⑷主孔成孔后,采用液压成槽机在主孔间进行抓孔形成副孔;⑸小墙打至设计槽底高程,小墙打干净为止;⑹采用冲击钻机及抽渣抽筒进行清底换浆,换至泥浆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浇注;⑺将导管下入槽内,导管底口与槽底距离应控制在15‑25cm范围以内;⑻采用2组导管进行水下混凝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位土石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堰体填筑:在水下填筑采用进占、重力挤淤法,从两岸全断面进占填筑,直至合拢;⑵采用旋喷桩加固围堰:在32.5mpa型号矿渣水泥中加入矿渣,采用旋喷桩施工工艺使旋喷桩浆体流到的范围内的土体达到固结的效果;⑶采用冲击钻机钻主孔,一直施工至设计槽底标高;⑷主孔成孔后,采用液压成槽机在主孔间进行抓孔形成副孔;⑸小墙打至设计槽底高程,小墙打干净为止;⑹采用冲击钻机及抽渣抽筒进行清底换浆,换至泥浆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浇注;⑺将导管下入槽内,导管底口与槽底距离应控制在15-25cm范围以内;⑻采用2组导管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⑼槽段为Ⅰ、Ⅱ序间隔进行,或待Ⅰ序槽孔内的混凝土终凝后顺序进行;⑽Ⅰ、Ⅱ期之间接缝部位采用接头管法施工;⑾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根据灌注速度起拔接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水位土石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⑴步骤具体为:初始进占填筑:为稳定且确保填筑初始顺利进占,根据水下地形勘测数据,两端初始进占水位深度,根据设计坡度计算,堰体坡脚宽度,根据计算成果,测放坡脚及坡口边线,自卸汽车将砂砾料卸入库岸边缘,铲车根据坡脚宽度全断面进占;水下填筑:初始进占完成后,围堰水下一次性填筑到设计高程,堤头断面2米范围内填筑达到超设计高程2m,从而实现重力挤淤的工艺;横向填筑从堰体的两侧向中间填筑,堰体两侧填筑采用粒径较大的砂砾料,对坡脚起到维护作用同时利用其较大的内摩察角稳定堰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水位土石坝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⑵步骤中钻机就位时,使搅拌轴保持垂直,钻尖对准桩位中心,关闭粉喷机灰路蝶阀,打开气路球阀;钻进时,启动空压机对钻孔供气,喷流钻头以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明,鄢秀军,鄢科,罗应来,周聪,魏猛超,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