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及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及ε-聚赖氨酸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植物病毒病称为“植物癌症”,是继植物真菌病后第二大植物病害,对农业产生了重大损失。植物病毒一直是许多农作物、蔬菜和观赏植物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不同作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全世界每年因植物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亿美元,单因粮食作物的损失就达到了200亿美元。一旦病毒入侵宿主,其繁殖就与宿主植物的代谢相结合。所以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也可能对宿主造成伤害,因此难以控制植物病毒病。目前,除了筛选抗病毒品种外,用于控制病毒病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化学药剂。但化学农药虽具有提高产量,节省劳动力,降低病害损失风险的优点,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如植物病原体的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的增加,农药残留过多,使人畜中毒,农产品质量下降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产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细黄链霉菌辽宁变种(Streptomycesmicroflavusvar.liaoningensis)。ε-聚赖氨酸是由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其特征在于该高产菌株的名称为细黄链霉菌辽宁变种(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var.liaoningensis)X,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355,保藏日期为2018年2月12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其特征在于该高产菌株的名称为细黄链霉菌辽宁变种(Streptomycesmicroflavusvar.liaoningensis)X,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355,保藏日期为2018年2月12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一种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扩繁过程:将所述高产菌株X接种到装有经20-40min灭菌后的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培养30~60小时制备得到种子液,控制所述种子罐的培养条件为温度范围25~35℃,pH范围7.0~7.4,压强范围0.05~0.2Mpa;所述种子培养基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的组成为玉米粉为2.0%、花生饼粉3.0%、淀粉1.0%、酵母粉0.05%、氯化钠1.5%、硫酸铵0.02%、七水和硫酸镁0.002%、磷酸氢二甲0.0025%、其余为水;(2)发酵生成抗植物病毒ε-聚赖氨酸过程: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所述种子液接种到装有经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培养50~70小时制备得到发酵液,控制所述发酵罐培养条件为消毒前pH范围6.0~7.0,压强范围0.1~0.12Mpa,空气流量范围1:0.2~1;所述发酵培养基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的组成为玉米粉2.0%,花生饼粉3.0%,淀粉1.0%,葡萄糖2.0%,酵母粉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华,刘鹤,安梦楠,夏子豪,陈建光,夏博,赵秀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