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钝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6470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植物病毒钝化器,使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被部分或完全钝化,包括一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之间采用ZigBee方式无线通信的多个控制分站;主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一ZigBee通信模块相接,控制分站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微处理器和第二ZigBee通信模块,第三微处理器还通过不同的端口连接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模块以及多个钝化终端,将需要病毒钝化的植物放入钝化终端,由主控制器设置病毒钝化的参数,第三微处理器对钝化终端执行温度、灯光、恒温、钝化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控制,能适应不同植物的特性,自动精确控制病毒钝化的时间、开始、变温及结束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热钝化脱毒技术,热钝化脱毒是根据病毒与寄生细胞对高温的忍耐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处理时间,使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而可控制其活动,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害寄主组织,让植物细胞加快生长,使生长点附近不带病毒,达到脱毒的目的。
技术介绍
目前植物病毒的热钝化一般采用热处理脱毒法,通过热水或热空气两种方法进行。热水钝化方法采用水浴处理,对植物休眠芽效果较好;热空气钝化方法比较容易进行,一般使用光照培养箱,把旺盛生长的植物移入到一个热疗室中,在35 40°C下处理一定时间即可,处理时间的长短可由几分钟到数周不等,热空气处理对活跃生长的植物茎尖效果较好,既能消除病毒,又能使寄主植物获得较高的存活机会。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加热温 度及时间不能精确控制、容易造成植物热致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植物热处理脱毒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植物病毒钝化器,综合考虑了植物生长特性、不同病毒温度特性、变温热处理等因素,可精确控制植物热钝化的时间和温度。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之间采用ZigBee方式无线通信的多个控制分站;主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一 ZigBee通信模块相接,第一微处理器通过不同的接口连接第一电源模块、触摸屏、存储器、实时时钟;控制分站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微处理器和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第三微处理器还通过不同的端口连接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模块以及多个钝化终端,每个钝化终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恒温控制模块、LED灯光模块;将需要病毒钝化的植物放入钝化终端,由主控制器设置病毒钝化的参数,第一处理器将参数输送给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通过第一 ZigBee通信模块无线发送给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将接收的参数输送给第三微处理器,第三微处理器对钝化终端执行温度、灯光、恒温、钝化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控制,第二处理器接收控制分站返回的各种参数,再输送给第一处理器,由第一处理器显示在触摸屏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适应不同植物的特性,能自动精确控制病毒钝化的时间、开始、变温及结束过程,不断调整病毒钝化的温度,能保证钝化终端腔体内温度的恒定,提高植物热成活率,脱毒时间短,并可在大田使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植物病毒钝化器所包括的组成框 图2是图I中主控制器的组成框图;图3是图I中控制分站的组成框 图4是图3中的第二电源模块结构 图5是图3中的第三微处理器框 图6是图3中的复位电路 图7是图2中的第一 ZigBee通信模块和图3中的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的组成 图8是图7中的电源电路 图9是图7中的复位电路 图10是图3中LED灯光模块的LED灯光控制电路图; 图11是图3中恒温控制模块的加热器驱动电路 图12是图3中第三微处理器与钝化终端的接口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的框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植物病毒钝化器包括一主控制器和多个控制分站,图I中仅示出1#一 10#控制分站,主控制器和多个控制分站之间采用ZigBee方式进行无线通 目。如图2所示,主控制器采用了双处理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第一ZigBee通信模块,第一微处理器和第二微处理器之间通过RS232或RS485串行通信接口相连接,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一 ZigBee通信模块相接,第一 ZigBee通信模块与各个控制分站的各个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第一微处理器还通过不同的接口连接第一电源模块、触摸屏、存储器、实时时钟,第一微处理器还通过USB通信接口连接SD卡或U盘。主控制器还包括嵌入在第一、第二微处理器里面的控制软件。主控制器实现控制参数的设置、发送,同时采集控制分站温度等相关的数据。第一处理器把数据发送给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再通过第一 ZigBee通信模块无线发送给控制分站。同时第二处理器也会接收控制分站返回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数据等,第二处理器再发送给第一处理器,由第一处理器显示在触摸屏界面上。可采用威纶通MT6070iH触摸屏内置存储器,通过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设置病毒钝化的相关参数(如病毒钝化温度、钝化时间、光照等),并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里。如图3所示,控制分站包括内置存储器的第三微处理器、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第三微处理器和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通过串行通信接口相连接。第三微处理器还通过不同的端口连接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模块、以及I……η个钝化终端,每个钝化终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恒温控制模块、LED灯光模块。控制分站还包括嵌入在第三微处理器里面的控制软件。控制分站采用防水外壳,钝化终端采用有机玻璃外壳,不锈钢腔体,控制分站和钝化终端采用航空接头相连,方便可靠。控制分站通过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接收主控制器的第一 ZigBee通信模块通过无线发送过来的控制参数,进行判断,参数存储,并根据控制参数执行温度采集控制、灯光控制、实现恒温驱动控制等操作,并返回主控制器查询的参数。如图4所示的图3中的用于控制分站的第二电源模块。控制分站的电源采用交流220V供电,经过开关电源变为DC12V电源,再经过第二电源模块电路,变为控制分站所需的+5V电源,使控制分站的各部分模块电路均为+5V供电。DC12V电源Ρ4经过二极管D27单向保护、瞬态二极管D4保护、电容C1、C2滤波后输入到稳压芯片U1,稳压芯片Ul连接由极性电容C4、电感LI组成的输出滤波电路,并采种二极管D5保护,稳压芯片Ul还连接由R1、R2组成的分压电路。在输出端还连接由电阻R3、发光二极管D6组成的电源指示电路。该电源具有反向保护、输出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功能。采用开关稳压集成电路LM2576(芯片Ul ),效率高,输出电流大,最大可获得3安培电流输出。过流保护采用了瞬态二极管D4,瞬态二极管D4采用瞬态电压抑制器P6KE33A,当P6KE33A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迅速的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箝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如图5所示的第三微处理器。第三微处理器采用了工业级ATMEGA32AU单片机,是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AVR微处理器,内部有32KB Flash, 2K SRAM,8路10位A/D转换,4通道PWM,32个可编程I/O 口,有正常、空闲、掉电三种模式。为系统功能实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其中JTAGl为程序下载口 ;PD0和PDl为串行通信接口,负责与第二 ZigBee通信模块进行通信;PD4—PD7连接拨码开关S2,用于设置控制分站的地址;PA 口用于控制8路继电器;PB 口接8路温度传感器;PC0、PCl和PC6用于控制钝化器中的LED灯光模块。 如图6所示的图3中的复位电路,使用CMOS监控电路MAX706的芯片U5内看门狗定时器,连接第三微处理器的RESET引脚,防止系统跑飞,保证控制分站可靠工作。如图7所示的ZigBee通信模块,采用ZICM2410芯片U2,通信所用ZigBee网络基于IEEE 802. 15. 4国际标准、上层协议为ZigBee协议栈,具有低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病毒钝化器,其特征是:包括一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之间采用ZigBee方式无线通信的多个控制分站;主控制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与第一ZigBee通信模块相接,第一微处理器通过不同的接口连接第一电源模块、触摸屏、存储器、实时时钟;控制分站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微处理器和第二ZigBee通信模块,第三微处理器还通过不同的端口连接复位电路、第二电源模块以及多个钝化终端,每个钝化终端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恒温控制模块、LED灯光模块;将需要病毒钝化的植物放入钝化终端,由主控制器设置病毒钝化的参数,第一处理器将参数输送给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通过第一ZigBee通信模块无线发送给第二ZigBee通信模块,第二ZigBee通信模块将接收的参数输送给第三微处理器,第三微处理器对钝化终端执行温度、灯光、恒温、钝化开始和结束时间的控制,第二处理器接收控制分站返回的各种参数,再输送给第一处理器,由第一处理器显示在触摸屏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平许建民刘艳李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