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29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手持式抛光机本体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引导杆中部套接有挡板,安装杆中部套接有第二定位环,固定支撑杆和活动支撑杆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脚轮,挡尘罩顶端安装有防尘组件,橡胶管两端均镶嵌有布袋环,橡胶管中部设置有吸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抛光前,调整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再调整活动支撑杆与固定支撑杆的夹角,脚轮在地面滚动,打磨角度和高度容易控制,打磨效果更好,在进行抛光前和抛光时,启动真空泵,抽取橡胶管内部的空气,降低内部气压,杂物以及灰尘吸入锥形布袋,被锥形布袋阻挡,除去灰尘,防尘效果好,取出布袋环,倒空锥形布袋即可,清理快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机
,具体为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
技术介绍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工件表面变得光亮、平整,手持式抛光机是一种小型的便携式装置,体积小巧,单人即可进行操作,携带方便。在公开号CN203726305U的专利中提到了“具有抛光面清洁功能的手持式抛光机”,抛光机在使用时,引风机同步开启,产生强风经过引风管吹出,可以在抛光机对抛光面进行抛光处理前,将抛光面上的杂物吹走,达到清洁抛光面的目的,但在进行吹风以及打磨时会产生较多的灰尘,影响打磨抛光的进行,且对管材进行打磨时,打磨抛光的角度不易控制,导致抛光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进行吹风以及打磨时会产生较多的灰尘,影响打磨抛光的进行,且对管材进行打磨时,打磨抛光的角度不易控制,导致抛光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包括手持式抛光机本体,所述手持式抛光机本体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引导杆、挡板、引导口、限位环、第一定位环、固定支撑杆、活动支撑杆、连接孔、安装杆、第二定位环和脚轮;两个所述引导杆分别固定安装于手持式抛光机本体两侧,所述引导杆中部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中部开设有引导口,所述引导杆中部位于挡板一侧处通过螺纹套接有限位环,所述引导杆中部位于挡板一侧处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定位环,所述挡板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杆,所述挡板底端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支撑杆,所述活动支撑杆顶端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挡板底端一侧对应连接孔位置处焊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中部套接有第二定位环,所述固定支撑杆和活动支撑杆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脚轮;所述手持式抛光机本体一端安装有打磨头,所述打磨头一端安装有挡尘罩。优选的,所述引导口宽度与引导杆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靠近手持式抛光机本体一侧均粘接有橡胶垫片。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杆顶端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安装有螺钉。优选的,所述挡尘罩顶端安装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橡胶管、布袋环、锥形布袋、吸气管和真空泵;所述橡胶管粘接于挡尘罩顶端,所述橡胶管两端均镶嵌有布袋环,所述布袋环一侧粘接有锥形布袋,所述橡胶管中部设置有吸气管,所述手持式抛光机本体顶端中部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橡胶管靠近布袋环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布袋环镶嵌于卡槽内。优选的,所述橡胶管两端处均套接有卡环,且卡环底端焊接于挡尘罩顶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限位组件,进行抛光前,调整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再调整活动支撑杆与固定支撑杆的夹角,脚轮在地面滚动,打磨角度和高度容易控制,打磨效果更好。2.设置有防尘组件,在进行抛光前和抛光时,启动真空泵,抽取橡胶管内部的空气,降低内部气压,杂物以及灰尘吸入锥形布袋,被锥形布袋阻挡,除去灰尘,防尘效果好,取出布袋环,倒空锥形布袋即可,清理快速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锥形布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手持式抛光机本体;2、限位组件;201、引导杆;202、挡板;203、引导口;204、限位环;205、第一定位环;206、固定支撑杆;207、活动支撑杆;208、连接孔;209、安装杆;210、第二定位环;211、脚轮;3、打磨头;4、挡尘罩;5、防尘组件;501、橡胶管;502、布袋环;503、锥形布袋;504、吸气管;505、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包括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2,限位组件2包括引导杆201、挡板202、引导口203、限位环204、第一定位环205、固定支撑杆206、活动支撑杆207、连接孔208、安装杆209、第二定位环210和脚轮211。两个引导杆201分别固定安装于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两侧,引导杆201中部套接有挡板202,挡板202一侧中部开设有引导口203,引导口203宽度与引导杆201直径相同,便于引导杆201在引导口203内部移动,引导杆201中部位于挡板202一侧处通过螺纹套接有限位环204,引导杆201中部位于挡板202一侧处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定位环205,挡板202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杆206,固定支撑杆206顶端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部安装有螺钉,便于将安装于挡板202底端一侧,挡板202底端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支撑杆207,活动支撑杆207顶端一侧开设有连接孔208,挡板202底端一侧对应连接孔208位置处焊接有安装杆209,安装杆209中部套接有第二定位环210,第一定位环205和第二定位环210靠近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一侧均粘接有橡胶垫片,便于第一定位环205和第二定位环210在旋紧时固定更加牢固,固定支撑杆206和活动支撑杆207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脚轮211。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一端安装有打磨头3,打磨头3一端安装有挡尘罩4。挡尘罩4顶端安装有防尘组件5,防尘组件5包括橡胶管501、布袋环502、锥形布袋503、吸气管504和真空泵505。橡胶管501粘接于挡尘罩4顶端,橡胶管501两端处均套接有卡环,且卡环底端焊接于挡尘罩4顶面,便于固定橡胶管501,防止橡胶管501脱落,橡胶管501两端均镶嵌有布袋环502,橡胶管501靠近布袋环502处开设有卡槽,布袋环502镶嵌于卡槽内,便于固定布袋环502,防止其脱落,布袋环502一侧粘接有锥形布袋503,橡胶管501中部设置有吸气管504,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顶端中部安装有真空泵505,真空泵505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进行抛光前,转动限位环204,调整两个挡板202之间的距离,挡板202沿着引导杆201移动,调整挡板202的高度,转动限位环204,利用限位环204固定挡板202,再转动活动支撑杆207,调整活动支撑杆207和固定支撑杆206之间的夹角,转动第二定位环210,对活动支撑杆207进行固定,使活动支撑杆207和固定支撑杆206底端产生高度差,管材在两个挡板202之间,脚轮211在地面滚动,因活动支撑杆207和固定支撑杆206底端高度不同,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倾斜,打磨角度和高度容易控制,打磨效果更好。在进行抛光前和抛光时,启动真空泵505,真空泵505型号为JH24-80,真空泵505型号通过抽取吸气管504橡胶管501内部的空气,降低橡胶管501内部气压,降低橡胶管501两端吸入空气,杂物以及灰尘被吸入锥形布袋503,被锥形布袋503阻挡,除去灰尘和杂物,减少打磨时的灰尘,防尘效果好,取出布袋环502,倒空锥形布袋503内的杂物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包括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引导杆(201)、挡板(202)、引导口(203)、限位环(204)、第一定位环(205)、固定支撑杆(206)、活动支撑杆(207)、连接孔(208)、安装杆(209)、第二定位环(210)和脚轮(211);两个所述引导杆(201)分别固定安装于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两侧,所述引导杆(201)中部套接有挡板(202),所述挡板(202)一侧中部开设有引导口(203),所述引导杆(201)中部位于挡板(202)一侧处通过螺纹套接有限位环(204),所述引导杆(201)中部位于挡板(202)一侧处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定位环(205),所述挡板(202)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杆(206),所述挡板(202)底端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支撑杆(207),所述活动支撑杆(207)顶端一侧开设有连接孔(208),所述挡板(202)底端一侧对应连接孔(208)位置处焊接有安装杆(209),所述安装杆(209)中部套接有第二定位环(210),所述固定支撑杆(206)和活动支撑杆(207)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脚轮(211);所述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一端安装有打磨头(3),所述打磨头(3)一端安装有挡尘罩(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型手持式管材抛光机,包括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中部设置有限位组件(2),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引导杆(201)、挡板(202)、引导口(203)、限位环(204)、第一定位环(205)、固定支撑杆(206)、活动支撑杆(207)、连接孔(208)、安装杆(209)、第二定位环(210)和脚轮(211);两个所述引导杆(201)分别固定安装于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两侧,所述引导杆(201)中部套接有挡板(202),所述挡板(202)一侧中部开设有引导口(203),所述引导杆(201)中部位于挡板(202)一侧处通过螺纹套接有限位环(204),所述引导杆(201)中部位于挡板(202)一侧处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定位环(205),所述挡板(202)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杆(206),所述挡板(202)底端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支撑杆(207),所述活动支撑杆(207)顶端一侧开设有连接孔(208),所述挡板(202)底端一侧对应连接孔(208)位置处焊接有安装杆(209),所述安装杆(209)中部套接有第二定位环(210),所述固定支撑杆(206)和活动支撑杆(207)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脚轮(211);所述手持式抛光机本体(1)一端安装有打磨头(3),所述打磨头(3)一端安装有挡尘罩(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雍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智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