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拉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923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拉链机,包括底板、底箱和工作台,所述底箱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与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与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拉链生产技术领域。该全自动拉链机,可实现对布条进行自动化上料,避免人工输送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给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强度,减少不必要的劳动成本,同时也给后续布条与链牙的冲压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拉链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链生产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拉链机。
技术介绍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拉链由最初的金属材料向非金属材料,单一品种单一功能向多品种多规格综合功能发展,由简单构造到如今的精巧美观,五颜六色,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性能、结构、材料日新月异,用途广泛,深入到了航天、航空、军事、医疗、民用等各个领域,小小拉链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生命力,拉链作为本世纪对人类最为实用的十大专利技术之一,已被载入了历史的史册。拉链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拉链机,而现有拉链机上是通过人工对布条进行上料以及排送的,十分的不便,且工作效率低下,给工作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工作强度,同时也给后续布条与链牙之间的冲压工作带来了不便,大大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拉链机,包括底板(1)、底箱(2)和工作台(3),所述底箱(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3)的底部与底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所述工作台(3)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7),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与固定框(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7)内壁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且第一电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固定框(7)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拉链机,包括底板(1)、底箱(2)和工作台(3),所述底箱(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3)的底部与底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6),所述工作台(3)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7),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与固定框(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7)内壁的底部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且第一电机(8)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固定框(7)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且转动杆(10)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9)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1),所述转动杆(10)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蜗杆套筒(12),所述固定框(7)内壁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竖杆(13),且竖杆(13)的顶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的顶端贯穿固定框(7)并延伸至固定框(7)的顶部,所述丝杆(14)延伸至固定框(7)顶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架(5)的底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竖杆(1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与蜗杆套筒(12)相啮合的蜗轮(15),两个所述丝杆(14)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框(7)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6),且滑动块(16)的背面与活动板(6)的正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块(16)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7)。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光红黄文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意人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