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66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包括接线端子板,还包括接线端子管,所述接线端子板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管上并压接在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在所述接线端子管中穿插有钢轴,在所述钢轴上套设有两个滚动轴承,所述钢轴贯穿接线端子管并在末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直径大于凸台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接线端子棒设计成管状,管内装设双滚动轴承,这样既减小了摩擦系数,又增大了导电截面积、接触面积,解决了局部发热及电腐蚀的问题。

A Double Bear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ion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
,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隔离开关的接线端子部分中,因为接线端子需要相对转动,所以形成相对摩擦面,国内绝大部分采用滑动摩擦,相对摩擦面的材料为铜和铝(接线端子为铜,基座为铝),摩擦力大,且产生电腐蚀。另外,接线端子板和管(或棒)均为导体,起导电作用,国内一般情况为用螺栓或焊接将两个导体连接。因为棒截面过小,接线端子棒和板的接触面积较小,而且考虑到板的平整度,所以用螺栓连接很难使两个导体完整面达到面接触。由于接触面变小,所以会产生局部发热现象,如果采用焊接方式,则工艺复杂,成本高,不易检查焊缝内部结构,而且会降低强度;如果加大接触面势必就要增加棒直径尺寸,基座及其它配件尺寸随之增大,成本成倍增加,外轮廓难以满足绝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出一种摩擦系数小、导电面积大、使用寿命长的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包括接线端子板,还包括接线端子管,在所述接线端子管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环状凸台,所述接线端子板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管上并压接在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在所述接线端子管中穿插有钢轴,所述钢轴固连在基座上;在所述钢轴上套设有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之间通过限位套管固定;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接线端子管的内壁紧密贴合,使接线端子板可绕接线端子管的轴线转动;所述钢轴贯穿接线端子管并在末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直径大于凸台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滚动轴承为深沟球轴承。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管的外壁与接线端子管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地,在所述接线端子板上开设有套孔,接线端子管插入在所述套孔中,沿所述套孔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凹槽状的止动沟。进一步地,所述止动沟不少于三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接线端子棒设计成管状,管内装设双滚动轴承,既减小了摩擦系数,又增大了导电截面积及接触面积,解决了局部发热及电腐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接线端子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包括接线端子板1,还包括接线端子管2,在所述接线端子管2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环状凸台3,所述接线端子板1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管2上并压接在两个所述凸台3之间;在所述接线端子管2中穿插有钢轴4,所述钢轴4固连在基座5上;在所述钢轴4上套设有两个滚动轴承6,两个所述滚动轴承6之间通过限位套管7固定;所述滚动轴承6的外圈与接线端子管2的内壁紧密贴合,使接线端子板1可绕接线端子管2的轴线转动;所述钢轴4贯穿接线端子管2并在末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水盖8,所述防水盖8的直径大于凸台3的直径。所述滚动轴承6为深沟球轴承。所述限位套管7的外壁与接线端子管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用于为热胀冷缩提供伸缩余量。在所述接线端子板1上开设有套孔9,接线端子管2插入在所述套孔9中,沿所述套孔9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凹槽状的止动沟10。所述止动沟10不少于三个,所述止动沟10在接线端子管2与接线端子板1进行压接时,接线端子管2上的部分金属在压力作用下凸起延伸至止动沟10中,防止接线端子管2与接线端子板1之间发生相对错动,提高了连接的紧密性。首先将接线端子棒设计成接线端子管2,管内部采用双滚动轴承6(深沟球轴承)结构,滚动轴承6安装在固定的钢轴4上,并焊接在基座5上,上设防水盖8,接线端子管2与滚动轴承6之间设置防热涨冷缩的间隙,然后将接线端子板1和接线端子管2进行挤压变形连接,在接线端子管2的压接部位形成两个冷变形凸台3,凸台3与接线端子板1之间形成两个接触面,这样既增大了1倍的接触面积,又保证了连接面充分接触,进而解决了局部发热问题.采用金属冷变形,机械强度高,且减少了连接零件及连接过程,工艺简单,合格率高,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通流能力,防止发热现象。本技术通过将接线端子棒设计成管状,管内装设双滚动轴承,这样既减小了摩擦系数,又增大了导电截面积和接触面积,进而解决了局部发热问题,同样解决了电腐蚀的问题。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包括接线端子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端子管,在所述接线端子管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环状凸台,所述接线端子板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管上并压接在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在所述接线端子管中穿插有钢轴,所述钢轴固连在基座上;在所述钢轴上套设有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之间通过限位套管固定;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接线端子管的内壁紧密贴合,使接线端子板可绕接线端子管的轴线转动;所述钢轴贯穿接线端子管并在末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直径大于凸台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双轴承结构,包括接线端子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端子管,在所述接线端子管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环状凸台,所述接线端子板套设在所述接线端子管上并压接在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在所述接线端子管中穿插有钢轴,所述钢轴固连在基座上;在所述钢轴上套设有两个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之间通过限位套管固定;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接线端子管的内壁紧密贴合,使接线端子板可绕接线端子管的轴线转动;所述钢轴贯穿接线端子管并在末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增文王汉强张凯华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高岳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