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发光性涂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32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致发光性涂料,其含有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A)、不与所述烃类溶剂(A)相容的树脂(B1)、与所述烃类溶剂(A)及所述树脂(B1)相容且沸点低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溶剂(C)以及鳞片状的铝(D)。

Photoluminescent Coa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致发光性涂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致发光性涂料。本申请基于2016年12月7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特愿2016-237247号申请要求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汽车的内外装部件或各种成型品等的表面的设计性或高级感,有时在它们的表面上形成金属薄膜。作为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已知有金属电镀法或金属蒸镀法等,这些方法需要电镀设备或蒸镀设备。因此,近年来,出于作业工序简单、对设备或被涂物的大小没有限制等理由,掺合有作为光致发光颜料的鳞片状金属填料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得到了使用。为了利用光致发光性涂料形成具有光致发光性的涂膜,需要在涂膜表面上使鳞片状金属填料相对于该表面进行平行取向。作为使鳞片状金属填料相对于涂膜表面进行平行取向的方法,在光致发光性涂料中掺合流变控制剂的方法、或是使用漂浮型(leafingtype)金属填料或将通过蒸镀而形成的蒸镀金属薄膜粉碎而成的金属薄片(flake)作为鳞片状金属填料的方法是普遍的。然而,实际上,金属填料大多相对于涂膜表面进行不规则取向,不容易表现充分的光致发光性。作为能够形成光致发光颜料的取向性优异且富有金属光泽感的涂膜的涂料,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涂料,其在亲水性树脂及疏水性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了对表面进行了亲水性或疏水性处理的光致发光颜料。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使亲水性树脂与疏水性树脂进行相分离,使光致发光颜料偏向分布在亲水性树脂的层与疏水性树脂的层中的任一层中,从而能够形成富有金属光泽感的涂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76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涂料,由于光致发光颜料分散于亲水性树脂层或疏水性树脂层中,因此未必能够发挥充分的光致发光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光致发光性优异的涂膜的光致发光性涂料。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含有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A)、不与所述烃类溶剂(A)相容的树脂(B1)、与所述烃类溶剂(A)及所述树脂(B1)相容且沸点低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溶剂(C)以及鳞片状的铝(D)。所述树脂(B1)的极性可以高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极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形态的光致发光性涂料,能够形成光致发光性优异的涂膜。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形成涂膜的过程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光致发光性涂料”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含有以下所示的(A)成分、(B1)成分、(C)成分及(D)成分。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含有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A)、不与所述烃类溶剂(A)相容的树脂(B1)、与所述烃类溶剂(A)及所述树脂(B1)相容且沸点低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溶剂(C)以及鳞片状的铝(D)。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可根据需要含有以下所示的(B2)成分或任意成分。另外,有时将(B1)成分与(B2)成分统称为“(B)成分”。(A)成分: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B1)成分:不与(A)成分相容的树脂(B2)成分:不与(A)成分相容的溶剂(C)成分:与(A)成分及(B1)成分相容,且沸点低于(A)成分的溶剂(D)成分:鳞片状的铝<(A)成分>(A)成分为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若苯胺点为40℃以上,则在涂膜的形成过程中与(B)成分分离,形成(A)成分的层(以下,称为“A层”)与(B)成分的层(以下,称为“B层”),详细情况如后文所述。苯胺点的上限值虽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90℃。苯胺点高的溶剂通常分子量大,因此存在沸点变高的倾向。若苯胺点为90℃以下,则(A)成分容易通过加热处理而挥发。苯胺点为依据JISK2256:2013(ISO2977:1997)进行测定的值。另外,苯胺点是指苯胺与试样的混合液(体积比1:1)作为均匀溶液而存在的最低温度(从苯胺及试样完全互溶的状态出发进行降温,使二者发生分离生成浑浊的温度)。另外,由于(A)成分在涂膜的形成过程与(B)成分分离后通过加热处理而挥发,因此最终几乎不残留在涂膜中。即,由本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形成的涂膜实质上不含(A)成分。作为(A)成分,可列举出脂肪族烃类溶剂、不饱和烃类溶剂等。作为脂肪族烃类溶剂,可列举出组成式CnaH2na+2(其中,na≥6)所表示的石蜡类、组成式CnbH2nb(其中,nb≥7)所表示的单环环烷(naphthene)类及其烷基加成物、组成式CncH2nc-2所表示的二环环烷类及其烷基加成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正癸烷等正链烷烃类;异辛烷、异壬烷、异癸烷等异链烷烃类;环庚烷、甲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壬基环己烷等单环环烷类;十氢化萘等二环环烷类等。这些脂肪族烃类溶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作为不饱和烃类溶剂,例如可列举出二戊烯、二异丁烯等。这些不饱和烃类溶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同时使用两种以上。(A)成分的沸点优选为80~220℃,更优选为100~200℃,进一步优选为120~180℃。若(A)成分的沸点在上述范围(80~220℃)内,则其在涂膜的形成过程中与(B)成分分离后,容易通过加热处理而挥发。相对于光致发光性涂料的总质量,(A)成分的含量优选为5~40质量%,更优选为10~35质量%。若光致发光性涂料中的(A)成分的含量过多,则作为涂膜主成分的(B1)成分的比例变少,为了得到所需膜厚的涂膜,有时需要厚涂涂布。此外,(C)成分的比例变少,其结果,(A)成分与(B)成分变得难以相容,有时难以得到均匀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另一方面,若(A)成分的含量过少,则在涂膜的形成过程中,存在难以充分形成A层与B层的界面的倾向。<(B1)成分>(B1)成分为不与(A)成分相容的树脂。(B1)成分为由本实施方式的光致发光性涂料形成的涂膜的主成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不相容”是指(A)成分与(B)成分分离,形成A层与B层的界面。优选(B1)成分的极性高于(A)成分。换言之,优选树脂(B1)的极性高于烃类溶剂(A)的极性。若(B1)成分的极性高于(A)成分,则在涂膜的形成过程中,在(A)成分与(B)成分分离时,极性高且表面张力更高的B层较之极性低且表面张力更低的A层位于下侧,因此(A)成分容易通过加热处理而挥发。从极性容易变高的角度出发,作为(B1)成分,优选在分子中具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极性基团)或醚键的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例如可列举出聚碳酸酯二醇、聚酯多元醇等。作为聚碳酸酯二醇,可列举出使二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9-壬二醇、新戊二醇等)与碳酸酯(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乙烯酯、碳酰氯等)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等。作为聚酯多元醇,可列举出使二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马来酸、富马酸、己二酸、癸二酸等)与多元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四甲撑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进行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聚己内酯低聚物等。在(B1)成分中,除了上述聚碳酸酯二醇、聚酯多元醇以外,还可含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三聚氰胺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致发光性涂料,其含有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A)、不与所述烃类溶剂(A)相容的树脂(B1)、与所述烃类溶剂(A)及所述树脂(B1)相容且沸点低于所述烃类溶剂(A)的溶剂(C)以及鳞片状的铝(D)。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07 JP 2016-2372471.一种光致发光性涂料,其含有苯胺点为40℃以上的烃类溶剂(A)、不与所述烃类溶剂(A)相容的树脂(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石智尊
申请(专利权)人:藤仓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