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00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它包括设置于出入口梳齿架下方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有若干条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升降架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补偿梳齿架,所述补偿梳齿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轨迹与所述支撑环相适配,所述补偿梳齿架的梳齿在工作状态与所述出入口梳齿架的梳齿交错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升降架一侧安装有由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提升机构,所述升降架另一侧设有平衡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满足了能够回转的出入口梳齿架的使用,广泛应用于立体车库中。

A Rotary Comb Clearance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Stereo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是一种新型的立体停车设备,与台板交换技术都是全自动立体车库的核心所在,代表着立体车库的技术发展的不同方向,不可同日而语。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以结构简单,车辆交换过程中,通过梳齿结构进行交换能耗低,存取车过程中,行程短,时间短,大大提高了存取车效率而广受欢迎。然而传统的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出入口都设置有交换梳齿架,需要驾驶员将车辆行驶至交换梳齿架上,然后驾驶员离开,提升梳齿架移动到交换梳齿架下方,将停放在交换梳齿架上的车辆提升存放在指定位置。众所周知,交换梳齿架上梳齿的间隙设计时为了能够使得提升梳齿架顺利提升,通常该间隙都比较大,驾驶员将车辆停放在交换梳齿架上时,由于交换梳齿架梳齿间隙的原因,驾驶员驾乘顿挫感强烈,甚至造成车辆熄火,导致车辆存取时间长。目前改善出入口梳齿架的梳齿间隙的结构通常采用前后同步轴、滚珠丝杠、螺旋举升器等驱动形式,例如中国技术专利2017211462179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用出入口梳齿架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包括设置于出入口梳齿架下方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补偿梳齿架,所述补偿梳齿架的梳齿与所述出入口梳齿架的梳齿交错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的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转动安装有蜗轮,所述传动箱内转动安装有由驱动电机驱动的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蜗轮的中心螺纹连接一丝杠,所述丝杠竖向延伸且贯穿所述传动箱,所述丝杠与蜗轮同轴设置,所述丝杠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补偿梳齿架上。又例如中国技术专利2017211467702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用出入口梳齿架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包括设置于出入口梳齿架下方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补偿梳齿架,所述补偿梳齿架的梳齿与所述出入口梳齿架的梳齿交错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补偿梳齿架上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或者使用液压缸作为驱动动力,等等,然而这些结构形式导致结构复杂,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并且,随着立体车库的不断更新,为了便于车辆多角度进入出入口梳齿架,目前出入口梳齿架设置为回转结构,上述几种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均不能满足能够回转的出入口梳齿架的使用,如何使得梳齿间隙补偿装置能满足能够回转的出入口梳齿架的使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对于开发一种新的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技术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技术。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结构简单,满足了能够回转的出入口梳齿架的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包括设置于出入口梳齿架下方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有若干条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升降架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补偿梳齿架,所述补偿梳齿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轨迹与所述支撑环相适配,所述补偿梳齿架的梳齿在工作状态与所述出入口梳齿架的梳齿交错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升降架一侧安装有由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提升机构,所述升降架另一侧设有稳定所述升降架的平衡机构。在本技术的所述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补偿梳齿架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圈。在本技术的所述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架底部的第一转向链轮和第二转向链轮,所述第一转向链轮和第二转向链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架同一侧的两端,所述升降架与安装架之间设有平衡链条,所述平衡链条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上部位置,另一端依次绕经所述第一转向链轮和第二转向链轮后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下方的一个固定点上。在本技术的所述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部位置的上链轮和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下部位置的下链轮,所述升降架上设有提升链条,所述提升链条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另一端分别绕经上链轮和下链轮后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上链轮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在本技术的所述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链轮、下链轮和提升链条设置有两组,两个上链轮固定安装于一根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在本技术的所述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环绕有传动链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升降架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补偿梳齿架,使得补偿梳齿架可以在第一动力装置驱动下回转至出入口梳齿架的角度一致位置,满足了能够回转的出入口梳齿架的使用,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性能。(2)本技术使用平衡链条作为稳定机构,简化了结构,零部件购买和使用均为常用手段,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3)由于提升机构使用了提升链条,提升链条拉动升降架上移或者提升链条下行时在升降架重力作用下升降架下移,从而实现了出入口梳齿架梳齿间隙的补偿,并且这种链传动提升方式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4)由于上链轮、下链轮和提升链条设置有两组,提高了本技术动作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1和图2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图中:1、出入口梳齿架,2、安装架,3、补偿梳齿架,4、提升电机,5、上链轮,6、传动轴,7、传动链条,8、从动链轮,9、主动链轮,10、提升链条,11、下链轮,12、第一转向链轮,13、第二转向链轮,14、平衡链条,15、升降架,16、支撑柱,17、支撑环,18、滚轮,19、驱动电机,20、主动齿轮,21、从动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技术所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包括设置于出入口梳齿架1下方的安装架2,安装架2上竖向滑动安装有升降架15,在此,滑动安装通常使用导向轴导向套结构或者导杆滑套结构或者滑轨滑座结构,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包括设置于出入口梳齿架下方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有若干条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升降架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补偿梳齿架,所述补偿梳齿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轨迹与所述支撑环相适配,所述补偿梳齿架的梳齿在工作状态与所述出入口梳齿架的梳齿交错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升降架一侧安装有由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提升机构,所述升降架另一侧设有稳定所述升降架的平衡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包括设置于出入口梳齿架下方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有若干条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升降架上转动安装有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补偿梳齿架,所述补偿梳齿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轨迹与所述支撑环相适配,所述补偿梳齿架的梳齿在工作状态与所述出入口梳齿架的梳齿交错设置;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升降架一侧安装有由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提升机构,所述升降架另一侧设有稳定所述升降架的平衡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补偿梳齿架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用回转式梳齿间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架底部的第一转向链轮和第二转向链轮,所述第一转向链轮和第二转向链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架同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刘家勋王建齐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