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288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炉篦转动,所述气化炉包括炉壳及焊接于所述炉壳上的固定筒,所述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机、偏心套组件及炉篦大齿轮,所述偏心套组件套设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偏心套组件包括偏心套和套设于所述偏心套内的小齿轮轴,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减速机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炉壳内与所述炉篦大齿轮啮合,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套的轴向中心线存在恒定的偏移量,通过旋转所述偏心套能够改变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轴向中心线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输出小齿轮轴与炉篦大齿轮之间的齿侧及齿顶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煤化工设备有关,特别涉及一种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能源资源的70%是煤炭,煤炭气化技术是洁净、高效利用煤炭的重要技术之一,是高新洁净煤利用技术的先导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煤炭气化是煤炭转化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是煤化工设备的重要装备,通过输出小齿轮与炉篦大齿轮啮合传动来驱动炉篦转动。但是,由于炉内温度高,炉篦大齿轮会产生很大的变形,导致输出小齿轮与炉篦大齿轮啮合发生干涉,而随着齿轮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造成输出小齿轮与炉篦大齿轮啮合侧隙增大,运动时会发生打滑现象,使齿轮无法正常啮合。因此,急需对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进行改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能够调节输出小齿轮与炉篦大齿轮的间隙,使二者能够正常啮合,确保气化炉正常运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炉篦转动,所述气化炉包括炉壳及焊接于所述炉壳上的固定筒,所述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机、偏心套组件及炉篦大齿轮,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带动所述减速机转动,所述偏心套组件套设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偏心套组件包括偏心套和套设于所述偏心套内的小齿轮轴,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减速机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炉壳内与所述炉篦大齿轮啮合,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套的轴向中心线存在恒定的偏移量,通过旋转所述偏心套能够改变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轴向中心线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输出小齿轮轴与炉篦大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及齿顶间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输出小齿轮轴普通轴套改为偏心套结构,通过转动偏心套来调整输出小齿轮与炉篦大齿轮的中心距,从而调节所述输出小齿轮轴与炉篦大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及齿顶间隙,补偿由于高温和磨损产生的齿轮形变而产生的啮合间隙变化,从而达到使齿轮正常啮合的目的。且此结构既增强了设备的安装及可维护性,又有效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的传动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的偏心套组件在不同位置时的调节示意图。图4A是左侧的偏心套组件在图3中Pl位置时的轴心示意图。图4B是右侧的偏心套组件在图3中PT位置时的轴心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炉篦转动。气化炉包括炉壳11及两个固定筒12。固定筒12对称的焊接于炉壳11上,并伸入炉壳11内。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20、减速机30、偏心套组件40及炉篦大齿轮50。偏心套组件40包括偏心套41和套设于偏心套41内的小齿轮轴42。电机20通过联轴器21带动减速机30转动,减速机30驱动输出小齿轮轴42旋转,输出小齿轮轴42上的齿(未示出)与炉篦大齿轮50啮合,从而带动炉篦大齿轮50转动,进而驱动炉篦(未示出)转动。具体为,输出小齿轮轴42的一端伸入减速机30内,另一端经由固定筒12伸入炉壳11内与炉篦大齿轮50啮合。偏心套41的下部向外突伸有固定凸台43。优选的,偏心套41与输出小齿轮轴42之间还设有轴承套13,以支撑小齿轮轴42。固定凸台43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431,固定筒12上对应于多个第一通孔431设有多个螺栓孔121,减速机30的法兰31上对应于第一通孔431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2,通过螺栓422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2和第一通孔431与螺栓孔121螺纹连接,将减速机30和偏心套41固定于固定筒12上。优选的,第一通孔431、第二通孔32和螺栓孔121为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为16个。如图1所示,SI为输出小齿轮轴42的轴向中心线,S2为偏心套41的轴向中心线,本实施例中,偏心套41的偏移量e (即SI与S2之间的距离)为5mm。图1中未示出位于右侧的偏心套组件40,实际上,左侧与右侧的偏心套组件40相对于气化炉的中心对称。本专利技术的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的小齿轮轴与炉篦大齿轮的间隙调整原理、动作如下。如图3所示,炉壳11左右的两个输出小齿轮轴42分别处于Pl和P1’,此时,如图所示,输出小齿轮轴42与炉 篦大齿轮50之间间隙过大,导致齿轮无法正常啮合。为此,需通过旋转偏心套41调节输出小齿轮轴42与炉篦大齿轮50之间的间隙。以调整左侧的偏心套41为例进行说明。首先,通过旋拧螺栓422,将减速机30从偏心套41上拆下,而输出小齿轮轴42始终位于偏心套41内。接着,旋转固定凸台43,改变于Pl时第一通孔431和螺栓孔121的对应关系,例如,逆时针旋转固定凸台43,使其转过两个第一通孔431对应的弧长。由于偏心套41与输出小齿轮轴42的轴心存在恒定的偏移量e,即二者轴心不同,因此,当偏心套41绕轴向中心线S2转动时,位于偏心套41内的输出小齿轮轴42随之转动,即,轴向中心线SI以轴向中心线S2为轴心转动,轴向中心线SI的位置改变,如图3所示,输出小齿轮轴42从Pl移动至P2。此时,输出小齿轮轴42与炉篦大齿轮50之间间隙减小,二者可以正常啮合。随后,将输出小齿轮轴42与减速机30连接,并通过螺栓422将减速机30和偏心套41重新固定于固定筒12上。同理,通过顺时针旋转炉壳11右侧的偏心套41,使固定凸台43转过两个第一螺栓孔421对应的弧长,使得输出小齿轮轴42从P1’移动至P2’,从而输出小齿轮轴42与炉篦大齿轮50能够正常啮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以调整左侧的偏心套41为例,当齿轮磨损后,根据中心距变动量,将偏心套41上的第一通孔431逆时针转动1-3个来减小中心距,达到设计要求啮合间隙,使大、小齿轮正常啮合。反之,当温度过高引起齿轮膨胀变大时,齿轮啮合间隙变小,根据中心距变动量,将偏心套41上的第一通孔431顺时针转动1-3个来增大中心距,达到设计要求啮合间隙,使小齿轮轴与炉篦大齿轮正常啮合。由于偏心套41与输出小齿轮轴42的轴心存在偏移量e,因此,偏心套41在旋转过程中,输出小齿轮轴42的轴向中心线SI以偏心套41的轴向中心线S2为轴心转动,使得输出小齿轮轴42的轴心位置改变,从而改变输出小齿轮轴42与炉篦大齿轮50之间的间隙,使之能够正常啮合。应当注意,本实施例中偏心套的旋转方向及螺栓孔的数量仅为示例性说明,根据不同的操作情况可对其相应改变。本专利技术将输出小齿轮轴普通轴套改为偏心套结构,通过转动偏心套来调整输出小齿轮与炉篦大齿轮的中心距,从而调节所述输出小齿轮轴与炉篦大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及齿顶间隙,补偿由于高温和磨损产生的齿轮形变而产生的啮合间隙变化,从而达到使齿轮正常啮合的目的。且此结构既增强了设备的安装及可维护性,又有效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 当视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炉篦转动,所述气化炉包括炉壳及焊接于所述炉壳上的固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机、偏心套组件及炉篦大齿轮,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带动所述减速机转动,所述偏心套组件套设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偏心套组件包括偏心套和套设于所述偏心套内的小齿轮轴,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减速机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炉壳内与所述炉篦大齿轮啮合,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套的轴向中心线存在恒定的偏移量,通过旋转所述偏心套能够改变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轴向中心线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输出小齿轮轴与炉篦大齿轮之间的齿侧间隙及齿顶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用于驱动炉篦转动,所述气化炉包括炉壳及焊接于所述炉壳上的固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炉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减速机、偏心套组件及炉篦大齿轮,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带动所述减速机转动,所述偏心套组件套设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偏心套组件包括偏心套和套设于所述偏心套内的小齿轮轴,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减速机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炉壳内与所述炉篦大齿轮啮合,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偏心套的轴向中心线存在恒定的偏移量,通过旋转所述偏心套能够改变所述输出小齿轮轴的轴向中心线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输出小齿轮轴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迎梅李海平纪斌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重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