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边界涡量流诊断结果的串列静子设计方法
本申请涉及高压比(压比3.0以上)航空发动机的进口级风扇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边界涡量流诊断结果的串列静子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推重比)要求的不断提高,出于减重的目的,对增压部件(风扇或压气机)的单级增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高压比单级风扇替换低压比多级风扇,从而实现减重。但是,高压比或者说强逆压梯度对于组织气流流动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设计经验表明,当进口级风扇的压比达到3.0以上时,在静子的近叶根区,入口的来流马赫数极易超音,这是在该压比级别下进口风扇出现的新特征。通常,静子叶根来流超音是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的,常用的策略是采用前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叶片前缘的法向来流马赫数。但是,当来流马赫数高达1.2甚至1.5时,该策略失效,以至于静子内部出现较强的激波。在此条件下,一种可行的策略是吸气,即在叶表特定位置抽吸在此之前积累的附面层气流,从而使动能较高的主流填补近壁面区域,从而抑制附面层分离现象,实现高压比的需求。但是,吸气策略需要增加额外的吸气装置,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减重的初衷。所以,如何在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边界涡量流诊断结果的串列静子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得静子叶栅通道内的边界涡量流分布,进行静子叶栅通道内的流场诊断;步骤二、基于边界涡量流诊断的结果进行串列静子叶栅的结构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边界涡量流诊断结果的串列静子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得静子叶栅通道内的边界涡量流分布,进行静子叶栅通道内的流场诊断;步骤二、基于边界涡量流诊断的结果进行串列静子叶栅的结构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串列静子叶栅的前排叶栅采用超音叶型,串列静子叶栅的后排叶栅采用亚音叶型。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天宇,李志平,李秋实,刘仕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