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09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包括永磁体棒、传递轴和导磁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永磁体棒、传递轴及套筒均设于风力发电机叶片本体内,永磁体棒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固定结构与叶片本体根部固连,永磁体棒另一端伸入套筒一端内,套筒另一端与传递轴一端固连,传递轴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固定结构与叶片本体尖端固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大型兆瓦级风力机柔性叶片的颤振失稳问题,耐久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造价低,抑颤效果好,容易维护,通用性好,商业前景广阔。

Passive Eddy Current Damper for Restraining Wind Turbine Blade Flutter In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风能产业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机尺寸的大型化、叶片的细长化成为必然趋势。2018年三一重工和维斯塔斯公司已推出叶片长度超90米的10兆瓦风力机机型。同时这一大型化趋势将使得风力机叶片气弹稳定性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尤其是叶片的经典颤振失稳问题,其不仅影响风力机工作性能,产生气动噪声,更加严重的是,显著降低叶片疲劳寿命,甚至导致叶片的直接断裂破坏。已有文献研究表明,对于下一代10+兆瓦级别风力机而言,其颤振临界转速的理论计算值等于甚至小于额定转速。说明颤振失稳问题将成为制约下一代风力机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针对风力机叶片颤振控制的研究较少,主要采用两类技术手段:一、气动措施,通过改变风力机叶片气动外形从而改善叶片气动荷载进而提高叶片气弹稳定性,比如采用带有主动控制系统的后缘襟翼叶片;或者在叶片尾翼安装可主动控制长短的微型扰流片等。然而,风力机叶片颤振失稳仅发生在附着流的情况下,此时叶片的气动升力与风攻角呈线性关系。根据准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永磁体棒(2)、传递轴(4)和导磁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3),永磁体棒(2)、传递轴(4)及套筒(3)均设于风力发电机叶片本体(6)内,永磁体棒(2)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固定结构(1)与叶片本体(6)根部固连,永磁体棒(2)另一端伸入套筒(3)一端内,套筒(3)另一端与传递轴(4)一端固连,传递轴(4)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固定结构(5)与叶片本体(6)尖端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永磁体棒(2)、传递轴(4)和导磁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3),永磁体棒(2)、传递轴(4)及套筒(3)均设于风力发电机叶片本体(6)内,永磁体棒(2)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固定结构(1)与叶片本体(6)根部固连,永磁体棒(2)另一端伸入套筒(3)一端内,套筒(3)另一端与传递轴(4)一端固连,传递轴(4)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固定结构(5)与叶片本体(6)尖端固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与传递轴(4)相连的一端为闭口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抑制风力发电机叶片颤振失稳的被动式电涡流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永磁体棒(2)外壁与套筒(3)内壁之间的距离为t。4.如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旭刚陈孛黄智文陈政清温青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